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又叫耳石症,是一種常見的內耳自限性疾病,有50%~70%為原發,無明顯病因,30%一70%屬於繼發,常繼發於迷路炎、偏頭痛、前庭神經炎、梅尼埃病等病理條件下。該病病因包括內耳缺血、睡覺時的體位、內耳手術、骨質疏鬆、氨基糖苷類藥物的應用及不良情緒等,特點在於患者頭部迅速運動到某一位置後出現眩暈,並伴隨眼震,持續時間一般短於30秒。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生活影響,但大部分患者對該病認識不足,就診時往往前往神經內科、骨科等,因而常常得不到有效的診斷與處理。耳石症假說最早出現於1969年。一些眩暈患者行半規管手術時,發現半規管裡的內淋巴中存在一些可移動顆粒物質,即耳石。隨後,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病理機制才被闡明,一是壺腹嵴頂說,橢圓囊內的耳石脫落到半規管內,活著黏附在壺腹嵴上,導致內淋巴與壺腹嵴頂的密度不同,使得比重出現差異,壺腹嵴對重力異常感知,從而出現眩暈;二是半規管結石說,各種原因導致的耳石脫落,或變性耳石聚集在半規管近壺腹處,但頭部位移到激發位後,在重力作用下耳石向離壺腹方向移動,形成離壺腹內淋巴流.導致嵴頂出現移位,引起眼震和眩暈。手法復位是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主要方法,雖然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耳石復位方法較多,但都是根據其發病機制而設計,通過沿特定空間平面進行頭位變動。Epley手法復位與Barbecue翻滾療法是手法復位的常用手法,有研究者認為,兩者聯合應用能顯著提高療效且同一復位手法多次應用的效果要明顯優於單次應用,可以有效縮短治療週期舊。
有報道認為,兩種方法對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的有效率可達80%左右,有文獻認為.後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最常見.這主要是因半規管解剖不同導致的。站立位時,後半規管在前庭後下方,耳石移動後,易落在前庭後與基底,也就是後半規管處。而上半規管的後臂由於直接與總腳、前庭相連,因而其內的耳石可以自行排出,因此,與後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相比,上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很少發生。臨床治療中,發現有的患者在經手法復位後眩暈立刻就能消失,而有的患者仍感覺頭腦昏沉,有脹滿感,甚至走路不穩。經分析,出現這些症狀可能與耳石返回橢圓囊後橢圓囊斑的敏感性發生改變有關。有研究認為,耳石返回橢圓囊後,橢圓囊複合動作電位升高或降低。
也有研究認為其與耳石碎片附著在橢圓囊新的位置導致耳石壓力發生變化有關,機體對新刺激的適應需要一個過程。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學會(AAO)釋出的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臨床應用指南提出.在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診斷和治療方面.耳石顆粒復位的短期療效要優於前庭康復,但長期療效相近。其次,耳石復位方法存在一定複發率.可增加其他藥物輔助治療並加強對患者的隨訪。甲磺酸倍他司汀的作用主要是減輕膜內迷路水腫,改善內耳微迴圈,臨床常用於梅尼埃病所致的眩暈。甲磺酸倍他司汀是迴圈改善劑,能特異性地增加大腦和腦幹內的血液迴圈.以及內耳微迴圈,消除內淋巴水腫,治療各種原因所致的眩暈與頭暈。
甲磺酸倍他司汀的化學結構與組胺相似,因此具有類組胺作用,例如增加血管通透性、擴張外周血管、收縮平滑肌、加速腺體分泌等,因此甲磺酸倍他司汀對維持治療效果、降低患者複發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實際治療中,治療效果欠佳的患者,尤其是有基礎病的患者。其複發率明顯高於無基礎病的患者。對於該類患者,應全面分析其原因,考慮進行手術治療,可實施後半規管阻塞術或後壺腹神經切斷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