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副主任醫師 楊偉

  ㈠ 經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
  自Schloffer於1907年首次採用此種術式以來,經蝶入路已有多種變化,如經口鼻蝶入路、經單鼻孔蝶竇入路,經篩竇蝶竇入路和經上頜竇蝶竇入路等。目前以經單鼻孔蝶竇入路最為用。                                         
  1、  脣下經鼻中隔經蝶竇入路
  該入路曾長期以來被國內外神經外科醫師廣泛應用,較開顱手術創傷小,曾經是一種安全、效果好的手術方法。單比單鼻孔入路複雜,鼻中隔剝離較麻煩,有一定的鼻中隔穿孔發生率。
  2、  單鼻孔黏膜下經骨性鼻中隔入路
  該入路是近年逐漸看展起來的,由於骨性鼻中隔與黏膜易分離,手術操作便利、省時,且對側鼻中隔黏膜不會破損,因而一般不會產生鼻中隔穿孔的後遺症;手術結束時步驟也比較簡單,手術時間會明顯縮短。

  3、  單鼻孔鼻中隔推移經蝶竇前壁入路
  此入路的優點是不須剝離鼻中隔,直接進入蝶竇,與前述入路相比更省時,但術後蝶竇腔直接與鼻腔相通,解剖結構改變較大。對於經蝶入路復發者再手術,採用此入路較好。
  4、  經蝶竇內鏡下手術
  由於該手術鼻中隔及鼻甲都未受影響,創傷極小,患者術後幾乎沒有鼻腔不適感,隨著時間的推移,該手術方法將會成為主流。  ⑴經蝶入路手術適應症和禁忌症:①適應症:各種型別的垂體微腺瘤;各種型別的鞍內垂體大腺瘤;各種型別的垂體巨大腺瘤,主要方向向鞍上擴充套件且鞍上呈對稱性生長。②禁忌症:有鼻腔炎症,如蝶竇炎、鼻炎等;垂體巨大腺瘤有明顯側方生長;向額底、鞍後發展者;有一般的手術禁忌症者,如凝血機制障礙、嚴重心肺疾患等。
  ㈡手術過程
   1、術前準備:①明確診斷,有關內分泌學檢查,視力、視野和眼底檢查,蝶鞍平片以瞭解蝶竇氣化情況,MRI平掃加強化掃描以瞭解腫瘤大小、生長特點以及與周圍結構的關係。②鼻腔準備:術前3天抗生素滴鼻,術前一天剪鼻毛。③垂體準備:術前3天應用皮質醇或是甲狀腺素。
  2、麻醉
  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
  3、體位
  仰臥位,頭部抬高15°~20°,稍偏向左側,使鼻孔對準手術者。

  4、手術步驟
  ⑴鼻腔消毒,碘伏棉紗條反覆多次鼻腔內消毒。腦棉浸潤腎上腺素鹽水(腎上腺素一支加入500mlNS中)填塞浸潤雙側鼻孔鼻小柱下和鼻中隔兩側的黏膜下層約1分鐘左右,以利於止血以及黏膜層的剝離。
  ⑶置入開鼻器,對準上、中鼻甲深部,輕輕撐開,分離鼻中隔兩側的鼻腔黏膜直至蝶竇前壁。將鼻中隔軟骨連同黏膜推向一側。重新調整窺鏡直至蝶竇前壁。此時可以看到蝶竇兩側的開口。用骨鑽或骨鑿、咬骨鉗切除蝶竇前壁,切除蝶竇內骨性分隔,儘可能剝除蝶竇內黏膜。仔細辨認鞍底,切除鞍底骨,注意別傷及兩旁邊的頸內動脈,骨窗大小視鞍底擴大程度而定。
  ⑷硬膜十字切開即可看到灰白色的腫瘤組織自硬膜切口疝出,用取瘤鉗取出足夠的病理組織後,先用吸引器吸除腫瘤,再用刮匙刮除,一般刮除的順序先刮兩側再刮後部,最後刮除前部及中央的腫瘤組織。鞍內腫瘤切除後,鞍上的質地軟的腫瘤可以自行下降進入鞍內,如不能下降可以請麻醉師作呼氣末正壓通氣,使顱內壓增高迫使腫瘤下降後,逐步刮除。
  ⑸腫瘤徹底刮除後不再有滲血鞍膈降入鞍內貼向鞍底,為防止空蝶鞍,用明膠海綿或速即紗少許,將鞍膈稍稍向上墊起。
  ⑹取出撐開器,將鼻中隔軟骨復位,兩側鼻孔填入凡士林紗條。約48小時後拔除。
  (7)神經內窺鏡輔助手術治療,是全切腫瘤的有效手段之一。
  5、  術後處理
  ⑴常規抗感染3~5天,有腦脊液漏者可以適當延長。⑵補充糖皮質激素,一般用地塞米松10mg靜滴。⑶鼻腔填塞物24~48小時後拔除。⑷有尿崩症者,給予雙克50mg每日3次口服,也可用垂體後葉素或長效尿崩停控制尿量,尿崩症持續時間經治療一般不超過一週。⑸個別患者可能出現少量腦脊液漏,1周左右多能自愈。
  ㈡開顱手術
  開顱手術的指徵為:
  ⑴腫瘤主要向上、前、中、後顱窩擴充套件明顯者;⑵啞鈴形向上擴充套件,鞍膈硬膜環縮窄,蝶鞍擴大不明顯,鞍內部分較小;⑶腫瘤性質不能確定,與腦膜瘤、顱咽管瘤、脊索瘤等無法區分時;⑷腫瘤經一次經蝶竇手術無法切除,往往腫瘤纖維化,質韌不易刮除者。經顱入路常見額下入路、翼點入路
  經額入路手術治療  經額入路蝶鞍區腫瘤切除術主要是通過交叉前間隙,在頸內動脈之間的區域操作,手術中要保護頸內動脈、視神經等結構,以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手術採用右側額下入顱,抬起右側額葉,必要時剪斷右側嗅神經。經額入路的蝶鞍區手術,最主要的限制是視神經和視交叉,特別是視交叉為前置型時手術入路就更狹小。該入路方便簡單,對於鞍旁、鞍上部分暴露充分,對垂體柄、頸內動脈、視交叉和視神經能直視下進行分離和保護。該入路創傷大,對腫瘤突入鞍內及突向下丘腦者視野暴露小,切除不徹底。尤其突向下丘腦,對視神經、視交叉有明顯壓迫損害者,手術過於強調全切除,直接或間接造成下丘腦損傷或視力急劇減退,失明的危險,正常垂體功能也受到損害。對於鞍內的腫瘤直視下只能看到少許,大部分腫瘤是“盲掏”,雖然內鏡應用後能減少死角,但如腫瘤突入蝶竇內,對竇內部分從額下入路還是無法切除。
  經翼點入路手術治療 翼點入路又稱“筋膜間翼點開顱”或“額顳蝶入路”它有以下優點:①手術徑路最短,視野角度最大,充分解剖鞍區各個腦池,具有較大的操作空間,對腦組織的牽拉損傷最輕。②可在直視下保護垂體柄、下丘腦、視神經、視交叉、顱底動脈環及其穿支血管。③不損傷嗅神經。④切口在髮際內損傷小,術後外觀多不受影響。⑤根據腫瘤大小、生長方式適當調整骨窗大小和位置,充分利用鞍區的4個解剖間隙。 經翼點入路的手術術中注意保護垂體柄、視神經及顱底動脈、海綿竇等重要組織,電凝時功率儘量小,時間短,以免熱傳導損傷垂體柄、視神經、下丘腦等;對穿支血管的保護也應引起重視,在採用翼點入路分開側裂時,應防止前穿支動脈損傷;
  開顱手術的常見併發症:下視丘損傷,視神經損傷、尿崩、顱內血腫、顱內感染、腦脊液漏等  。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