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核醫學科 主任醫師 曹衛

  什麼是放射性核素內照射治療?

  相對於普通的外照射治療(射線由體外照射到病變組織)而言,內照射治療就是患者通過口服或靜脈注射將藥物引入體內,這種藥物不同於普通的藥物,它是一種含有放射性核素的藥物,能聚集在病變組織內,此時放射性核素就會發出一種射線來殺傷癌細胞,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應用放射性核素內照射治療安全嗎?

  內照射治療中的放射性核素,它所發射出來的具有殺傷力的射線,僅能殺死2~3mm內的病變組織,而對周圍的正常組織沒有影響,就象導彈定向摧毀目標一樣。

  哪一種甲亢適合放射性碘-131治療?

  Graves‘病(毒性瀰漫性甲狀腺腫)及在以下情況下的Graves’病甲亢病人均可採用碘-131治療:

        1、肝功異常、白細胞減低不適合抗甲狀腺藥物(ATD)治療;對ATD藥物過敏;

        2、ATD治療後復發;

        3、手術治療後復發或不願手術者;

        4、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伴甲亢(Plummer病);

        5、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伴Graves‘病;

        6、非毒性甲狀腺腫從美容角度也可採用碘-131治療。

  甲亢病人在行碘-131治療前應做哪些準備?

  因含碘食物、藥物及抗甲狀腺藥物對甲狀腺攝取碘-131會有影響,因此一般應在治療前停用抗甲狀腺藥物和含碘食物、藥物4-6周以上。在停藥期間病人的甲亢症狀如心慌、白細胞低、肝功異常等應繼續對症治療。

  甲亢病人在行碘-131治療前應做哪些方面檢查?

  採取碘-131治療前,甲亢病人需作甲狀腺碘-131攝取率測定,甲狀腺功能生化指標如TT3 、TT4、 FT3、FT4、TSH的測定,甲狀腺抗體如A-Tg、A-TPO及TSH受體抗體(TRAb、TBII等)測定,甲狀腺核素顯像或B超檢查以明確甲狀腺大小及初步判斷甲狀腺結節的性質。

  碘-131是什麼藥物?在醫學上有何用途?

  碘-131是一種放射性藥物,是碘的同位素,它的物理半衰期為8.04天;它能發出用於顯像的γ射線和用於治療的β射線來發揮診斷和治療作用。由於體內甲狀腺組織合成甲狀腺素需要碘的參與,碘-131可以聚集在甲狀腺組織,β射線在甲狀腺內射程僅2毫米,它釋放的能量可以破壞功能亢進的甲狀腺組織,使腫大的甲狀腺縮小,如同做過一次手術。因此碘-131主要用於Graves’病甲亢和Plummer病甲亢等甲狀腺機能亢進徵的治療甲亢的治療,此外還可用於甲狀腺功能測定、甲狀腺顯像以及分化較好的甲狀腺癌及其轉移灶的治療和隨訪。

  甲狀腺的核醫學檢查對人體有害嗎?

  甲狀腺碘-131吸碘率測定所用碘-131化學量極微,常用的2微居的放射性劑量的化學量為1.6×10-11克,對人體無任何影響和危害。

  甲狀腺顯像常用的放射性藥物99mTcO4- ,其物理半衰期較短(6小時)。病人所接收的放射性劑量低於拍攝一次X胸片的劑量。

  甲亢用碘-131治療後能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嗎?

  目前甲亢治療的三種方法(抗甲狀腺藥物、碘-131、手術)均可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因此甲狀腺功能低下並非只由碘-131治療所致。

  碘-131治療甲亢所致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發生率國內外各家醫院報道不同,國內多為10-25%,並有逐年增高的趨勢,甲狀腺功能低下易於診斷和治療。

  甲亢病人能否同時用抗甲狀腺藥物和碘-131進行治療?

  因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會影響甲狀腺對碘-131的攝取以及甲功生化測定結果,一般應停用抗甲狀腺藥物(ATD)並忌口含碘的食物和藥物4周以上再進行有關的核醫學檢查和治療,治療之後不再用ATD治療,僅採用抗交感神經興奮、升白、保肝等藥物對症治療即可。但在重度甲亢病人,因病人一般狀態較差,而碘-131的治療作用發揮教慢,為防止病情加重或出現甲亢危象,一般僅在測定甲狀腺吸碘率前三天停藥,並在服碘-131三天後繼續採用ATD治療直至碘-131發揮治療作用。

  甲亢伴有惡性突眼,在碘-131治療後能恢復嗎?

  根據不同的報道,甲亢病人可有15-60%伴單眼或雙眼突,有的突眼在甲亢發病之前出現,有的在甲亢治療中出現,少數病人可在甲亢控制後甚至甲低時出現。甲亢突眼的治療,目前國內外缺少特效方法。臨床實踐顯示,碘-131治療後大部分甲亢性突眼的程度有所減輕,極少數病人甲亢症狀控制後突眼程度仍在加重,出現這種情況應去眼科進一步對症治療。

  Graves病甲亢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各有何有缺點?

  Graves病甲亢主要有三種治療方法,包括內科抗甲狀腺藥物(ATD)治療、核醫學科131I治療、外科手術治療。

  內科ATD治療是比較溫和的,治療過程中能及時調整藥量。缺點首先是治療時程長,通常需規範治療1-2年;治療期間, ATD可引起肝、腎功能及造血系統的損害且一旦發生常常難以堅持。ATD治療的一個不足是停藥或減量時甲亢易復發,有報道ATD治療的複發率在40-60%左右。

  131I治療方法簡便,通常僅服用一次131I,甲亢症狀在治療後4周左右開始好轉,一般在一年左右甲亢緩解率可達75-80%.131I治療不會引起肝、腎功能及造血功能的損害。因此適於那些由於ATD治療引起肝、腎功能異常或血細胞降低的甲亢病人的治療。有些131I治療半年後症狀無明顯改善或緩解不全的病人,可再次進行131I復治。131I治療的一個主要併發症是甲低,研究顯示,131I治療後一年內發生的甲低(早發甲低)通過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後,一部分人可恢復正常;但131I治療一年後出現的甲低(晚發甲低)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或終生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另外,在甲亢伴重度突眼的病人,應採用手術治療以避免突眼的進一步加重。

  手術治療通常採用甲狀腺次全切除術治療甲亢,其緩解甲亢症狀迅速,尤其適於甲狀腺明顯增大伴突眼以及甲亢伴有結節的病人,但其不足是有創傷;個別情況下可能造成喉返神經受損、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等手術併發症。術後仍有部分病人甲亢復發或出現甲低。

  甲低治療的利弊?

  甲低一經診斷,其治療方法比較簡便,採用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將病人的甲狀腺激素水平調至正常即可,由於該治療只是補充病人體內不足的甲狀腺激素,只要將體內甲狀腺激素水平調至正常範圍,不會引起病人肝腎功能及造血系統的損害;亦不會影響妊娠及哺乳。但心臟病伴有甲低時需從小劑量起補充治療。

  什麼情況下適合應用放射性核素治療骨轉移癌?

  眾所周知,惡性腫瘤病人到了晚期,會出現全身各部位的多發轉移,其中骨骼也是常見的轉移部位。尤其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的病人,約70%~80%都會出現骨轉移,並且有近半數患者伴有劇烈的骨痛。通常我們會應用外照射來治療(放療),但當全身發生多處骨轉移時,這種方法就會受到相當大的限制。若核素骨掃描提示全身多發的骨轉移灶部位有放射性濃聚,此時我們就可以考慮應用放射性核素來治療。放射性核素內照射治療骨轉移癌,可以緩解疼痛、減輕症狀、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甚至延長生命。

  哪些骨轉移癌的病人適合應用放射性核素內照射來治療?

  對於廣泛性骨轉移癌的患者,若骨顯像顯示病變部位有放射性濃聚,白細胞高於3.5×109/L,血小板高於90×109/L,均可以應用放射性核素內照射來治療。

  為什麼可以應用放射性核素來治療骨轉移癌?

  骨轉移灶部位由於腫瘤細胞的侵犯而使骨組織受到破壞,成骨細胞的修復作用極其活躍。而用來治療骨轉移癌的放射性藥物都具有趨骨的作用,因此,在骨組織代謝活躍部位就會濃聚放射性藥物,而正常骨濃集少。這樣,放射性藥物就會濃聚在腫瘤病灶周圍,利用放射性核素發射的β射線,對腫瘤進行照射,達到止痛和破壞腫瘤組織的作用。

  為什麼可以應用89Sr來治療骨轉移癌?

  89Sr是一種具有高度親骨性的放射性核素,與鈣同族,進入體內後同鈣一樣參加骨礦物質的代謝過程。靜脈注射後,89Sr在骨轉移病灶中的數量是正常骨的2~25倍,並滯留在癌灶中,其在骨腫瘤病灶內的滯留時間約為100天,發射射線來殺傷癌細胞,縮小病灶,起到良好的鎮痛作用。而射線在組織中的作用距離僅為2.4mm,不會對周圍正常的組織或器官有損傷。

  應用89Sr治療骨轉移癌安全嗎?

  應用89Sr治療骨轉移癌,可有一過性的骨髓抑制。在治療後約20%~30%的病人治療後可有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減低,多數在2~3月後可恢復到治療前的水平。因此,應用89Sr治療骨轉移癌是安全的。

  與其它治療方法相比,應用放射性核素治療骨轉移癌有哪些優點,價格貴嗎?

  當前治療骨轉移癌引起骨痛的方法如鎮痛劑、化療、激素治療等均有很大的副作用,對晚期病人效果也不理想。應用外照射治療雖然能有效地治療骨痛,但對單發的骨轉移灶治療效果較好,不適用於廣泛骨轉移。而放射性核素內照射治療是一種靶向治療,治療方法簡便,直接靜脈推注即可,對周圍組織損害小,副反應少,不僅止痛效果好,而且對骨轉移病灶有消除和縮小的作用。常用的內照射治療核素有89Sr和153Sm.

  153Sm是以磷酸鹽類化合物為載體濃聚在病變骨部位,在注射後3天病變部位攝取比值最高,因而止痛出現的時間相對較快,但止痛作用維持時間卻相對較短,需要每月注射。每次治療價格約為2000元左右。應用89Sr治療,在注射後10天左右藥物在腫瘤部位的聚積量達到一個高峰,因而止痛出現的時間相對較慢,但維持時間長,平均維持時間為3~6個月,因此二次治療時間至少應間隔3個月以上。每次治療價格約為8000元左右。89Sr與153Sm治療骨轉移癌的有效率為80%~90%,尤其是對於原發腫瘤為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肺癌的患者,療效更好。而且89Sr對骨髓抑制作用較153Sm小。因此,如果對病情嚴重、想較快止痛且家庭經濟相對困難的患者建議使用153Sm ;而對於疼痛較輕、想維持較長止痛時間的患者建議使用89Sr.

  為什麼稱核醫學顯像為功能代謝與分子影像診斷技術?

  核醫學顯像方法是功能代謝與細胞分子水平上的影像診斷技術。病人檢查前接受靜脈注射或口服微量的被稱為疾病“探針”的顯像藥物,參與體內器官和組織細胞的迴圈和代謝,並不斷地發出極其微弱的訊號,醫生在體外用高科技手段追蹤探查這些極其微弱的訊號,以數字、影象、曲線或照片等形式,早期發現和判斷人體記憶體在的功能代謝和細胞分子水平發生的異常變化,對常規放射影像學檢查不能發現或診斷困難的複雜疑難疾病如各種惡性腫瘤早期定位、定性、定量和定期診斷,正確指導對惡性腫瘤實施合理的個體化綜合治療,高危人群早期篩查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和腦功能性疾病等有很大幫助。核醫學功能顯像檢查方法簡單、靈敏、特異、無創安全、易於重複、結果準確、可靠。

  核醫學分子影像技術主要有哪些方法?

  核醫學分子影像技術主要包括PE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器)和SPECT(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器)兩大檢查技術,在分子影像學研究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可對活體組織中的生理生化過程做出定量分析,如血流量、能量代謝、蛋白質合成、脂肪酸代謝、神經遞質合成速度、受體密度及其與配體結合的選擇性和動力學、蛋白質功能與基因表達等。用正電子發射體直接標記藥物,能夠對藥物劑量、作用部位、可能發生的毒副作用等做出前瞻性判斷,判斷其代謝反應的型別及產物,觀察藥物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藥物與營養物質的相互作用、藥物與受體的作用、藥物與酶的相互作用等,從而達到診斷和療效判斷目的。

  什麼是SPECT 技術?

  人們通常所說的ECT指的是單光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儀,即SPECT.它實際上就是一個或多個探頭圍繞病人某一臟器進行360°旋轉的γ相機,在旋轉時每隔一定角度採集一幀圖片,然後將影象疊加,並重建為該臟器的橫斷面、冠狀面、矢狀面或任何需要的不同方位的斷層,切面影象,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診斷的靈敏度和正確性。SPECT同時可以進行臟器的平面和動態(功能)顯像。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