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小兒骨科 主任醫師 張敏剛

  隨著骨折固定器械不斷湧現,特別是對縮短骨折治療期的要求,越來越多的醫師開始採用手術和器械固定的方法治療兒童長骨幹骨折。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院使用兒童彈性髓內針(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ESIN,又名鈦合金彈性針titanic elastic nailing,TEN)治療兒童長骨幹骨折43例,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
  1 、材料與方法
  1.1 病例資料  本組43例,男31例,女12例,年齡3.5~12.7歲。38例為閉合性骨折,5例為開放性骨折。股骨幹骨折18例,脛腓骨骨折9例,肱骨幹骨折3例,尺橈骨骨折6例,孟氏骨折2例,
  橈骨頸骨折5例。合併顱腦外傷2例,合併腹部外傷2例,合併骨盆骨折1例。
  1.2 術前準備  術前選擇直徑合適的彈性髓內針,髓內針直徑是最狹窄骨髓腔直徑的40%。長度要求從近端幹骺端到遠端幹骺端,將彈性髓內針預彎,預彎弧度為髓腔直徑的3倍,其凸面的頂端能達到骨折處的水平高度。
  1.3 手術方法  患兒仰臥於透光手術床上。首先於患肢進針幹骺端透視定位,在骺板近骨折端1~2cm處作小切口,鈍性分離達骨膜,切開骨膜。用錐子鑽開骨皮質,傾斜錐子與骨幹成45°角。將2根預彎的彈性髓內針分別插入推進到骨折平面處暫停,然後在透視下骨折復位繼續進針,把2根針插入到它們的最終位置(透視下根據骨折的具體型別決定進針的最終位置)。貫穿骨折有困難者可以利用髓內針的彎頭設計,仔細勾撥對側骨折端直至髓內針順利通過。透視復位固定滿意後,皮質外保留1~1.5cm,並且將針尾折彎,埋於皮下。對難以閉合復位者可在骨折處行小切口協助復位,本組閉合復位、彈性髓內針固定35例,配合小切口8例。術後均採用聚酯繃帶外固定。

  1.4 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Flynn[1]提出的髓內針治療下肢骨折的評分標準:優,骨折處無疼痛,無明顯短縮、成角或旋轉畸形,功能正常,髖、膝、踝關節屈伸功能正常;良,骨折處無疼痛或輕微疼痛,短縮畸形<1cm,成角或旋轉<5°,髖、膝、踝關節屈伸功能正常;可,骨折處輕度疼痛,短縮畸形<2cm,關節活動輕度受限。上肢骨折評分參照此標準。
  2  、結果
  手術時間30~90min,出血30~100ml。傷口均Ⅰ期癒合,無感染髮生。住院時間3~7d。
  術後定期複查X線片,骨折均獲得臨床癒合,時間4~24周。其中股骨幹骨折延遲癒合1例,12周拆除石膏逐漸負重行走,24周癒合。患兒均獲得隨訪,時間4~24個月。末次隨訪時療效評定:優41例,良2例,優良率100%。無骨不連、畸形癒合和骨骺損傷。針尾刺激症狀3例,有針尾刺激症狀者經X線證實骨折癒合後即取出,其中1例尺橈骨骨折術後4周,1例孟氏骨折術後5周,1例脛腓骨骨折術後8周。通常術後3~6個月取出髓內針。34例在門診取出,另外9例因年齡較小或針尾觸控不清需住院取出。典型病例見圖1~3。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