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簡稱AIS),脊柱側凸研究會(SRS)定義為10歲以上,骨骼發育未成熟期間,脊柱向側方彎曲大於10度的脊柱畸形。它是青少年最常見的脊柱畸形之一。
目前,人們普遍認為矯形支具能夠改變AIS的自然病程,有效控制輕、中度(側凸小於45度)AIS的進展。有學者總結2004年國際脊柱周(SPINE WEEK)學術交流活動各國同行的相關研究,指出對於支具治療AIS的遠期結果,需要通過對患者的功能障礙情況和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的評價來找到答案。佩帶支具固然重要,但支具治療時間也是整個治療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長期、每天長時間佩戴支具,雖然將有利於保證治療效果,然而會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帶來較大的影響;祛除支具過早,可以減少支具治療對患者的不良影響,但卻難以保證治療效果。因此,如何安全、合理、及時的祛除支具,將對保證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許多學者認為骨骼發育未成熟期間,由於脊柱各生長中心比較活躍,軀幹長度迅速增加,對於側凸大於30度或側凸小於20度但在半年內側凸加重了5-10度者,畸形進一步加重的危險性較高。Rowe等對20份研究資料中的1910例支具治療的AIS患者進行meta分析,發現10~12歲的女性患者中,若初診時側凸大於30度,則日後畸形加重的可能性為90%~100%。Karol對112例年齡在10歲以上,接受支具治療的男性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分別在初次就診時,初戴支具後,祛除支具後的即刻,以及末次隨訪時測量記錄患者的Cobb角、Risser分級,觀察畸形進展情況,畸形進展定義為側凸弧度與支具治療前相比,至少增加了6度。在對患者祛除支具後至少隨訪了1.2年後,分析支具治療的效果以及與側凸進展相關的引數。結果發現年齡較輕,骨骼發育未成熟,初始側凸角度在30度以上的患者,畸形進一步加重的危險性較高。
因此,十分有必要準確評價脊柱骨骼生長髮育成熟程度,以指導支具治療輕、中度AIS患者,防止畸形加重。自1936年Risser首先提出以髂骨嵴出現骨化作為評價脊柱骨生長髮育程度的指標以來,人們普遍採用Risser徵來判斷脊柱發育成熟度,但有許多學者發現部分Risser4級的AIS患者,軀幹長度仍有增加,側凸弧度仍有加重。所以,對Risser徵預測脊柱骨骼發育成熟程度及畸形隨生長髮生變化趨勢的準確性提出質疑,並就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Noordeen等對34例接受前路手術治療的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進行前瞻性研究,通過在前路矯形手術時獲取椎體上、下終板並進行組織學研究檢測椎板殘餘生長力,根據椎體終板縱切面上是否存在增生的軟骨帶以及軟骨帶的範圍,將其按組織學分為四級:沒有增生的軟骨帶並且無生長活性為組織學0級;有增生的軟骨帶但無生長活性為組織學1級;有增生的軟骨帶區,而生長不活躍為2級;整個截面佈滿增生的軟骨區為3級。若組織學為0或1級,則認為椎體終板將無明顯的生長潛力。由此分析椎體終板生長力與Risser分級、實際年齡、和青春期狀態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僅僅Risser5級的脊柱側凸患者椎體終板生長停止,而14例Risser4的患者中,10例椎體終板仍有明顯的生長力,但如果結合患者實際年齡和女性患者的月經初潮後時間,Risser4判斷椎體終板生長力的可靠性將增高。
因此認為即使已經是Risser4級的患者,椎體終板仍有明顯的生長活力。這提示我們不能僅僅依據Risser4就認為脊柱骨骼已經生長髮育成熟。Hoppenfeld等對101例接受支具治療的AIS患者,祛除支具後至少隨訪了2年。連續測量每位患者的身高,評價髂骨骨骺、肱骨近端骨骺和肋骨骨骺的閉合情況。結果發現Risser 4時女孩的平均年齡為14.9歲,男孩為16.0歲,至隨訪結束時女孩身高平均增長了1.75cm,男孩平均增長了2.45cm,而髂骨嵴骨骺、肋骨骨骺及肱骨近端骨骺閉合後均未發現身高增長。由此認為Risser 4不能作為脊柱骨骼生長髮育停止的最終指標,並建議應該結合連續身高測量、評價其他骨生長中心的情況來為脊柱側凸患者確定治療方案。Little等對120例女性AIS患者和正常女性青少年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兩組身高增長速度均要經歷一個高峰期和快速下降期,當身高增長速度達到峰值時,如果側凸角度大於30度,則有83%的可能性側凸加重到45度以上;而側凸小於30度的,僅有4%的可能性畸形加重到45度以上。而且發現與患者的年齡、月經初潮時間及Risser徵相比,身高增長速度具有時差短、預測更準確等優點。提示我們身高增長速度能有效預測骨骼發育程度,併為預測畸形加重提供有用的資訊。
Wever等對60例AIS患者照前後直立位X線片,通過運用計算機及相關軟體對連續拍照的縱向X線片進行圖象處理後得到新的脊柱成像,測量T1上終板到L4下椎板這段脊柱的長度,根據女性脊柱側凸患者脊柱長度變化速度將隨訪時間分為三個階段:脊柱長度每年增長大於20mm為脊柱快速生長階段;每年脊柱長度增長10~20mm為穩定生長階段;脊柱長度每年變化在10mm以下為生長緩慢或停止階段。研究脊柱長度變化速度與側凸加重的關係。發現脊柱長度增長較快的患者(>10mm/年),側凸加重的危險性較大,而長度增長較慢或不增長的患者(<10mm/年),側凸加重的危險性很小。因此認為脊柱長度增長速度能夠很好的反映脊柱骨骼生長髮育成熟程度,並可以作為預測側凸加重危險性的良好指標。但由於通過這種方法測量脊柱長度的操作程式較為複雜,因而實用性較差。此外,臨床上還常用患者的乳房、陰毛髮育、月經初潮時間等生理表現,以及椎體環狀骨骺閉合與否預測脊柱的殘餘生長潛力。
總之,儘管目前學者們已經對如何評價脊柱骨發育程度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臨床上至今尚未出現較Risser徵更為實用、可靠的評價指標。而正確評價脊柱骨骼生長髮育成熟程度,是決定是否應該祛除支具的關鍵問題,這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因此,尚需要廣大學者就此方面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