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交流障礙常見於腦神經科及老年病科的患者。由於大腦病變,特別是腦血管病變造成的語言交流障礙尤為多見,而且性質一般都比較嚴重。語言交流障礙與聽力或說力的缺陷或喪失有密切關係,對語言障礙的治療需根據病因和病理從聽力和/或說力加以矯治,國外在本世紀二十年代就成立了研究、診斷和矯治語言障礙的專門學科稱為“語言病理學及聽力學”。我國的語言矯治工作在解放後才發展起來,在口吃矯治、中風的失語症的檢查治療,聾啞兒的語言訓練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定義
“言語”和“語言”這兩個名詞在漢語裡經常混用,但嚴格地講,兩者是有區別的。言語(speech)偏重指口語,而語言除了指說話之外,還包括用書面、手勢和表情表達意思的交流形式。語言交流障礙是指通過口語或書面語言或手勢語而傳達個人的思想、感情、意見和需要這種交流能力方面出現的缺陷(主要包括說、聽、定)。語言治療學主要是指使患者恢復正常說話能力的治療。
二、語言形成的模式與障礙
語言形成有三個環節,按其先後次序分:
1、輸入(input)通過視、聽模道感觸傳入中樞。
2、綜合(integration)中樞把傳入資訊進行綜合、比較、整合處理。
3、輸出(output)經過綜合分析後,對傳入的資訊用語言作出反應。輸出的第一步驟是概念的形成,即想好了,或決定了和組織好要表達的概念(要說的話,要寫的字,要做的手勢;第二步驟是把這些概念轉化為輸出的神經資訊;第三步驟是通過發音器官或手部肌肉或表情肌的運動(收縮或鬆弛)而構成語言,或寫出文字,或以手勢和表情,最終達到表達思想、感情、意見和需要的目的。
以上語言形成的三個環節中任何一環受損,均可發生病態言語即語言障礙。
三、語言障礙和種類與性質判定
(一)言語障礙的種類
可按言語組成的四大要素來劃分,即:
①發聲;
②構音;
③語言(詞彙、語法、邏輯組織);
④流暢度。
1、聲音異常與喉炎、聲帶增厚或麻痺等有關。其表現又分:
①音質異常(嘶嗄聲、氣息聲或鼻音過重等);
②音量異常(過大或過小)
③音調異常(過高、過低、突變)。
2、構音異常常見於構音障礙或構音器官結構異常。
3、語言異常常見於腦血管病變後失語症。
4、流暢度異常如口吃、重言症等。
至於造成語言障礙的原因,又可分為先天性、後天性、器質性、功能性等。
(二)言語障礙的性質判定
根據言語行為的解剖生理學基礎,以及言語行為的心理學結構來判定言語障礙的性質,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三類:
1、失語症是指神經系統的高階部位大腦半球發生了器質性損傷,從而引起言語交際過程中,語言的感知辨識、理解接收和組織運用語言以進行表達等功能的某一或某幾個方面的失調現象。
2、某些主要心理過程(意識、記憶、思維等)的失調的心理異常造成的言語障礙和精神病的言語障礙,包括:
①言語障礙是某些大腦器質性疾病的意識、思維、記憶失調的繼發後果。如昏迷時,病人對外界經常會缺乏包括言語在內的一切互動活動。思維記憶失調時,病人的言語交往常常表現為不符合實情,邏輯混亂;
②智慧障礙:在個體言語能力習得之前,先天性腦性發育不全和智慧不足常會干擾和阻礙言語的正常發展。後天的器質性腦病的智慧障礙則常使已經獲得的言語能力遭到破壞;
③精神病的言語異常;
④癔病性失音和失語;
⑤口吃是較為常見的口語言障礙。社會人群大約有1%的人患有口吃病,兒單患病率高達6~6、6%。它是言語治療的一個重要內容。口吃的原因,至今尚無統一認識,但總的說是一種心理性疾病。口吃的表現為說話不流利,重複字音,特別是句首的第一個字音的重要為多,字音延長,語流中斷,言語節律紊亂,常伴有情緒緊張。面部及身體的過度動作。
3、非大腦半球的中樞和外周神經,聽、視覺器官,發音器官,手部肌肉等言語功能單元受損傷引起的言語障礙聲帶、共鳴器官,口語言語運動肌肉,外周和腦幹中樞支配言語運動肌肉的運動神經的損傷,都會引起語音失常而影響書寫口語交流,尤其是聽覺有障礙對口語交際影響極大,手部運動肌肉和神經的病變則因影響書寫而造成書面言語的表達障礙。
以上三類言語障礙中,大腦損傷引起的失語和言語障礙是性質最複雜的言語障礙。它是言語康復的主要物件,更是神經康復的主要內容。
四、語言矯治的原則和目的
(一)言語矯治的原則
1、治療前要進行全面的細緻的言語功能評測。要搞清病人的說、讀、聽、寫的障礙程度及病變範圍,以便使治療有針對性,並制定難度不同的治療程式。
2、如果聽、說、讀、寫等口語和書面語言有多個方面同時受損,治療的重點和目標應首先放在口語的康復訓練上,這是因為:
①口語是人類都具有的最起碼的主要的交際方式,口語恢復決定病人能否參加正常的社會生活和交往;
②口語的發展先於書面言語讀和寫,書面語是在口語的基礎上學習得來的;
③口語對書面語有支援作用,口語的先恢復有助於書面語的康復訓練。
3、在口語訓練同時,配合相同內容的朗讀和書寫,以此強化訓練。
4、言語矯治的內容要適合病人的文化水平及生活情趣,所選用的題材要使病人感到有興趣,先易後難,循序漸進。
5、掌握病人的情趣變化,當病人情緒低落應縮短治療時間或選擇病人愛好的文娛活動,如下棋、打撲克、聽錄音歌曲等,或間斷治療。在病人精神情緒飽滿時,可延長治療時間和增加治療的專案和難度。當取得一定治療進展時應予以鼓勵,堅定信心,訓練中缺點的提示有助於自我糾偏和自我訓練。
6、為激發病人言語交際的慾望和積極性,要注意設定適宜的語言環境。
(二)言語矯治的目的
1、主要是提高患者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包括提高聽覺,閱讀理解力和語言表達,手勢表達以及語言書寫力),最終目的是恢復患者的言語交際能力。
2、維持在定期的、連續的治療中獲得的療效,維持療法是在患者達到最大恢復後進行。
3、促進患者對言語交流障礙的心理和感情的調整,例如應消除患者對治療預期的不切實際想法和願望。
五、語言治療和工作內容
在康復和醫療機樞內的語言治療工作內容包括:
(一)對患者的語言能力進行檢查,對語言障礙的型別作診斷。
(二)為適宜進行語言治療者制定治療計劃。
(三)為患者進行語言治療,或指導患者本人或其家屬回家執行治療計劃。
(四)向患者家屬進行有關改善語言交流的解釋、教育,例如指導中風後失語患者家屬如何對待語言交流障礙。
(五)隨診在治療中的患者,評定治療效果。
(六)指導患者訂購和使用適宜的助聽或輔助語言交流的器械裝置。
(七)語言治療專業人員配合醫生和理療師或作業治療師或心理治療師,在綜合的康復計劃中,安排語言治療,參與專業治療組的查房、會議或專科門診,與組內其他治療師一起,觀察及評價患者的功能變化。
(八)聽力檢查(適用於有聽力檢查裝置的科室)。有的語言治療室不設專門的聽力檢查儀器。
(九)有關語言治療的教學工作。
(十)有關語言治療的科研工作。
六、語言治療方式方法
語言治療常用的方法如下:
(一)發音器官鍛鍊:如舌頭運動(向前伸出、舌向左右側運動、捲舌,舌在口內旋轉),以克服舌尖、舌根運動不靈活;鼓氣練習,聲帶震動練習。
(二)語言訓練:指出某一語言的發音部位,示教口形,令患者模仿;發出正確語音令患者模仿;從語音檢查中查出患者難發的音和容易發錯的音,耐心教導矯正,宜用個別輔導法,包括用音素分解法和拼音法進行訓練。
(三)用語練習:糾正錯誤語言,耐心教導日常用語,可通過問答進行訓練。
(四)說出物品名稱訓練,以日常生活用小物品或圖畫逐一提問,患者不懂得回答時,給予指導,令其模仿說出該物名稱,反覆練習。
(五)讀字練習:出示簡繁不等的字詞卡片,可引導患者讀出該字詞的音。
(六)會話練習:進行日常生活簡短對話,訓練“聽”,“說”能力,給予語言刺激,引起患者反應,在會話過程中注意糾正語音,詞彙及語法上的錯誤。
(七)閱讀練習:讀報紙標題或文章小段落,注意糾正錯誤語音,改善流暢度。
語言治療的方式有以下數種:
(一)個別治療:由一名醫師或治療師訓練一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語言治療,內容包括語音訓練,用語練習,發音器官鍛鍊等,個別輔導是語言治療的基本方式。
(二)集體治療:通常是一個小組(5~10人),病情基本相同者。由治療師帶領,進行談話練習。治療師提問題,由每個病員輪流答,例如問姓名、日期、醫院名稱等。一個病人答不出時,可由其他病人代答或補充。這種會話比較輕鬆,既能訓練記憶力,又能訓練說話能力,而且病員之間相互啟發、鼓勵,有較大的心理和社交上的康復的價值。
(三)家庭治療:由語言治療師到患者家裡輔導,或由患者在家人指導下在家自行作語言訓練。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