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基本上都會遇到自己的孩子發熱的情況,發熱在兒科臨床中是比較常見的症狀,兒科急診室就診中將近2/3的患兒因為發熱就診。正常人的體溫受體溫調節中樞所調控,並通過神經、體液因素使產熱和散熱過程呈動態平衡,保持體溫在相對恆定的範圍內。
當機體在致熱源作用下或各種原因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障礙時,體溫升高超出正常範圍,稱為發熱。發熱的病因有很多,一般可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發熱,兒童發熱最常見的原因以感染性多見。感染性發熱包括各種病原體的感染,最常見的是病毒、細菌感染,其他的病原體如真菌、結核、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等相對少些,感染可以是急性、亞急性、或慢性起病,也可以是區域性性或全身性。
非感染性發熱臨床上也不少見,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無菌性壞死物質的吸收(也叫吸收熱),包括大手術後組織損傷、內出血、大血腫、大面積燒死、心肺脾等內臟的梗死或肢體壞死、癌症、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應等;
2、抗原-抗體反應,如風溼熱、血清病、藥物熱、結締組織病等;
3、內分泌與代謝病,如甲亢、重度脫水等;4)面板散熱減少,如廣泛性皮炎、魚鱗病及慢性心力衰竭等;
5、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如中樞、中毒、各種顱內病變等;
6、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多為功能性低熱,如夏季低熱、感染後低熱、原發性低熱、生理性低熱等。
一、發熱怎麼分度、有哪些表現?
正常兒童的體溫一般為36-37℃(腋溫),肛溫所量的溫度一般會比腋溫高出約0.5℃。不同兒童之間體溫有個體差異,一天內體溫有所波動,以下午、劇烈運動或進食後稍升高,但波動範圍不會超過1℃。臨床上按發熱的高低進行分度,體溫在37.3至38℃為低熱,38.1至39℃為中等度熱,39.1至41℃為高熱,41℃上為超高熱。
發熱的表現可分為體溫上升期、高熱期、體溫下降期。體溫上升期常常有疲乏無力、全身肌肉痠痛不適、四肢冰冷、面色蒼白、畏寒與寒戰等現象,特別注意的是家長往往把寒戰誤以為是抽搐,該期體溫可以驟然上升,也可以緩慢上升,在體溫上升過程中許多小兒容易發生驚厥。
高熱期是指體溫上升達高峰後保持一定的時間,持續時間長短因疾病的病因不同而有差異,患兒寒戰消失,皮膚髮紅並有灼熱感,呼吸加快加深,開始出汗。體溫下降期表現體溫開始下降,出汗增多,喜飲水,面板潮溼。
二、發熱家長怎麼應對?
對於孩子發熱,家長有時非常緊張,實際上兒童發熱多半由於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感染多以對症處理,體溫升高是身體對感染後致熱源增多的反應,體溫高低並不完全代表病情嚴重,病情嚴重程度應該與原發疾病密切相關。
如果體溫在38.5℃以下,我們建議家長採取物理降溫為主,適當降低環境溫度,酌情去減衣物,可考慮降溫貼或冰枕、冰袋降溫,當然孩子出現寒戰時可以增加衣服、被子保溫,還有一點比較重要,家長需要多向孩子喂水增加液體攝入,防止脫水的發生。
當體溫超過38.5℃時,家長可以考慮給孩子吃退熱藥了,目前兒童退熱藥主要有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阿司匹林、尼美舒利由於其嚴重的不良反應已經在兒童退熱藥物中不再使用。布洛芬及對乙醯氨基酚兩者可以交替使用,間隔4-6小時可以重複使用,退熱藥物使用過程中特別注意多補充水分,避免出汗過多引起脫水症狀。
什麼時候去醫院跟家長的經驗有直接的關係,從醫學專業的角度來講,發熱的前24小時不一定去醫院,發熱只是疾病的症狀的表現,是否去醫院取決於發熱的病因(基礎病變)及孩子一般情況。如果是一般的病毒感染,只需對症處理就會好,具有自限性的特點,但是由於家長對兒童發熱不具備醫學專業的判斷能力,所以體溫超過39℃以上或患兒一般情況不佳時,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由專業醫務人員對原發病的判斷和病情評估後,進一步處理。
家長不必要強調非輸液不可,最好由醫生根據原發病及病情嚴重程度或有無併發症或患兒一般情況好壞決定輸液,抗生素的使用應該根據有無細菌感染或細菌感染的指標增高來決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