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外科手術後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是防治術後併發症和治療部分外科疾患的重要手段,但同時也是頗具爭議的一項技術。一方面,放置腹腔引流管有利於引離或排出積存於腹腔內的液體(包括血液、膿液、炎性滲液、膽汁、分泌液等);但另一方面,腹腔引流管也加重了消化道瘻、腸粘連、腹腔感染等機會。
一、腹腔引流管引流的作用機制
腹腔內積液主要依靠虹吸作用經腹腔引流管被動引流至引流袋中,其作用機制是:體內位置較高的腔內液體通過引流管流入位置較低的引流袋中。條件是體腔中壓強與引流袋中壓強相等,引流管內管口不能露出液麵。
二、腹腔引流的種類
根據放置腹腔引流管的目的可分為治療性和預防性引流管。
1、治療性引流管:a感染性疾病:如肝膿腫、腹腔/盆腔膿腫;b肝膽疾病手術放置的膽道引流管:梗阻性黃疸時放置的暫時性或永久性膽道外引流管;膽石症或膽道狹窄放置的T管;c胃腸道手術後用於腸內營養的胃腸造口管等。
2、預防性引流管:腹部大手術如胃癌根治術、結直腸癌根治術、肝切除術及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等術後放置於腹腔、盆腔或膈下引流,腹部嚴重創傷、感染等術後放置的引流管。目的是防止腹腔積液、減少腹腔感染的發生,同時可早期發現術後併發症如活動性出血、腸瘻、膽瘻、腹腔感染等,以利於早期處理。
三、腹腔引流的適應症
治療性的引流:a侷限性的膿腫、病理性積液等;b消化道瘻;c為了減輕張力壓迫,如氣體、液體的積聚或組織水腫等。
預防性的引流:適用於雖經外科治療但易繼發感染、出血、消化道瘻、積液、積氣等時。
四、腹腔引流的注意事項
1、根據疾病的性質、手術中情況,以決定選擇何種引流方法以及何種引流物。術前未能作腸道準備時,作消化道手術所縫合或吻合的組織有明顯的炎症、瘢痕、水腫或缺血,難以防止發生瘻時,外傷手術後壞死組織未能完全清除時,應放置引流,一般以封閉吸引方式為宜。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手術時必須作充分引流,既是治療,又是為了預防胰腺進一步壞死。
2、一般引流管內端應置於傷口底部或接近需要引流的部位,胃腸手術應放在吻合口附近。否則使引流不充分而殘留死腔。
3、引流管一般不從原切口出來,而從切口旁另戳孔引出體表,以免汙染整個切口併發感染。
4、引流管必須固定牢靠,以防引流管滑出切口或掉入體內。一般用縫線將引流管固定於面板上。
5、在縫合組織時注意勿將引流管縫於深部組織中,否則拔引流管時將難以順利取出。
6、術後必須維持引流通暢,即時清除引流管內堵塞物。
7、術後應詳細觀察引流液的數量、顏色、氣味,以判斷疾病的轉歸。
五、引流管拔除的指徵
引流管拔除的時間,一般根據不同引流適應症及引流量決定。拔除過早,分泌物引流不充分,重新積聚。拔出過晚,感染機會增加,影響傷口癒合,甚至產生其他併發症。
(一)無菌手術的體腔滲血引流:一般體腔內,預防性引流物如滲出液(血)已停止或引流量少於30~50ml/d,可於手術後24~48小時內一次拔除。拔除時應先予以旋轉、鬆動,使引流管與周圍組織粘連分離,然後向外拔除。如有障礙,切不可用力猛拔以免斷裂,可等待次日拔除,對內部有固定的引流物更須注意。如有數根引流管,則可分次取出。
(二)膿腫引流:在膿腔縮小,引流量顯著減少,小於10ml/d,可採用更換細引流管或逐漸拔除,使傷口由肉芽組織所填充,防止面板層過早癒合。有時可用X線造影檢查或通過B超、CT或MRI觀察膿腔是否消失,再決定引流管能否拔除。
(三)肝、膽、胰、十二指腸,泌尿系手術縫合處附近引流物,一般保留至術後5~7天,一切引流液停止始可拔除。
(四)胃十二指腸減壓管:一般術後2~5天拔除,其拔管指徵:
1、吸引量減少,無明顯腹脹,夾管後無腹脹。
2、腸蠕動恢復,腸鳴音正常。
3、肛門有排氣,或排便。
(五)膽總管引流管:一般在術後2 ~3周拔除。拔除時應明確兩點:
①膽管內無感染,
②膽總管遠端暢通無阻。其拔管指徵:
1、體溫正常,黃疸消退,膽汁清亮,無絮狀物及結石殘渣,顯微鏡檢無膿球。
2、膽汁引流量逐日減少,糞色正常。
3、引流管抬高,鉗夾三天,無右上腹脹痛不適,無發熱黃疸。
4、膽道造影:由引流管注入12.5%碘化鈉溶液20~60ml,X線檢查證明膽總管下端無阻塞,無結石存在。或B超檢查T形管膽道鏡檢正常。 拔管後,傷口以凡士林紗布覆蓋換藥,一週左右即可癒合。如手術僅限於膽總管探查或取石,術後10天左右便可拔除引流管,如膽道感染嚴重或肝膽管殘留結石,引流時間應延長,並可經引流管膽道鏡取石。對膽道狹窄或損傷成形修補術後之引流支撐管,須保留數週至數月之久。如需第二次手術,引流管不應拔除,以便手術時尋找膽總管。
(六)胸腔引流管:
1、胸腔閉式引流管與水封瓶銜接必須牢靠,避免街頭脫落,空氣吸入胸腔造成急性氣胸。
2、應將水封瓶玻璃引流管末端置於水平面以下2~3cm,並依引出量多少,調節玻璃管入水深度,水封瓶應低於病人胸部15cm以利引流。引流量大者應用吸引裝置吸引。胸管有效負壓吸引為15~20cmH2O。
3、拔管指徵:視病情而定,一般於術後2~4天拔除。
①肺膨脹良好(通過肺部聽診X線檢查確定)。
②水封瓶玻璃管水柱無波動或24小時內引流量少於50~60ml。
③夾管24小時,胸腔不再積氣,即可拔管。
4、拔管方法: 先剪除固定引流管的縫線,囑病人深吸氣然後屏氣,同時將管拔出。並立即以凡士林紗布及厚敷料覆蓋傷口,以膠布固定於胸壁,保持12~24 小時,以防空氣吸入胸腔。 5.膿胸引流管,閉式引流時,要經常注水測定膿腔大小,必要時,用碘油或12.5%碘化鈉溶液注入膿腔造影,如膿腔縮小至〈15ml,可取出引流管,傷口換藥,使其自行癒合。如為開放式引流,其處理與一般膿腔引流原則相同。
六、腹腔引流管所致併發症及其處理
1、消化道瘻:常因腹腔引流管直接接觸吻合部位或縫合部位刺激而引起;
2、腸粘連:腹腔引流管為異物,可刺激腸道和腹腔而致腸粘連;
3、引流管斷裂落入腹腔:拔除時必須均勻用力,遇到阻力時嚴禁暴力扯拽。若引流管斷裂時,可在B超等引導下試行手術或及時手術,不可盲目夾取,以免加重臟器或組織損傷;
4、腹腔感染:細菌沿腹腔引流戳孔或腹腔引流管進入腹腔引起感染;
5、拔管困難、拔管後腹膜炎:主要原因:a固定縫線過緊、誤縫引流管、引流管留置時間過長;b拔管時疼痛刺激致腹肌痙攣;c長距離、高負壓引流使引流管管壁與周圍組織緊密粘連,或腸脂垂、大網膜嵌入引流管側孔內等。處理措施:不要急於強行拔管,強行拔管可能拔斷引流管致引流管殘端滯留腹腔內或撕破大網膜致腹腔內出血甚至撕破腸壁、膽管壁致瀰漫性腹膜炎,嚴重時需再次手術;
6、其他:引流管還可能引起腹腔內出血、引流管口疝等少見併發症。
七、幾種普外科常見手術後的引流
1、胃腸手術的引流:腹腔引流作為外科引流的典範已有悠久的歷史。隨著經驗的積累,發現腹腔引流也帶來一定的併發症,而且引流整個腹腔在物理學和生物學上都使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為腹腔的吸收能力相當強,可以吸收腹腔滲出液和殺滅細菌。一般的上消化道手術只要術中注意無菌操作,手術後不必放置預防性腹腔引流。預防性的引流要保留至術後7~10天或病人進食後1~2天,否則意義不大。小腸部分切除、腸吻合術後,一般不必放置引置引流。闌尾切除術後,無論闌尾的炎症程度如何,都不主張放置引流。雖然闌尾穿孔性腹膜炎術後是否置引流尚有爭議,但是闌尾手術唯一明確的引流指徵是闌尾周圍膿腫需切開引流時。胃腸術後殘端漏和吻合口瘻一旦發生,胃腸內容物流入腹腔引起腹膜炎,繼而出現腹腔感染,甚至形成腹腔膿腫。因此,充分引流是處理殘端瘻或吻合口瘻的最基本方法。
2、肝臟術後的引流:肝臟手術後,引流只是作為一種預防措施,或作為一種觀察體內有無繼發性出血和積液的指標。恰當的引流可以防止體內積血、積液、及膽汁或其它液體的積聚,從而預防術後感染的發生。常規應放置矽膠管引流,並注意觀察血液、膽汁、及腹水情況。引流管一般需放置2~3天,但應注意引流物的質和量,若有血液、滲液或引流量≥50~100ml/24小時,應延長拔管時間。而對於肝硬化病人則應適當延長拔管時間,並做好保肝治療。對於肝膿腫的引流,在術前應儘量通過B超、CT等檢查瞭解膿腫的大小、數量和位置。並可在B超、CT引導下行非手術穿刺引流術。對於多發性膿腫應將隔通開,以便於徹底引流。對於厚壁膿腫,常常在膿腫排空後膿壁在短期內不能自行塌陷癒合,不應過早地拔除引流物,必要時應配合應用抗生素溶液灌洗,待膿腔由肉芽組織充填後,逐漸拔除引流物。
3、膽道疾病的引流:引流在膽道外科十分重要,選用合適的引流可提高療效,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某些情況下可代替手術。膽囊壞疽、膽囊穿孔作膽囊切除術後,雖然原發病灶已切除,但膽囊周圍必然還有炎性滲出,及時引流就可防止積聚,避免膿腫形成,多用菸捲、多孔矽膠管引流,滲出不多既可拔除。常規膽囊切除術後,觀察出血應用較粗的管子,術後24小時無出血現象者應儘早拔除。預防膽漏時,則應用多孔矽膠管,1~2天無膽漏即可拔除。膽管切開後和膽腸吻合術後的預防性引流,需一週左右估計切口、吻合口癒合後才能拔除。若術後發生膽漏者,需持續引流至瘻口癒合。膽囊管梗阻伴全生情況差不能耐受膽囊切除術,或發作時間長,膽囊三角炎症嚴重區域性解剖難以辨認者,作膽囊切開引流(造瘻術)以解除膽囊高壓,可緩解症狀,避免膽囊壞疽、穿孔並控制炎症。根治性的膽囊切除待情況好轉後再施行。膽囊造瘻用菌狀管,一般引流持續到二期手術膽囊切除時。膽管引流的方法較多,可手術切開膽管置入T管引流,可經皮經肝穿刺,可經內鏡置入鼻膽管引流。引流至黃疸消退或夾管後症狀不加重,但置管時間必須多於14天。支撐膽管預防狹窄的引流常用T、Y和長臂T 管。一般放置6個月或以上。
4、胰腺的引流:胰腺腫瘤手術後,主要是預防術後胰液的滲漏。引流物的準備、放置位置及安置時間都要考慮到萬一發生胰液滲漏,已有一個有效的主動吸引引流,可將其制止於剛開始階段。重症胰腺炎手術後,主要是彌補惟恐手術的不足。應用主動引流,加持續灌洗,引流管腔要足夠大以保證小的脫落壞死組織可以排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