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腰腿痛的流行病學
腰腿痛(low back pain, LBP)是一組症侯群,它是症狀名稱而非疾病名稱。是以腰部疼痛為特徵的一組疾病,分為急性和慢性。老年人發病率較高。很多區域性及系統性疾病均可出現腰痛,但臨床上多見有脊椎管內疾病、脊椎管外疾病、脊椎退行性變及急慢性損傷引起;是康復科、骨科、神經科門診中,最常見的主訴症狀,同時,它也是非常普遍的職業疾病。其病因極為複雜,影響因素較多,因而診斷與治療均有相當的難度。在發達國家,其發病率可高達60%?80%,是僅次於上呼吸道疾患的就診綜合症。下背痛的病因分類中,約97%為人體力學性, 1%為非人體力學性, 2%為內臟性疾病(visceral disease)。腰腿痛在美國發病率僅次於上呼吸道感染,位居第2位;我國腰腿痛患病率為11.5%,居骨科就診患者的首位,近年更有增多的趨勢。
二、解剖生理病理學基礎
構成腰部的主要組織有腰部筋膜、肌肉、腰椎及其連線和椎管內組織。肌肉是腰椎活動的動力結構,各肌肉的配合作用產生屈、伸、側彎及旋轉運動。筋膜是肌肉的固定及保護裝置,腰椎椎骨及其連線是脊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腰部各組織的支柱。
腰椎和骶椎是承受人體負重最大的部位,它們將腰部以上軀體的重量,及運動所產生的應力轉移至骨盆和下肢。腰椎又是人體脊柱中活動較多的部分,運動形式有屈曲、伸展、左右側彎及旋轉等。這兩種因素決定了腰椎是最易受到損傷的部分,尤其是慢性勞損性病變。
站立活動時,椎間盤受到身體上部重量的影響和維持軀幹姿勢的腰背部和腹部肌肉收縮力量的作用,承受著較大的壓力,越是低位的椎間盤承受的壓力越大。故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腰4~5 、腰5~骶1椎間盤發病率最高,達90%以上。
人體在彎腰活動時,椎間隙前方變窄,後方張開,纖維環承受的壓力較大,加之纖維環後外側較薄弱,故髓核多向後方突出。
由於椎間盤常受擠壓、扭轉等動作的作用和輕微損傷的積累,纖維環和髓核逐漸發生退行性改變,表現為水分減少,蛋白質增多,糖減少,張力降低,彈性減弱,脆性增加,椎間盤變薄。由於椎間盤承受的壓力大,活動範圍大,當椎間盤蛻變、纖維環彈性減弱時,突然較大外力的作用或反覆勞損,纖維環破壞,髓核外突。突出的髓核刺激或壓迫神經根和硬膜囊,出現腰腿疼痛、麻木等相應的神經症狀。因此,腰椎間盤突出症常是在椎間盤發生退行性改變的基礎上,受到某些損傷所致。
三、診斷與康復評估
主要依據主訴、疼痛性質、查體、觸診發現壓痛點位置,壓痛區有無硬結、條索及疼痛激發點、肌力及面板淺感覺有無異常等,結合影像學檢查如X線、CT、MRI檢查等來綜合判斷。其它輔助檢查有:EMG(肌電圖)、運動誘發電位、平衡測試等等。 康復評估:可從疼痛程度、肌力、腰椎活動度、腰骶段曲度、對工作、生活影響程度等等幾方面進行評估。可進行單項評估(MMT、ROM-T、ADL-T)或綜合評估。
四、腰腿痛的康復治療
瞭解康復治療的大體原則,同時應學會對常見的幾種下背痛進行鑑別診斷。
通過治療,激發體內痛覺調製系統的活動,從而抑制疼痛。例如,經皮神經電刺激鎮痛等;藥物、手術等方法阻斷痛覺衝動的產生、傳遞和感知;椎間盤承受的壓力減少,促進突出物縮小還納,解除神經根受壓或促進炎性水腫消退,鬆解粘連。後期增強脊柱的穩定性,恢復脊柱各軸位的運動功能,鞏固療效,減少復發。心理支援,減輕疼痛加劇。常見的幾種下背痛及其鑑別參見下表1:
五、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康復
本節介紹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型別與臨床表現;重點了解急慢性期的康復治療方法。
(一)分類與臨床表現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因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所表現的一種綜合徵,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根據腰椎間盤突出的位置和程度不同,臨床表現各異,通常分為:
1、中央型:椎間盤在中線突出,壓迫馬尾,症狀較重。
2、外側型:突出位於椎間小關節部位及其外側,壓迫硬膜囊和神經根。
3、後外側型:突出的椎間盤位於中線的一側,壓迫同側神經根。
本病可因突出髓核的部位、大小、病程長短以及個體差異的不同而有多種多樣的臨床表現。主要臨床表現有: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及感覺異常,步行困難,肌肉癱瘓和萎縮,馬尾綜合症的表現。
(二)康復評定與治療
康復評定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評定、脊柱形態評定、肌力評定、脊柱活動度評定、脊柱的肌電測定、腰腿痛評分系統等。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非手術療法是康復治療的重要方法,約90%以上的患者都是通過非手術療法而使症狀得到緩解或治癒。
非手術療法能改變突出物與受壓神經根的關係,糾正腰椎錯位和鬆解神經根的粘連,有利於病變的恢復,是本病首選的治療方法。非手術療法包括腰椎牽引、物理治療、按摩、鍼灸、體療、手法復位、痛點封閉、硬膜外注射、髓核化學溶解法等方法。如經保守治療觀察半年以上確屬無效,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者,可施行手術治療。
急性階段康復治療
1、臥硬板床休息和制動:臥位時椎間盤內壓最低,而且肌肉鬆弛,有利於突出物的復位及椎間盤的修復,通常疼痛也能緩解。離床時可用腰圍保護。臥床一般使用硬板床,取自由體位,需3周左右。
2、腰椎牽引:通過牽引,能使下段椎體分開,椎間隙增大,從而產生負壓,並使後縱韌帶緊張,這些都有助於突出物的還納,使痙攣肌肉放鬆。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效果顯著。
3、短波療法:電極置於腰部前後對置或腰部與患側小腿並置,溫熱量,每次20分鐘,每日l~2次。
4、中頻電療法:電極並置於下腰部,每次20分鐘,每日1~2次。
5、超聲波療法:下腰部及患肢後側,接觸移動法,0.8到1.5W/cm2,每次10~20分鐘,每日1次。
6、腰圍的應用:症狀減輕後,可起床活動,但不宜過長時間站或長距離行走。戴用腰圍保護腰部有助於減輕疼痛,以便於離床活動,使用到症狀明顯減輕時去除,不宜長期應用。
7、推拿:一般採用非麻醉下推拿手法,與整復手法相結合。使突出物還納;鬆解神經根粘連,使突出物移動位置與神經根脫離接觸;將突出的髓核擠破弄碎,使其內容物逸出,進入硬脊膜外腔,解除對神經根的壓迫。
8、其他療法:硬脊膜外注射類固醇有明顯的抑制受壓神經根炎症反應的作用,對緩解難以控制的疼痛可有幫助。
慢性階段康復治療
1、腰椎牽引與物理療法:方法與急性階段相同。
2、推拿:需要較強的腰後伸手法。患者俯臥位,先用推、揉、滾等手法使腰部肌肉放鬆,然後治療師用一臂託患者雙下肢膝部,並抬起下半身,用另一隻手的手掌按壓骶骨部,一抬一按使腰部彈動性被動後伸。也可根據病人的情況選擇旋轉等手法治療。
3、腰背肌力訓練:
(1)昂胸:取俯臥位,用雙手支撐床上,先將頭抬起,同時支撐手漸漸撐起上半身,並將頭儘量後伸使胸昂起,儘量使下腹部貼近床面,必要時可藉助外力固定骨盆做上述動作,每次動作之後平臥稍休息,重複10~20次。
(2)燕勢:取俯臥位,兩手和上臂後伸,軀幹和下肢都同時用力後伸,膝不能屈曲,使之成反弓狀,在此姿勢下儘量多維持 一會兒,平臥稍休息再做,重複3~10次。
(3)伸腰:取站位,兩腿分開與肩等寬,兩手扶腰,身體做後伸動作,並逐漸加大幅度,還原休息後再做,重複10~20次。
手術治療
適合對非手術治療無效或經常發病者,但術前、術後需要早期介入康復。 手術前康復
1、臥床休息、物理治療、牽引治療,方法同急性期。
2、腰圍佩帶 方法同上。
3、體位訓練 術前應進行俯臥訓練,後路手術要取俯臥位,有利配合手術完成。
4、床上進食和排便訓練 後路手術非內固定的患者,術後要臥床3~4周,因此,術前必須進行臥床排便、進食適應性訓練等。 術後後路手術者應減少腰部的前屈動作;前路手術者應減少腰部後伸的運動,植骨融合術者應在骨癒合以後再開始進行腰部活動的訓練。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