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學認識:
肛管直腸脫垂的發病與全身機能減退及盆底區域性因素有密切關係。
1、發育不全:兒童時期身體發育尚不成熟,盆底支援組織薄弱。加之骶骨彎曲未形成,直腸幾乎呈垂直狀態。直腸缺少有力支撐和承託,所以較容易移動。如伴發營養不良、慢性瀉痢或便祕等,可能出現直腸粘膜與肌層分離,直腸與周圍組織分離而發生直腸脫離。
2、體質虛弱:各種原因所導致的嚴重營養不良、久病體弱或年老體衰者,因肛門直腸周圍間隙間脂肪組織大量減少,直腸側韌帶鬆馳,盆底肌群功能減退,收縮無力,會陰下降,致使直腸缺少有效固定、位置下移而脫垂。
3、腹壓增高:慢性腹瀉、頑固性便祕、前列腺增生肥大以及長期喘咳的患者,因經常性增加腹壓,而導致盆底鬆馳下降,直腸下移脫垂。
4、盆底肌群損傷:肛門直腸會陰部的手術或外傷,以及婦女生產過程都有可能損傷盆底肌群及支撐組織,或損傷肛管直腸環、肛門括約肌,從而失去對直腸的支援固定作用,發生直腸脫垂。
5、直腸脫出物牽拉:脫出性內痔、直腸息肉、乳頭狀纖維瘤等,因反覆脫出肛門外牽拉直腸粘膜下移,可導致直腸粘膜與肌層分離,直腸粘膜脫垂。
6、神經機能障礙:支配肛門直腸及周圍組織的神經損傷或疾病的影響,功能喪失或減退,引起盆底,會陰及肛門括約肌鬆馳無力,也可導致直腸脫垂。
祖國醫學認識
肛管直腸脫垂的病理改變:
直腸粘膜脫垂的病理變化是直腸下段的粘膜下層鬆馳,直腸粘膜與直腸肌層發生分離。當排便時,直腸粘膜隨糞便被推擠出肛外。增加腹壓,也可使其脫出肛外。初期,脫出的粘膜多呈紫紅色,表面光滑,柔軟而有光澤。以後因反覆脫出,粘膜不斷受到刺激而發炎充血、水腫,嚴重時可見糜爛,淺表潰瘍及點狀出血等。直腸粘膜脫垂有自愈的可能,但多數發展為直腸全層脫垂。
直腸全層脫垂是由於盆底肌群及支撐組織損傷功能減退,收縮無力,會陰下降,失去對直腸的上託、支援、固定作用,直腸下移,並最終導致直腸側韌帶鬆馳、直腸與骶骨分離,增加腹壓時直腸即脫出肛外,嚴重者可合併部分乙狀結腸脫出。脫出腸管的粘膜多呈充血水腫狀態。由於反覆脫出,摩擦刺激,血液淋巴迴流不暢,往往表現為慢性發炎,並有糜爛、潰瘍形成,容易出血。
脫出物如持續較長時間不回納,可發生嵌頓。因血流受阻不暢,腸管腫大瘀血,嚴重時可發生絞窄性壞死,腸穿孔等。
由於腸管反覆脫出肛外,肛門括約肌長期被動擴張而薄弱鬆馳,收縮無力。當直腸脫垂時,肛管可隨之外翻。肛門鬆馳也進一步加重了直腸脫垂。
關於肛管直腸脫垂的發病機理,目前有兩種學說。
1、滑動疝學說:Moschcowitz 1912年提出,認為直腸脫垂是疝的發生過程。在腹腔內臟的壓力下,直腸膀胱陷凹或直腸子宮陷凹的皺壁逐漸下垂,將其下方的直腸前壁壓入直腸壺腹內,形成疝囊,並隨直腸下降,脫出肛外。
2、腸套疊學說:Broden和Senllman 1968年提出,認為直腸脫垂是在乙直交界部發生的乙狀結腸與直腸套疊。初起套疊點位於直腸正常固定處的最高點。由於套疊腸管的牽拉,直腸上端與骶骨分離,套疊起點隨直腸固定點逐漸下降。反覆下降,直腸與骶骨的固定點越來越低,最終骶直分離,直腸脫出肛外。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