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突發性聾?
突發性聾,是指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簡稱突聾,也稱特發性突聾。其臨床特點是,在無明顯原因的情況下,突然發生聽力明顯下降,而且多在數分鐘、數小時內聽力降至最低點,部分患者可伴有耳鳴、眩暈、嘔吐等症。
2、突發性聾是如何發生的?
突發性聾的原因不明,可能與很多因素有關,目前認為主要有二大類: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李凡成
(1)病毒感染:很多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引起流感)、腮腺病毒(引起腮腺炎)、皰疹病毒(引起皰疹)、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帶狀皰疹)等,均可能通過引起聽覺神經組織的損害或內耳的損害導致突發性聾。
(2)內耳供血障礙(內耳微迴圈障礙):供應內耳的血管是終末血管,沒有側枝迴圈血管的供應,一旦內耳血管因各種原因出現供血障礙,即導致內耳得不到血液供應而發生組織缺血甚至不可逆性壞死,從而產生突發性聾。
3、突發性聾的常見誘發因素有哪些?可否預防?
臨床上,此類患者在發病前可能有下述因素:
(1)出現過受涼、感冒病史(提示可能存在病毒感染)。
(2)勞累過度,容易引起身體免疫功能與其他多方面功能的降低。
(3)精神憂鬱、焦慮、情緒激動等,可使血管功能失調或身體某些重要部位微迴圈障礙,從而導致突發性聾。
根據上述情況可見,對於本病無特殊預防方法。
4、突發性聾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突發性聾的主要症狀有:
(1)耳聾:為首發症狀,突然發生,可在數分鐘、數小時或3天以內聽力損失達到最低點。多為單側耳發病,偶有雙側同時或先後發生。
(2)耳鳴:可為最早症狀,可與耳聾同時發生,也可後於耳聾發生。
(3)眩暈:起於病初,或在耳聾發生後,可出現眩暈、噁心、嘔吐,以後逐漸減輕,但無反覆發作。
(4)其他症狀:部分患者可能有耳部或耳內阻塞感或壓迫感、週週麻木感。
5、突發性聾一般需要作哪些檢查?
(1)耳科一般檢查:外耳道與鼓膜屬於正常。
(2)電測聽檢查:呈感音神經性聾,聽力損失曲線可呈上升型、陡降型、平坦型;輕者至少在相鄰的2個頻率下降達20dB以上,多數為中度以上,甚至全聾。
(3)其他檢查:必要時應當做以下檢查(主要目的為排除其他病變):聲阻抗檢查結果正常;耳蝸電圖及聽性腦幹誘發電位顯示耳蝸損害;眩暈症狀緩解後,前庭功能檢查結果正常或明顯降低;內聽道及顱腦CT、MRI檢查當屬於正常結果;血液檢查與化驗結果正常。
6、同樣有耳鳴、耳聾、眩暈症,突發性聾與梅尼埃病應當如何區別?
突發性聾與梅尼埃病均有耳鳴、耳聾、眩暈症狀,二病的不同點在於:
(1)病史不同。梅尼埃病可以反覆發作,因此,可以有反覆出現耳鳴、耳聾、眩暈的病史,而突發性聾不會出現反覆發生的病史。
(2)耳聾發生發展規律不同。突發性聾在發病期,只需要數分鐘、數小時,或在3天內,聽力損失達到最低點,在治療後可以逐漸好轉或無增進;而梅尼埃病在發作期的不同時間檢測聽力,可以時好(聽力上升)時壞(聽力下降),隨著反覆發作的次數越多,其聽力損失的程度越重。
7、突發性聾應當與哪些疾病相鑑別?為何有時需要做CT、MRI檢查?
突發性聾(疾病名稱)與突然性耳聾(症狀名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突然性耳聾泛指突然發生的耳聾症狀,其原因可以是明確的或不明確的,其耳聾的性質既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感音神經性的。臨床上,很多原因或疾病均可以引起突然性耳聾,需要排除後,才能診斷為突發性聾。下列疾病引起的突然性耳聾,都不能視為突發性聾:
(1)膜迷路破裂:因跳水、潛水、擤涕、噴嚏、外傷等很多原因導致頭部壓力改變後產生內耳膜迷路破裂出現的突然性耳聾。
(2)梅尼埃病。
(3)顱內腫瘤。
(4)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風等)。
(5)血管和血液系統疾病(如白血病、顱內動脈畸形與腫瘤等)。
(6)已知病毒感染(如腮腺炎、帶狀皰疹)引起者。
(7)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者。
(8)耳毒性藥物中毒引起者。
當然,臨床上針對某個具體的病人,並不需要對這些疾病一一進行鑑別,但醫生可以根據相應的可疑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進行鑑別性檢查,其中,特別是需要排除顱內病變時,醫生就有可能提出進行耳部或顱腦CT或MRI檢查的要求,以排除相關疾病。只有在排除相關疾病的基礎上,才能最終明確是否屬於突發性聾並按此病進行治療。
臨床上,對於上述原因明確的耳聾患者,有一些需要針對原發疾病為主進行治療(特別是膜迷路破裂、顱內腫瘤);但在更多的情況下,既需要針對病因治療,更需要按照突發性聾的治療方法進行促進聽力恢復的治療,臨床醫生一般也習慣性地將此類患者納入“突發性聾”的範疇對待。
8、突發性聾屬於耳科急症,建議儘早住院治療?
突發性聾發病急,病情進展迅速,最多在數十小時內即可聽力全失。一旦聽力嚴重受損,即有可能發生內耳(耳蝸)組織器官的壞死而難以得到恢復。臨床情況表明,對本病的治療越早越好,而診療越遲效果越差。很多醫生主張將本病視為耳科急症,宜儘早住院進行綜合治療,以挽救聽力。
9、突發性聾的診療原則:早期綜合治療,積極尋找病因?
突發性聾最嚴重的危害在於聽力不同程度的而且往往是較嚴重的損害。此病屬於比較難治的疾病,主要在於:一是病因不明,因而缺乏針對性的特效治療方法;二是突發性聾的病程如果達到一定階段,其病理髮展具有不可逆性損害,一旦如此,再想恢復聽力就很難為力。因此,早期綜合治療,積極尋找病因是臨床醫生對於本病治療的共識。
所謂“早期”,就是要儘可能在發病2周內接受診療;所謂“綜合療法”,就是多方法綜合運用,包括:
(1)一般治療:如注意休息,適當鎮靜(特別是有耳鳴嚴重時),積極治療相關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
(2)藥物治療:如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類固醇)、抗病毒藥物、改善內耳微迴圈藥物、抗凝血藥物及溶栓藥物、神經營養藥物等。
(3)其他治療:如理療、中藥治療、鍼灸療法或中西醫結合治療等。
但是,如何合理配合運用這些藥物或方法進行綜合治療,目前還沒有統一規範。
在治療過程中,還需要積極尋找可能的病因,進行鍼對性用藥。如進一步瞭解或檢查,是否有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風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以便儘早確診或加強治療。
10、糖皮質激素治療突發性聾的適用性是怎樣的?
糖皮質激素治療突發性聾在目前是一種常用方法,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機理,在美國關於突發性聾最新用藥指南中屬於“可選擇藥”或“推薦藥”。使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二,一是全身性給藥(口服,靜脈點滴)主要用於早期治療(病程2周內);二是區域性(鼓室)給藥,主要用於對早期治療後效果較差者。
11、抗病毒藥物治療突發性聾的適用性是怎樣的?
抗病毒藥物主要用於那些可能存在病毒感染因素的患者(往往在突發性聾發病前有受涼或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的早期治療。糖皮質激素與此類藥物合用,可增強療效。
12、改善內耳微迴圈藥物治療突發性聾的適用性如何?
根據內耳供血障礙(微迴圈障礙)導致突發性聾的觀點,應用改善內耳微迴圈藥物治療本病是一種基本治療方法。根據作用機理的不同,改善內耳微迴圈藥物種類很多,不同的藥物具有不同特點,每一種藥物也同時具有多方面的效應。臨床上,往往可將不同種類的藥物相互配合使用,具體配合方法無明確或統一規範。臨床應用時,適合於靜脈給藥者,往往可用於早期治療,口服給藥者則不受此限。此類藥物目前較常用的有:
(1)金納多(注射劑、口服劑,屬於銀杏葉提取物),對增強耳功能(增強聽力),消除耳鳴具有較好效果。在歐洲屬於治療本病與急性耳鳴的首選藥。
(2)低分子右旋糖苷(注射劑)。
(3)前列腺素類藥物:如前列地爾(注射劑)。
(4)離子通道阻滯劑:如尼莫地平(注射劑、口服劑)、尼莫通(片劑)、西比靈(膠囊)等。
(5)組胺衍生物:如倍他啶、敏使朗。
(5)恩再適(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改善末梢迴圈為主。
(6)利多卡因,星狀神經節阻滯給藥,或者靜脈給藥。
(6)中藥類製劑:此類藥物極多,如複方丹蔘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脈絡寧注射液、舒血寧注射液、活腦靈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口服劑)、銀杏葉製劑、三七製劑等等。
13、抗凝血藥物及溶栓藥物治療突發性聾的適用性如何?
此類藥物具有改善內耳微迴圈的作用。常用藥物如:蝮蛇抗栓酶、東菱克栓酶( 巴曲抗栓酶)、降纖酶、尿激酶等。
14、神經營養藥物治療突發性聾的適用性如何?
突發性聾病變部位主要在耳蝸,即聽覺神經組織的末端器官。臨床上常採用神經組織營養藥物進行治療。這類藥目前物常的有:維生素B類、ATP(三磷酸腺苷)、CTP(三磷酸胞苷)、輔酶A、胞磷膽鹼鈉、腦活素(又名心腦康、心腦通、腦脈通、心腦靈等)、神經生長因子(蘇肽生)等。
15、中醫藥治療對突發性聾是否有效?
中醫藥治療本病是一種基本方法。主要是中藥治療與鍼灸治療。
(1)中藥治療:中藥治療突發性聾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強調根據病機,辨證論治為主,或採用某一基本法則而運用某種經驗方或進行必要的加減用藥變化,常見的有祛邪法(如:對於有外感病邪的,用三拗湯加味,稱為“耳聾治肺”)、瀉實法(對於暴聾耳鳴,有口苦咽乾,煩躁易怒等肝火證者,用龍膽瀉肝湯加味)、補虛法(主要是補腎)、化瘀法(常用補陽還五湯加減)、通竅法(處方中含有麝香)等,不僅於病程短者有一定療效,對於部分病程較長者,也能收到一定效果。
(2)鍼灸療法:取穴方法以耳區域性取穴與辨證論治的循經取穴相結合,運針手法一般以瀉實、補虛居多。亦有電針、耳針、穴位注射等多種治療方法。一些臨床研究資料表明,單純採用鍼灸治療有時較單純西醫治療效果更好。
16、中西醫結合治療突聾有何優勢?
中西醫結合是我國特有的治療方法。目前,臨床上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本病比較普遍,具體運用方法無統一規範。很多臨床觀察研究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較單純西醫治療的效果有明顯提高,但為何會有提高,其機理不明,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研究的報告。
17、突聾的治癒率高嗎?哪些因素會影響預後?
突發性聾的治癒率究竟有多高,目前尚無確切資料。本病具有一定的自愈傾向(不經治療亦可自行好轉或恢復正常),國外報告大約50%-60%的病人在15天內聽力會有一定程度的好轉,而國內報告卻遠遠沒有如此之高,如果不予治療,許多患者可能成為永久性聾。影響本病療效或預後的因素主要有。
(1)就診時間:發病後治療越早效果越好,病程在2周以內就診者聽力恢復的有效率(包括聽力完全恢復與不同程度提高)最高可以達到90%以上,有些報道可以達到100%;就診時間越遲(病程2周以後或更遲),療效越差。
(2)患者年齡:年齡偏大(50歲以上),療效較差。
(3)聽力損失程度:聽力損失嚴重者較聽力損失輕者效果差;高頻區(4KHZ、8KHZ)聽力損失較低頻區聽力損失重者效果差。
(4)伴隨症狀:伴有眩暈症者療效差。
18、如何判斷突聾的效果?
對突聾的療效評定,以聽力恢復的水平為考核標準。
(1)痊癒:受損頻率聽力恢復至正常或達健耳水平,或達此次患病前水平。
(2)顯效:受損頻率平均聽力提高30 dB(分貝)以上。
(3)有效:受損頻率平均聽力提高15一 30dB。
(4)無效:受損頻率平均聽力改善不足15dB。
19、突聾不愈,還有何策,會有什麼樣的後遺症?
突發性聾的常見症狀是耳聾、耳鳴、眩暈。其中,眩暈一般是可以完全消失的;經過治療後,至少有2/ 3的患者聽力將有所提高或恢復正常;而耳鳴消失、減輕,或永久性存在的情況都有。一般不會有其他後貴症或併發症,也不會引起對側耳聾、耳鳴,不會反覆發作。
對於那些療效差,耳聾嚴重且無治療效果或療效很差者,可以考慮使用合適的助聽器,或植入電子耳蝸以幫助提高聽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