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主治醫師 龔慶

  疾病概述

  腰椎小關節紊亂是指因外傷、退行性改變及先天發育等因素造成腰椎小關節的解剖位置改變,從而導致腰椎機能失常所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症候群:本病多由於腰椎小關節滑膜嵌頓和部分韌帶、關節囊緊張引起反射性肌肉痙攣,使關節在不正常或扭轉的位置上所致。本病屬中醫“錯縫”範疇。

  解剖學

  構成脊柱的各椎骨除寰、樞椎外均有大小不等,傾斜度各異的上、下關節突,並由此構成關節突關節,屬滑膜關節,外有關節囊包繞,內襯以滑膜。腰椎的關節突關節的關節面呈矢狀位,關節囊較鬆弛,在腰部做屈伸活動時,關節突關節也隨著其活動,關節腔內的壓力也隨著運動改變,所以,本病多發生於腰椎的各關節突關節。當突然轉身或伸腰直立時,關節間隙增寬,產生負壓,將關節滑膜吸入,在快速伸直腰部時被夾於其中,使滑膜受到刺激而出現急性的腰部劇烈疼痛。滑膜受嵌頓後,常致滑膜充血、水腫、關節積液、滑膜增厚、關節囊腫脹,刺激腰神經後內側支的關節支而產生疼痛,從而出現慢性期表現。

  流行病學

  多發於腰椎間關節和腰骶關節,本病多發於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

  病因病機

  腰椎急性扭傷或慢性勞損是本證的主要原因,老年性脊柱的退行性改變則是老年人的常見原因。

  由於腰部棘上韌帶,多裂肌,腰方肌,腰大肌或骶棘肌等軟組織的慢性勞損,使腰椎關節承受不住正常的外力作用,長時間作用,繼發性損害腰椎小關節,關節囊,關節韌帶,最終導致腰椎失穩。當彎腰過久,或有急性腰部扭傷時,則引起腰椎小關節紊亂,出現腰部疼痛,活動受限等症狀。

  腰椎小關節紊亂如錯位較大者,則易導致周圍軟組織損傷,產生吳金星炎症,或是周圍軟組織水腫,椎間孔變窄,壓迫或刺激周圍神經,引起神經炎症反應,導致一系列複雜的綜合徵,除要不肌肉痙攣外引起的疼痛,沿神經分佈區域會出現相應的神經反應,如不及時治療則會造成脊柱力學的改變,成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主要原因。

  臨床表現

  常在腰部活動時發病,腰部劇烈疼痛,難以忍受,以致不能直立彎腰,甚至影響呼吸、咳嗽時可使腰痛加重,常致腰部活動受限。

  體格檢查時可見脊柱後凸或側凸畸形,腰部肌肉痙攣,特別是骶棘肌,棘突及棘突間壓痛明顯,腰部可有叩擊痛,腰部深壓痛明顯,X線可見腰部脊柱生理曲度改變,與未見其他改變。臨床診斷,仔細收集病史,認真做體格檢查,注意與相關疾病相鑑別。沒有特殊的輔助儉查陽性結果。解剖中點壓痛點的封閉可作為治療性診斷。

  輔助檢查

  1、X線腰椎X線片以除外腰椎其他疾病,腰椎小關節紊亂可見腰椎後關節排列方向不對稱,腰椎側彎或後突畸形,腰椎間隙左右不對稱。

  2、CT或MRI如懷疑為腰惟間盤突出症,需要做CT或MRI檢查以資鑑別。

  診斷及鑑別診斷

  (一)診斷

  1、患者多有急性腰部扭傷的病史,腰扭傷常反覆發作,同一姿勢下可誘發腰習慣性扭傷。

  2、主要表現為一側或雙側腰部疼痛,腰部肌肉僵硬,彎腰背伸等活動受限,疼痛有時沿腰椎旁向臀部放射。

  3、腰部叩擊痛明顯,病變部位深壓痛明顯。

  4、錯位的節段棘突壓痛明顯,有叩擊痛,觸診可發現棘突偏向一側,棘突旁軟組織不同程度的腫脹,觸診有條索樣感覺。

  5、X線片可見腰部生理曲度不自然,其他無明顯改變。

  (二)鑑別診斷

  本病以腰痛為主,應於以下疾病相鑑別。

  1、腰肌勞損腰肌勞損時壓痛點常在腰大肌肌腹處,壓痛有酸脹感,熱敷或休息後症狀好轉。

  2、脊柱腫瘤症狀多成進行性加重,夜間尤甚。X線CT或MRI檢查可發現腰椎骨質改變可鑑別診斷。

  3、腰椎間盤突出症多發於中青年,常有腰痛伴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試驗陽性,臥床休息症狀可以減輕,腹壓增加可使症狀加重。CT或MRI檢查可發現髓核向惟管內突出。

  4、梨狀肌綜合徵臀部疼痛可放射到整個下肢,臀部的壓痛向股後、小腿後外側及足底放射,沿坐骨神經可有壓痛。肌電圖提示潛伏期延長,纖顫電位等神經受損表現。俯臥位時可在臀中部摸到較硬或隆起的梨狀肌。梨狀肌張力試驗陽性。

  5、棘上及棘間韌帶損傷腰部疼痛在脊柱的正中央,棘突間有壓痛,無腰部兩側肌肉痙攣。

  治療

  (一)中醫治療

  本病屬於中醫“腰痛”“痺病”等範疇。多由感受外邪,或受外力後脊柱失穩,經脈不通,不通則痛,治療以活血化瘀為主。

  1、藥物治療早期多采用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方用和營止痛湯加減,後期採取補益肝腎,活血強筋之法,方用補腎壯筋湯加減。

  (1)氣滯洛阻:腰痛時輕時重,痛無定處,重者腰部活動受限,行走困難,舌苔薄,脈弦數。

  治則:理氣通絡,和營止痛。

  方藥:活血湯加減:

  澤蘭15g,制沒藥10g,制乳香10g,當歸15g,丹皮9g,赤芍15g,桃仁10g,紅花10g,羌活9g,香附25g,烏藥12g。

  (2)血瘀絡阻:腰部侷限一側,區域性瘀腫,壓痛明顯,腰部活動受限,或有腹脹,大便祕結。舌質有點瘀點,脈炫緊。

  治則:行氣消瘀,通經止痛。

  方藥:身痛逐瘀湯加減。

  麝香1.5g,制沒藥10g,制乳香10g,桂枝10g,蘇木10g,麻黃3g,香附15g,當歸15g,桃仁10g,杜仲15g,三七6g,甘草15g。

  (3)風寒溼痺:多數有腰痛陳舊病史,患者逐漸感覺腰部重著疼痛,轉側不利,遇天氣變化明顯,遇冷加重,舌淡,苔白膩,脈沉緩。

  治則:祛風散寒,化溼通經。

  方藥:獨活寄生湯加減。

  獨活15g,秦艽15g,防風15g,肉桂3g,白芍15g,細辛3g,當歸15g,杜仲20g,牛膝20g,川芎12g,熟地15g,黨蔘15g,白朮12g,茯苓15g,甘草3g。

  2、推拿治療通過推拿手法治療,糾正小關節紊亂,是治療本疾病的關鍵,通過推拿治療,往往能得到較好的效果。

  (1)、舒筋通絡患者俯臥位。先以滾法、按法、揉法區域性治療5分鐘。

  (2)、行氣活血於肌腹垂直方向,使用彈撥法彈撥腰背部肌肉,重點彈撥腰部兩側骶棘肌,按揉壓痛點,以改善區域性肌肉痙攣。

  (3)、理筋復位患者坐位,醫生站其後面,一手拇指按在偏歪的棘突旁,另一手通過腋下夾住對側肩部,做腰部前屈、旋轉、側屈、伸直等動作,這時常可聽到一聲彈響,同事拇指有鬆動的復位感。

  3、鍼灸治療鍼灸可以解除肌肉痙攣,促進炎症、水腫的消散,緩解疼痛。常選用華佗夾脊穴、阿是穴、及兩側的足太陽膀胱經的學位,採用平補平瀉法治療。

  4、牽引治療患者仰臥,常採用快牽後間歇牽引法,剛開始牽引力為15之20千克,適應後逐漸加大牽引力度。

  5、理療可給予患者腰部微波。紅外線治療。

  (二)西醫治療

  本病西醫採取止口服痛藥物、肌肉鬆弛藥治療,區域性神經阻滯治療,經以上保守治療無效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預防

  本病應注意預防,保持良好坐姿及生活習慣,出現本病時應適當休息,避免勞累,注意區域性保暖,防止風寒侵襲,適當加強功能鍛鍊,增強腰背肌力量,增加脊柱穩定性,恢復脊柱力學平衡。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