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兒童膝反張
腦性癱瘓膝反張最突出的臨床表現是肌張力增高、肌力低下,膝關節過度反曲,因此提高股四頭肌和N繩肌肌力,降低其肌張力,緩解腓腸肌痙攣,抑制膝反曲是促進患兒運動功能改善的關鍵。小兒腦性癱瘓的治療方法很多,針對膝反張採取推拿按摩、運動療法,但以綜合性康復原則為主。
常用的運動訓練有以下【16】:
①蹲起訓練,下蹲時膝關節屈曲90°左右,站立時膝關節應140°~160°避免膝過伸。②俯臥位小腿屈伸訓練,提高N繩肌肌力,增加膝關節穩定性。
③單雙腿跪立訓練,有利於提高膝關節的控制能力。
④爬行訓練,膝關節屈曲位,有利於糾正反張,同時增加膝關節的控制能力,協調其運動功能。膝關節屈伸,足背屈的訓練,提高伸肌力量,協調拮抗肌的張力。
⑤小腿三頭肌牽伸及肌力訓練,讓患兒前足放在小臺階上,足跟放在地上,主要訓練患兒放下足跟(牽拉腓腸肌)及提起足跟(提高腓腸肌肌力),為擺動期最需要的力量訓練。
⑥搭橋訓練,增強伸肌力量,促進髖關節伸展,矯正軀幹前屈。
⑦上下臺階訓練,對矯正膝反張及協調步態有較大的作用,但應注意要保持膝關節微屈。
⑧負重站立訓練,可以配合綁帶或支具固定患兒的下肢,避免患兒膝關節過伸,有利於提高膝關節的穩定性,增加本體感覺。
也可以根據患兒不同的運動能力,在不同的體位做不同的訓練,具體程式如下【17】:
①仰臥位訓練屈髖屈膝。強調髖關節、膝關節有選擇性的屈伸,並保持充分踝背屈。髖關節不外展、外旋,並抑制膝伸肌痙攣。
②仰臥位在伸髖情況下訓練屈膝。強調屈膝、並充分踝背屈,控制踝跖屈。
③俯臥位訓練主動性屈膝。強調患側髖關節不屈曲。
④膝四點跪位、膝兩點跪位:膝四點跪位強調髖關節內收,雙膝一肩寬,屈髖、屈膝、膝關節負重、踝背屈。上肢保持肩關節前屈、肘關節伸展、前臂旋後、腕關節完全背屈。膝兩點跪位強調雙膝一肩寬、伸髖屈膝、膝關節負重。
⑤坐位時,訓練主動將患腿交叉放在健腿上,強調屈髖屈膝,踝背屈。不應用健手拉患腿。
⑥站立期,訓練患腿不提髖,膝關節放鬆情況下進行屈膝邁步。強調在骨盆不上提的情況下屈膝。
⑦站立期,訓練患側腿伸髖屈膝,用健腿站立。強調髖關節內收、伸髖屈膝。
⑧站立期,訓練患者腿交叉站立。強調患腿在前並微屈抵在健膝之前
運動療法應注意肌力的訓練和姿勢的矯正。姿勢的矯正如尖足、軀幹前屈,在姿勢未得以矯正,伸肌痙攣未得以緩解之前,不能進行步行訓練,必要時應佩帶矯形器以保證膝穩定。對10°以下膝反張,有利於穩定膝關節,不需矯正。治療時不要單純的看待每一肌肉或是關節活動,而要針對功能進行訓練。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