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甲狀腺乳腺外科 主治醫師 李利

  乳腺癌是全世界婦女第一位惡性腫瘤,並且發病率每年約以2%的速度遞增,全世界每年約有 120萬婦女發生乳腺癌,有50萬婦女死於乳腺癌。北美、北歐是乳腺癌的高發地區,每7~10個婦女中有一人在其一生中會患乳腺癌,其發病率約為亞、非、拉美地區的4倍。

  近年來新病例數以每年3%~4% 的速度遞增,超出全球1至2個百分點。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乳腺癌已經成為婦女第一位惡性腫瘤。

  一、乳腺癌的致病因素

  1、激素因素

  月經初潮早(初潮年齡<13歲>17歲:2.2倍)

  晚育

  生殖數量和生殖間隔年份的減少

  未哺乳

  自然或人工流產

  絕經晚(絕經年齡 >55歲 /<45:2倍)

  激素替代治療

  避孕藥的使用

  2、遺傳因素

  一級直系親屬乳腺癌史(相對危險性2~3倍)

  P53、BRCA 1-2突變

  3、乳腺良性疾病

  上皮高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

  4、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

  移民到美國的日本婦女及出生於美國的第一代,日本移民中乳腺癌的發病率與當地婦女沒有區別

  肥胖:脂肪組織中的雌激素增加

  5、電離輻射

  鬥蓬野照射後

  二、乳腺癌早期診斷措施

  基本的三種為自我檢查、臨床體檢和乳腺X線檢查。

  1、乳房自我檢查

  優點是經濟、便捷以及對人體無損傷等。應強調對參加乳房自我檢查的婦女充分合理的指導,進行乳腺癌基本常識的宣教,包括月經週期對乳房的影響,乳腺癌的臨床表現,早期發現乳腺癌的意義等等。時間為月經來潮後第9~11天。

  2、臨床體檢

  “腫塊”並非診斷乳腺癌必不可少的首要體徵。重視區域性腺體增厚、乳頭溢液和乳頭糜爛等表現有助於早期發現乳腺癌。乳頭輕度回縮、乳房面板輕度凹陷以及乳暈輕度水腫等均是有價值的臨床表現。

  3、乳腺X線

  迄今唯一證實有效的乳腺普查工具,具有操作簡便、診斷迅速、影象易於留檔和複核等優點。研究證實乳腺X線篩檢可以使50~69歲的患者乳腺癌的死亡率下降20-40%,40~49歲的患者乳腺癌死亡率也可降低20%左右。對於50歲以上的婦女乳腺X線檢查平均可比對照組早3年以上發現乳腺癌;而對40~49歲婦女也可以平均提早1.7年。年輕婦女乳腺比較緻密,X線的診斷敏感性不高,且考慮到乳腺X線可能存在的放射線損害,不宜頻繁的檢查。故對35歲以下的女性,建議採用其他檢查。

  4、其他

  4.1乳腺超聲

  由於其在鑑別囊性和實質性乳房腫塊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尤其乳腺質地比較緻密的患者,因而通常用於乳腺X線或體檢普查發現的異常病灶的進一步篩檢。

  4.2乳腺核磁共振(MRI)

  應用造影劑的乳腺核磁共振顯像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高。但檢查費用昂貴,不適於大規模的人群普查。

  目前主要適於有乳腺癌家族史或攜帶乳腺癌相關基因的高危婦女的篩查和乳腺癌治療前後的評估。

  4.3乳頭溢液篩檢

  對臨床摸不到腫塊的乳頭溢液患者,常用的方法有乳頭溢液細胞學檢查、乳腺導管造影、和乳腺導管鏡檢查。

  4.4細胞/組織學檢查

  細針吸取細胞學檢查(FNA)是一種安全、便捷、微創的病理檢查方法,但是它僅能提供細胞學的診斷,無法區分病理上的乳腺原位癌及浸潤性癌,也無法對某些細胞形態異常作出明確的判斷。空芯針活檢和90年代中期出現的真空輔助乳腺微創活檢,使得診斷的準確性有顯著的提高。推廣影像學引導下的乳腺微創活檢可以顯著降低乳腺癌篩檢的成本,並使婦女消除對住院或手術的恐懼而積極的參與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工作。

  手術切除活檢:診斷準確,對乳腺良性疾病可起到治療作用。

  美國癌症協會(ACS)1997年制定的乳腺癌普查指南

  年齡範圍

  普查間隔時間

  X線篩檢

  臨床體檢

  自我檢查

  一般婦女

  18-39歲

  不建議

  3年一次

  1月一次

  ≥ 40歲

  1年一次

  1年一次

  1月一次

  高危婦女

  <35歲< p="">

  不建議

  4~6月一次

  1月一次

  ≥35歲

  1年一次

  4~6月一次

  1月一次

  註釋:

  n 絕經前婦女應選擇月經來潮後9-11天(此時乳腺組織受體內激素影響最小);絕經後婦女選擇容易記住的日子,如每月的第一天。

  n 高危婦女是指有明顯乳腺癌家族遺傳史傾向,一級親屬絕經前患雙側乳腺癌、乳腺癌相關基因(如BRCA1、BRCA2)陽性以及既往有乳腺癌或不典型增生病史的婦女。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