後顱窩硬膜外血腫是顱腦創傷中的一種特殊型別的血腫,有其特有的臨床特點。
致傷原因
墜落傷、車禍傷、打擊傷等。
部位
均為枕頂部或枕部直接暴力致傷。
臨床表現
後顱窩血腫的典型表現為頭痛、嘔吐、意識障礙,頸項強直,視乳頭水腫,小腦、腦幹和後組顱神經體徵。CT、MRI應用後,典型病例已不多見。單純的PFEDH臨床表現輕微,且無特殊性,除非伴有原發性腦幹損傷或伴有嚴重的幕上腦挫裂傷並血腫,常常僅表現為頭痛或伴有嘔吐,神經系統很少有陽性體徵發現到。故凡枕部外傷後有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神志障礙,枕部頭皮損傷改變,頭顱X線攝片示枕骨骨折均應考慮PFEDH的診斷,爭取及早行CT、MRI檢查。特別強調枕部外傷及枕骨骨折在診斷PFEDH中的特殊地位。
頭顱MRI掃描及頭顱X線片可見騎跨型硬膜外血腫,幕下硬膜外血腫(伴有小腦內血腫),併發對衝性額、顳、頂腦挫裂傷或同時伴有血腫,伴有四腦室受壓變形、移位、輕度阻塞性腦積水等。行頭顱X線平片檢查,可見有枕骨骨折。
發病率與病死率
PFEDH約佔閉合性顱腦損傷的1.4%~5.8%,約佔全部硬膜外血腫的3.4%,佔全部後顱窩血腫的75%。 CT問世前PFEDH的診斷比較困難,預後較為凶險,病死率在40%以上,應用CT、MRI後病死率明顯下降。
血腫“年齡”
有報道按受傷到確診時間將後顱窩硬膜外血腫分為急性(24 h以內),亞急性(2~7 d),慢性(8 d以上)。有人認為PFEDH與幕上硬膜外血腫不同,多為橫竇表面滲血或骨折處板障,硬膜表面滲血所致,出血相對較慢,以亞急性發病較為多見。我們認為,由於CT、MRI檢查的廣泛應用,以及對PFEDH的提高警惕,絕大部分病例可及時掃描檢查,因而急性血腫早期得以診斷,同時也發現了一些較小的PFEDH。
治療
CT、MRI應用前認為所有的PFEDH均應手術清除血腫。隨著CT、MRI掃描的廣泛應用,現在PFEDH能得到早期診斷,同時也發現了一些較小的PFEDH,我們認為,完全位於橫竇以下的血腫量小於12 mL的PFEDH和血腫量小於20 mL的騎跨型硬膜外血腫,臨床症狀和體徵平穩,頭顱CT、MRI檢查四腦室和腦幹池無明顯受壓移位,無其他腦合併傷,可在做好手術準備和臨床嚴密觀察及CT、MRI監測下保守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