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術後常見症狀
1、後方疼痛
現在前交叉韌帶重建的主流技術是用自體N繩肌腱。術後的這種疼痛一般為取腱時取腱器造成皮下組織、深筋膜等損傷引起,表現為大腿後方或者膝關節後方疼痛。此類疼痛一般持續至術後1周左右,也有患者根本就沒有此類疼痛。有時會有少量出血滲至皮下也會有刺激從而產生疼痛。患者可以自己觀察,若看到大腿後方或者膝關節後方的皮下有淤血,輕度壓痛,沒有明顯腫脹,就是正常現象。這種疼痛較輕或僅有壓痛,一般在術後1周左右出現,會持續3-4周。
2、體溫升高
術後體溫輕度升高,在38℃以內,持續不過4天,一般為術後吸收熱,屬正常情況。如果體溫超過38℃或體溫儘管在37、5℃左右但持續時間大於4天,要警惕術後感染或呼吸道等感染,需儘快就醫。
3、關節腫脹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膝關節一般都會有腫脹,因軟骨等損傷的程度不同,腫脹的程度也不一樣。較輕的患者在術後4-6周腫脹就會好轉,一般在術後3個月內可以消腫,如果軟骨損傷較重,術後6-8個月膝關節腫脹的患者也有。一般建議3個月以上膝關節沒有消腫的患者要及時就醫。膝關節腫脹一般為積液引起,若感覺膝關節腫脹很明顯、張力很大(有時會伴有體溫升高),應看門診,由手術醫生根據情況決定是否要穿刺抽液及加壓包紮等。3個月以內的輕度腫脹,若正在進行膝關節屈膝等角度康復,可加強冰敷(詳見後述)。若膝關節活動度已經恢復,可以外用關節洗藥、口服扶他林等進行消炎,同時加強膝關節肌力練習(詳見後述)。
4、內踝淤血
重建前交叉韌帶取腱處或者骨道口會有少量出血,出血量若在20-30ml以上則不能在其附近吸收。不能吸收的出血會沿著皮下與深筋膜之間的間隙向下流之內踝處停留,慢慢滲出,在皮下形成青紫等淤血的表現,按之有輕度疼痛。這種現象一般在術後7-10天出現,持續3-4周。有時淤血也會在脛骨前方或者表現為脛骨前方的腫脹等,可區域性熱敷、加強踝泵練習,促進其吸收。
5、面板麻木
這種麻木的特殊區域是取腱切口的前下外側或者小腿內側,其它區域麻木需就醫。此類面板麻木的原因為取N繩肌腱時隱神經損傷,有臨床研究認為取腱時用斜切口可以減少隱神經的損傷,但仍不能有效避免。這種麻木不會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影響,但是會引起輕度不適或恐慌。大部分麻木感在術後3個月-6個月恢復,恢復初期可有區域性面板的蟲咬感或者發癢的感覺,不必擔心;有的要延續到術後1年左右才可恢復。
6、行走不利
所謂行走不利即是行走時有“瘸”的現象。一般多見於術後膝關節伸直受限,術後早期有些患者往往注重於屈膝練習,伸直往往差3-5°,這樣患者在行走時患膝會“拖後腿”,造成瘸的現象。這種情況應該到門診找手術醫生,由醫生除外其它導致膝關節伸直受限的原因後及時加強伸直練習。還有兩種情況:一是患膝關節周圍肌肉萎縮,解決方法是加強力量練習。二是合併軟骨修復、半月板縫合等手術,負重行走較一般重建手術延後,解決方法是適當增加行走時間,找雙下肢平衡的感覺。
行走不利的另外一個常見現象是膝關節屈伸時靈活度不夠,這種情形一般在術後2個月左右膝關節活動度完全恢復後表現尤其明顯,與患者此時的期望值較高有關。正常的靈活度不夠一般在活動後會有好轉,術後5個月左右時,膝關節的靈活度一般會完全恢復正常。
二、康復時的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
1、支具佩帶
前交叉韌帶術後佩帶支具俗稱“彎夾板”。夾板的使用一般需嚴格按照康復要求進行,第一個月24小時佩帶,第二個月晚上睡覺時可拆下,第三個月出門行走時需佩帶。有些膝關節肌肉力量較好的患者,應由醫生決定是否提前結束夾板的使用。夾板的主要作用是維持膝關節的穩定,保護重建韌帶,避免使其受到過度牽拉;當然,保護過度了,膝關節肌肉就會萎縮,這兩者之間的權衡須與醫生商討。
佩帶支具的常見問題是“下墜”。解決的經驗來自患者:用一折疊毛巾包繞內踝上方一週,然後將最下方的尼龍搭扣在毛巾上裹緊,依次從下往上繫緊尼龍搭扣。
2、屈膝練習
屈膝時會產生疼痛,因人而異。嚴格按照康復程式練習的患者,一般不會有問題。同時行半月板縫合、內側副韌帶等膝關節其它穩定結構修復手術的患者,屈膝會有一些困難,疼痛的程度稍重,要有毅力。需要注意的是,屈膝練習時,從伸直到既定屈膝角度不要太快,一般進行時間為10-20分鐘,到了既定角度,要停留10分鐘,停留時即可開始冰敷。伸直後,可用手揉捏膝關節上、內、外肌肉,感知其僵硬程度並與對側做對比,若有僵硬,可自行按摩使之放鬆。
屈膝練習最重要的就是放鬆,有的患者放鬆很好,屈膝就會很順利,屈膝時疼痛輕微,屈膝完畢疼痛即止。有的患者比較緊張,主要是怕痛,屈膝就會有困難。後一類患者如果較長時間都不能學會放鬆,導致屈膝程序過緩,主要表現為每次屈膝時都會“很痛”,屈膝之後膝關節的疼痛時間大於5分鐘,需及時求助手術醫生。前一類患者也不要操之過急,屈膝程序太快,尤其是術後6周左右時,易使重建韌帶發生鬆弛。需要注意的是,術後6周時,部分患者自我感覺很好,能夠戴著支具或者不佩戴支具進行慢跑或快跑等,很是危險。
3、學會冰敷
冰敷與屈膝程序密切相關。屈膝時及屈膝後均要冰敷。
準備冰袋:超市購物的大塑料袋,內裝水600ml-800ml,置入冰塊,冰塊與水的比例約1:1,上述冰水混合物的量可根據膝關節大小自行調整。紮緊袋口,儘量排除口袋內空氣,這樣冰袋容易貼服。
冰敷部位:膝關節前方、內外側。屈膝練習時疼痛的部位一定要納入冰敷。
注意事項:冰袋與面板之間用一毛巾相隔;術後不久的患者,傷口有敷料覆蓋,冰敷時須將敷料拆除一部分,保留2-3層紗布(代替前述“毛巾”)即可,紗布與冰袋之間可放置一層保鮮膜防水;每次冰敷持續20分鐘左右,頭次冰敷可能要持續25-30分鐘,這樣會感覺到整個關節內部都“涼透”;面板冰痛持續5分鐘要停止冰敷,防止凍傷;兩次冰敷間隔40-60分鐘,一次屈膝練習後冰敷6次;根據次日膝關節腫脹的程度調整冰敷的次數,逐漸掌握適應自己的冰敷次數,屈膝練習期間以膝關節輕度腫脹(可在複查時讓醫生協助判斷)或者不腫為宜。
4、靜蹲練習
靜蹲不僅可以練習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正確的靜蹲姿勢及時長對腰椎、頸椎等都有好處。正確的靜蹲姿勢康復方案中有,這裡所要強調的是:
1、靜蹲之前一般要經歷一段時間直抬腿練習,注意增加直抬腿的時間和負荷(在小腿上加重物),一般推薦直抬腿將患膝肌肉力量達到正常的80%以上再進行靜蹲練習。
2、靜蹲時,後背不能倚在牆上,不能讓牆分擔體重!
3、膝關節屈曲角度不要太大,除了少數肌肉力量較強的患者,一般膝關節屈曲不要超過60°。
4、靜蹲時,腰挺直、頭後伸,除了膝關節肌肉緊張外,身體其餘部分均須放鬆。
5、練習後,膝關節前方、內側肌肉疼痛是練習姿勢正確的有效證據。請注意,靜蹲後膝關節內疼痛加重是異常表現,會對膝關節造成損傷,加重髕股關節軟骨病變。凡出現這種情況,要注意改變方式:一是患膝肌肉力量改善不夠,要加強直抬腿練習。二是靜蹲時未避開痛點。
6、靜蹲的時間必須要節節提高,不能停滯不前,這樣肌力才會順利增長。
7、練習時可用種種娛樂方法來轉移疲勞,比如說看電視、電影,聽音樂、聽有聲小說等等。
5、關節內響
膝關節活動度練習順利後期,開始正常行走了。有一些患者會發現膝關節內會有響聲,有些響聲較小,只能感覺到,有一些患者響聲較大,為明確的彈響。響聲的原因很多,半月板切除、脂肪墊區瘢痕化、肌肉萎縮都是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常見的彈響原因。這些,通過肌肉力量練習及關節活動適應性訓練都可以糾正,大部分患者發現彈響的時間為術後1個月左右,術後6個月左右就可漸趨消失。
需要說明的是,髕股關節軟骨損傷等是導致膝關節彈響的病理性臨床症狀。這在手術記錄當中可以查閱,此類患者一般會伴有膝前區的疼痛、酸脹等不適,上下樓尤其明顯。有這些臨床表現的患者須經常與醫生溝通,及時獲得徵對髕骨軟化症的治療措施。
6、肌肉攣縮
術後6周左右,少數患者在作主動屈膝時會聞及大腿後方的響聲,隨之發現該部位“包塊”或者“凹陷”。此為半腱肌的肌腱被取後,肌肉主動收縮時缺乏遠端肌腱對抗,半腱肌本身與周圍肌肉等結構粘連不夠牢靠或者肌肉本身相對強壯導致。作者本人在今年發現一例。我所醫生調查顯示此類情況發生率較低,此前有記憶的大概2-3例,但不排除有問題未就診者。查閱文獻見一篇報道,23例患者中有2例發生半腱肌攣縮,其餘半腱肌腱可再生,術後的屈膝肌力有差異,但術後膝關節運動功能無顯著差異。發生此類問題後,建議患者首先找醫生門診檢查明確診斷以便獲得及時的應對措施。
運動醫學的手術患者在術後基本上都會經歷一個康復過程。我的體會是患者和醫生的及時、全面、有效的交流最為重要。患者如果不能及時提供資訊或者醫生獲得資訊不全,對康復程序都會帶來不好的影響。醫生不是患者,當然也就不能體會到康復程序中的點點滴滴,所以有效的溝通是相輔相成、互相提高的過程。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