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常用的臨床分期是按1959年國際抗癌聯盟建議,並於1978年經修改的TNM國際分期法。
乳腺癌的臨床分期是對乳腺癌患者已發展到何種程度作出的判定,對指導治療及判斷預後具有重大意義。
它取決於以下三個方面的表現:
1、癌腫本身的生長情況,包括腫瘤的大小和它的浸潤範圍,以“T”(Tumor)字表示;
2、區域淋巴結的轉移程度,以“N”(Node)表示;
3、遠位臟器有無血行轉移,以“M”(Metastasis)表示。
如果在T、N、M三個字母下面再附加0、1、2、3等數字以表示其變化的程度,就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某一具體乳腺癌目前的臨床情況。這是國際抗癌協會所通過的臨床分期法,簡稱為TNM分期法。腫瘤的組織學表現不影響臨床分期的劃分。
T代表原發腫瘤的情況。大多數癌腫的T可分為四級,即T1、T2、T3、T4.分級的標準一是腫塊大小,二是區域性浸潤表現。某些癌腫還有另外兩種分級,即T1S代表原位癌T表示未捫及原發癌灶。
N代表區域淋巴結的情況。臨床上亦分為四類,即N0、N1、N2和N3.為了說明日後病理檢查有無淋巴結轉移,如證實有轉移,則在N上加“+”,如無轉移,則在N上加“―”。如臨床上未能觸及的淋巴結中已有轉移,則為N0+,已觸及的淋巴結中未見癌細胞轉移,則以N1―表示。臨床醫師對自己觸及的淋巴結,也可以在N後面附加a或b來代表自己對有無癌轉移的判斷,如N1a或N2a代表淋巴結可觸及,但認為非癌轉移,N1b或N2b代表淋巴結可觸及,且認為已有癌轉移。
M代表遠處組織的血行轉移。M0表示無遠位組織血行轉移,M1則表示已有遠處組織的轉移。
在此分期中,Tis在臨床上只能有paget病限於乳頭者,其他原位癌均不能作臨床診斷,而N3(內乳淋巴結的轉移)在臨床亦是不能觸及的。
總的說來,癌腫不大(小於5釐米),腋淋巴結亦不能觸及者為Ⅰ期;癌腫雖不大,但腋淋巴結已腫大者為Ⅱ期;凡已有遠處轉移者,則不論癌腫的區域性生長情況或區域淋巴結的轉移情況,一律列為Ⅳ期。Ⅲ期最為複雜,T1N2與T4N3就代表兩種極端情況。一般說,凡區域淋巴結轉移情況屬於N3範圍或區域性腫塊生長情況屬於T4範圍者,預後都較差,可以考慮手術前應用放療或化療,以求延長生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