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級的學生面臨人生第一次重大的選擇,壓力很大,考前緊張,幾乎每個人都有,只不過程度不同罷了。現在有的同學注意力不能集中於學習本身,但又不滿意自己學習狀態不佳。他們一方面儘量掌握各科知識,但又擔心不理想的結果出現,甚至預感自己必敗無疑,為想象中的失敗而憂心忡忡。
對於考生內心的高度緊張可以這樣解釋:
人生來就有不安感存在,因為生存本身要面臨很多不確定的事情。對於學生來說,高考是其生命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需要在一段時間內集中精力去應付,其內心的指向[注意力]都在於此,於是不安感就集中地凝固在考前、臨場這一階段。
另外,作為一個十七、八歲的高中生,升大學類似於接受成人儀式,就像經歷一次洗禮,日後要像成人那樣面對未來的不確定,包括自己決擇,對自己負責。高考本身是一個檢驗成長的過程,而這對於一些心理尚未準備好的年輕人來說的確是一種壓力。
所以,在一定意義上說,學生面對高考的壓力也是面對成長的壓力,高考帶來的緊張即成長過程的惶惑,就學生群體來說,成長的困惑是不可迴避的,只是發生在個體身上有差別。
引起考前緊張的因素:
時間有限 對於任何一種水平的學生來說,考試意味著在短時間內將要掌握一定數量的知識,並能提取出來,正確而靈活地應用之。
面對未知 當一個人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時,肯定要判斷一下自己有沒有能力去應對,有把握或有一些把握才能換來心中的踏實。
高三的學習氛圍好象一場戰役在即,“倒計時”的做法給人的感覺是“步步逼近”,身邊同學的努力、進步乃至分數也是一個參照,怕自己落後必然導致心情緊張。
在此一搏,能否上大學,高考分數是唯一標準,這就使學生、家長、老師的關注點高度集中在提高分數上,所有人都在關注怎樣多拿分,不能反映人的綜合素質的分數在此成了惟一的準繩。
隨著高考的臨近,考前綜合症提前在學生心理反映出來,所謂考前綜合症就是思維混亂,緊張不安,輕者自感不能集中注意力,重者會伴有一些不良的心身感覺,其後果或者是根本不能進入正常的考試狀態,或者嚴重地影響考生真實水平的發揮。
導致考前綜合症的原因說來既簡單又複雜,說其複雜是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原因,說其簡單是根本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由於精神高度緊張,心理負擔過重,一時承受不了外界或內心的壓力。對於高度緊張,同學們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正視客觀存在,接受其將與你相伴走過高考全程。至於緊張心情,某些科目你可能相對有些把握,而對於薄弱學科可能體會得更明顯一些。
此時,最好的辦法是能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緒,因為理解和接受比壓抑、拒絕或試圖克服它更實際和客觀些。帶著緊張感,能相對從容地做自己該做的事情。這樣,緊張感就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威脅了。
考前緊張和焦慮幾乎每個人都有,如何降低考前緊張和焦慮狀態呢?重要的是取決於當事人的自控能力,怎樣提高自控能力?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產生神奇的效果,不妨為自己這樣設計:
我行,幾次模擬考試的分數說明我有獲得成功的實力。
那些考題已經重複多遍了,我相信自己基本能對付它。
不管考得怎樣,我已經盡力而為了。
雖然我有點緊張,但是這種程度的緊張實際上不會妨礙什麼。
坐在座位上,我讓自己的身體放鬆一下,情緒也就放鬆了。
如果遇到難題,我就暫時放棄它。老師說過,我們不可能全會做,只要把會的題做對。
我感覺有些緊張,在坐的每位同學都和我一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