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慢性腎病常規治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許多血透患者而言,貧血、營養不良、骨和關節病變、心血管疾病限制了運動時的耐受力,心理因素更使得患者對運動有所顧忌而不敢輕易嘗試。其實,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增強患者信心和提高生活質量。
運動可以延緩年齡及平時不活動所造成的生理改變如骨質流失、心臟及骨骼肌肉的老化、貧血及葡萄糖耐受性不良所演變成的糖尿病等。通過運動可降低這些危險因素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其中,規則持續的有氧運動是最佳的運動方式。有氧運動不但可以降低血中的三醯甘油,糾正高脂血症,還可以增加溶血活性,減少血栓的形成從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同時,新陳代謝的增加與流汗更有減肥及促進食慾的雙重功效。值得一提的是,適當運動可以減輕透析患者的緊張與焦慮,消除生活壓力和憂慮感,進而提高自信心。
因此,血透患者只要經過適當的身體評估、充分的事前準備,就不必因噎廢食,仍然可以享受運動的樂趣。
一、血透患者運動前應先做到以下幾點:
1、糾正貧血:貧血會使運動耐受力降低,心肌容易缺血,甚至發生心率失常。所以血紅蛋白應儘可能保持在100克/升以上;
2、控制血壓:如平時血壓控制不好,運動時血壓會急劇上升,雪上加霜的結果可能是心肌梗死或腦中風;
3、維持血鉀在正常範圍:血鉀濃度常在運動時上升而運動後又急劇下降。血鉀濃度波動較大常會導致心臟功能不穩定從而發生心率失常。血透患者血鉀濃度通常就比普通人高,如同時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等降壓藥時更升高血鉀。因此維持體內正常電解質濃度是必要的;
4、保持合適的幹體重:體內水分瀦留可對心臟造成負擔,也會引起高血壓,應避免:
5、評估心臟功能:運動有潛在的危險性,可加重原有的心臟疾病,造成心臟肥大。對於有冠心病、高血壓、心肌病者,運動量過大可能引起心率失常甚至猝死。故對這些血透患者,事前要進行心電圖、心臟超聲檢查以評價運動的可能。
雖然血透患者只要事前充分準備,可以打籃球、排球等球賽,國外甚至從事健美、跑馬拉松者都有。但是最適合患者的運動最好是一些對本身肌肉、骨骼負荷較少的等張運動,我們都不主張血透病人做太劇烈的運動。病人可以早晚到戶外散散步、打打太極、做做廣播體操、慢跑。鍛鍊時應從輕體力運動開始,一般低於極限量的50%,例如,認為自己能走200米的,就先走100米,以後再逐漸地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穩定而持之以恆的運動是血透患者健身的最重要原則。運動可產生除飲食控制、藥物治療和液透析之外的療效,更能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使患者徹底溶入正常社會,值得提倡和推廣。
二、血透患者做運動時要注意的事項:
1、選擇適宜的天氣進行運動,天氣過熱或者過冷,不宜運動;
2、要在自我感覺良好時運動,如果發熱感冒了,徹底恢復兩天以後再運動;
3、空腹時不要做運動,飯後兩小時再進行運動;
4、血透患者運動,最好有人陪伴,運動是應該穿寬鬆、舒適、透氣的衣服,穿運動鞋;
三、如何判斷運動量大小合適?
1、運動前後要測脈搏、血壓並且做好記錄;
2、循序漸進,逐步適應;
3、注意自我感覺,如有不適,立即終止;
4、會有呼吸深度和頻率的改變,但無交談困難,恢復時間通常不超過5分鐘;
5、如運動時呼吸急促不能交談,運動後出現無力或者明顯關節疼痛或者僵硬,提示運動量可能過大;
6、運動量適當的主觀感覺:運動時微有出汗,稍感疲勞,有輕微的呼吸急促,但不影響交談;
7、一般運動停止6分鐘後,每分鐘脈搏次數應該低於100到110次,第二天清晨,就可以恢復到平時水平或略有減慢。
四、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
生活中的訓練方式
具體訓練方法
1、步行
每次步行2~3分鐘,平均每分鐘60-80步,交替進行,共步行20-30分鐘,以不出現心悸、喘息和下肢無力為宜。然後視自身狀況逐漸延長步行時間,縮短休息時間
2、上下臺階訓練
利用樓梯、臺階進行鍛鍊。開始時,可扶著樓梯把手或在他人攙扶下,上下一級臺階、兩級臺階,並適當延長運動時間、增加臺階高度、由每次5分鐘延長到10分鐘,逐步過渡到可以獨立完成上述運動
3、體操
向前彎腰、側身運動、旋轉運動、身體前屈,每一動作反覆5-10次
4、步行機
步行速度為1-2公里/小時,每次2-3分鐘
5、鍛鍊用自行車
騎行速度10-15公里/小時,每次2-3分鐘
6、臺階鍛鍊
利用臺階進行上下鍛鍊,臺階高度35釐米每次上下鍛鍊2-3分鐘
7、各種健力器
每次動作反覆5-10分鐘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