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等疾病引起的門靜脈高壓容易導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在高壓的作用下,發生靜脈曲張的血管壁會變薄。如果靜脈血管受到的壓力沒有減弱,甚至還在增強,那麼血管隨時可能會破裂;一旦破裂就會導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嚴重者甚至死亡。所以得了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一定要注意預防出血。如果有出血的跡象,一定要及時治療。
目前,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主要有三類方法:藥物治療、內鏡治療、手術治療。
發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後,一般會先用藥治療,包括內臟血管收縮類藥物等。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或者血管破裂出血的風險很高(甚至已經出過血),那麼醫生會建議患者做內鏡治療。內鏡治療分為結紮治療(EVL)和硬化劑注射治療(EVS)兩種方法。
但是少數患者由於門靜脈壓力過高、血液迴圈不好,內鏡治療後病情可能復發、反覆出血,這種情況就要考慮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又包括斷流手術和分流手術。
1、斷流手術
門靜脈高壓會造成脾臟腫大,使大量的血液淤積在脾臟內;從而導致血液迴圈不良、周圍血液中的血小板和血細胞減少,進而引起脾臟功能亢進、增加出血風險。
斷流手術又叫脾切除加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切除脾臟後,一方面可以解決患者脾臟功能亢進的問題,從而減少出血風險;另一方面,連線食管周圍靜脈和內層靜脈的血管被切斷後,短期內可以達到控制出血的效果。
但是,斷流手術並不能解決門靜脈壓力過高的問題,長期治療效果不是很好,手術後患者還是有可能出現病情復發。
2、分流手術
分流手術是將門靜脈系統和腔靜脈系統接通,使壓力較高的門靜脈血液的一部分直接流到腔靜脈中,從而降低門靜脈高壓,達到控制出血的目的。但是分流手術後,部分胃腸道迴流的血液中的毒素未經過肝臟解毒而直接進入體迴圈,患者容易出現肝性腦病。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手術能緩解患者出血的情況,但是並不能治療肝硬化。因為肝硬化一直存在,所以部分患者還是會出現靜脈曲張出血的情況。為了預防病情復發,患者需要定期複查。一般三到六個月需要做一次肝功能檢查、凝血功能檢查、肝臟腫瘤標記物(如AFP、CEA、CA19-9)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腹部B超、CT等),另外每年都要複查一次胃鏡。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