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內科 主任醫師 陳培民

  腦梗死後的腦出血是指在腦梗死期間,由於缺血區血管重新恢復血流灌注,導致的梗死區內出現繼發性出血,腦CT掃描或腦核磁檢查顯示在原有的低密度區內出現散在或侷限性高密度影。這種現象稱之為出血性腦梗死或腦梗死後腦出血。由於CT、核磁等影像學的應用普及,尤其是核磁檢查的普及,出血性腦梗死報道有逐漸增多的趨勢,已引起了臨床上的重視。

  核磁與CT對比,在診斷梗死後腦出血方面更有優勢,不僅與CT同樣可以診斷腦出血,而且可以發現並診斷腦微血管出血,這是CT普通檢查所不及的,並且在亞急性期及其以後階段同樣可以發現並診斷腦出血,而此時CT由於腦組織與出血灶之間的密度比下降而無法確診腦出血,另外,對於腦幹部位的腦出血後期因為後顱凹偽影影響而使診斷價值下降。CT的優勢是檢查費用相對低以及檢查速度快,最近幾年由於技術進步,多排頭部CT檢查時間已經可以縮短至1分鐘,而核磁檢查時間仍然較長,平均10-20分鐘。

  梗死後腦出血的主要病因是心臟疾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所以,應該加強可能引起出血性梗死的病因控制,如積極控制心臟疾病,合理調整血壓,調降高血糖等。因為梗死在先,治療過程有可能無法避免腦出血,所以,一旦在治療期間患者病情突然轉化或加重必須再次進行頭部核磁或CT檢查,以便明確病情正確施治。

  在臨床工作中,一些患者因為顧及檢查費用而拒絕再次檢查,結果有可能耽擱病情,這是值得注意的問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