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盆腔炎顆粒對混合菌加機械損傷所致大鼠慢性盆腔炎的抗炎作用機理。方法:以混合細菌加機械損傷法複製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隨機分為正常組、假手術組、模型組、盆炎淨組及盆腔炎顆粒大、中、小劑量組,造模2周後,各治療組灌胃給藥2周,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各組大鼠血清IL-4、IL-6的濃度。結果:盆腔炎顆粒可以顯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IL-6水平,並顯著升高血清IL-4水平。
結論:盆腔炎顆粒對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的機理可能是降低血清前炎症因子水平,同時升高抗炎症因子水平,從而恢復炎症因子平衡,減輕區域性炎症反應和纖維增生。
慢性盆腔炎;盆腔炎顆粒;炎症細胞因子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臨床以腹痛、帶下、盆腔組織增厚、粘連、包塊形成為主要特徵。因常反覆發作,纏綿難愈,其防治已成為婦科領域迄待解決的重要課題。盆腔炎顆粒是臨床應用療效肯定的藥物,本研究在前期實驗研究基礎上,觀察了盆腔炎顆粒對模型大鼠血清炎症細胞因子的影響,藉此探討活血補腎法抗炎的部分作用機制。
1、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
SPF級Wistar雌性大鼠65只,體重200±20g,購自山東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動物合格證號:SCXK(魯)20050015。
1.2 實驗藥物
盆腔炎顆粒:由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製劑室提供,藥物組成為丹蔘、赤芍、生蒲黃、炒靈脂、菟絲子、山萸肉、連翹、香附等。盆炎淨顆粒:由昆明積大製藥有限公司生產,批准文號:國藥準字Z20013124。主要成分為忍冬藤、雞血藤、益母草、川芎、狗脊等。盆腔炎顆粒及盆炎淨顆粒成人用量均為30g/日,用蒸餾水製備成混懸劑,每毫升含325mg藥物。
1.3 實驗試劑
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6(IL-6)ELISA檢測試劑盒,美國ADL公司生產;菌種: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以2:1:1溶於無菌生理鹽水配成30億/ml的混合細菌懸液,由山東省衛生防疫站菌種室提供。
1.4 試驗方法
1.4.1 模型複製方法[用3%戊巴比妥鈉(40mg/kg)進行腹腔麻醉後,無菌條件下,取下腹正中切口,長1cm,開腹暴露並固定子宮,用1ml注射器抽取0.2ml混合細菌懸液,用注射器機械損傷子宮內膜組織,然後分別注入0.1mL 菌液至雙側子宮內,縫合切口。假手術組麻醉後開腹,雙側子宮內各注射0.1mL 無菌注射用水後關腹。
1.4.2 分組及給藥方法 從65只大鼠中隨機抽取8只為正常對照組,8只為假手術組,其餘49只參加造模。造模過程中因麻醉過量等原因死亡6只,剩餘大鼠造模後飼養14天,進行分組,隨機分為盆腔炎顆粒大劑量組、盆腔炎顆粒中劑量組、盆腔炎顆粒小劑量組、盆炎淨顆粒組及模型組各8只。造模後飼養2周,開始給藥。
盆腔炎顆粒大、中、小劑量組分別給予6.48g/kg/天、3.24g/kg/天、1.62g/kg/天盆腔炎顆粒配製液灌胃;盆炎淨組給予3.24g/kg/天盆炎淨顆粒配製液灌胃;對照組、模型組及假手術組均予1ml/100g/天蒸餾水灌胃,無特殊處理。每日1次,連續給藥14天。
1.4.3 指標檢測 各組大鼠於給藥後的第15天清晨禁食,固定動物後採用心臟取血方法,取血4-5ml置於加抗凝劑的試管內。離心(3000 r/m in) 10 min取上清液分裝,置-30℃以下儲存,以備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法)檢測免疫指標。
1.4.4 統計方法 採用SPSS17.0統計軟體統計,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s)形式表示,採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用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P<0.01為差異有非常顯著性。
2、結果
2.1 各組大鼠血清IL-6濃度檢測結果
實驗結果顯示,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清中IL-6濃度較正常大鼠顯著升高(P<0.01),而假手術組大鼠則與正常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盆炎淨組及盆腔炎顆粒各劑量組均可顯著降低其濃度(P<0.01),其中以盆腔炎顆粒中、大劑量組及盆炎淨組作用最為顯著,濃度接近正常水平(P>0.05),盆腔炎顆粒小劑量組顯著高於盆炎淨組(P<0.01)。
表1 各組大鼠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的表達情況( ±s)
組別
n
白細胞介素-6(ng/L)
正常組
8
118.23±10.82||
假手術組
8
122.23±23.22||
模型組
8
205.08±24.67※※▲▲
盆腔炎顆粒大劑量組
8
126.91±11.94||
盆腔炎顆粒中劑量組
8
131.99±14.82||
盆腔炎顆粒小劑量組
8
177.34±9.98※※||▲▲
盆炎淨組
8
130.88±13.29||
注:與正常組比較,※P<0.05,※※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與盆炎淨組比較,▲P<0.05,▲▲P<0.01;下同。
2.1 各組大鼠血清IL-4濃度檢測結果(見表2)
實驗結果顯示,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清IL-4水平較正常大鼠顯著降低(P<0.01),而假手術組大鼠則與正常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盆腔炎顆粒各劑量組及盆炎淨組均可顯著升高其水平(P<0.01),盆腔炎顆粒大劑量組接近正常水平(P>0.05),盆腔炎顆粒中、低劑量組與盆炎淨組水平接近(P>0.05)。
表2 各組大鼠血清白細胞介素-4(IL-4)濃度( ±s)
組別
n
白細胞介素-4(ng/L)
正常組
8
130.62±21.14||▲▲
假手術組
8
124.70±18.48||▲▲
模型組
8
55.42±10.99※※▲▲
盆腔炎顆粒大劑量組
8
130.19±11.43||▲▲
盆腔炎顆粒中劑量組
8
89.07±16.64※※||
盆腔炎顆粒小劑量組
8
78.61±12.15※※||
盆炎淨組
8
83.71±10.63※※||
3、討論
已有研究認為,部分慢性盆腔炎在慢性發展過程中已經無病原體的存在,慢性階段的病理改變是繼細菌感染後的免疫反應所致[2],與免疫因素如相關細胞因子、炎性介質、自由基及細胞凋亡等因素的異常改變有關。炎症細胞因子可被分為兩大類:前炎症細胞因子如IL-6、IL-1、IL-8、IL-12以及腫瘤壞死因子(TNF)等和抗炎症細胞因子如IL-4、IL-10、IL-13等。前炎症細胞因子可促進炎症的發展,而抗炎症細胞因子可抑制炎症反應及促進組織的修復和再生。兩者的平衡將影響組織創傷和炎症的結局。
IL-6屬於具有炎症介導活性的細胞因子,是炎症起始階段一個重要的致炎因子,他通過誘導多種細胞合成和分泌多種急性期蛋白,促進感染時中性粒細胞產生、活化,促進B細胞增殖、分化及產生免疫球蛋白,促進T細胞增殖、分化等。在慢性炎症階段,IL-6作為淋巴細胞的生長和成熟因子可致區域性組織免疫失調,進一步介導組織損傷和纖維化。IL-4可以活化細胞毒性T細胞是典型的由Th2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對於T、B淋巴細胞的發育及驅動體液免疫反應和產生抗體都是十分重要的。
慢性盆腔炎常反覆發作,纏綿難愈,根據中醫“久病多瘀”、“久病及腎”的理論,以活血化瘀,補腎培元立法,創制了盆腔炎顆粒,臨床用於治療血瘀腎虛型慢性盆腔炎療效顯著,前期研究已表明本藥物可改善患者體液免疫及細胞免疫。已證實盆腔炎顆粒可以顯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IL-1B、IL-8、MCP-1水平,並顯著升高血清IL-10水平, 說明盆腔炎顆粒對模型大鼠的抗炎抗粘連作用的機理可能是降低血清前炎症因子及趨化因子水平,同時升高抗炎症因子水平,從而恢復炎症因子平衡,減輕區域性炎症反應和纖維增生。
本實驗結果顯示盆腔炎大鼠IL-6水平顯著高於正常組,IL-4水平顯著低於正常組,表明在慢性盆腔炎病理過程中,前炎症因子和抗炎症因子之間的平衡被打破,前炎症因子產生過量,而缺乏抗炎症因子作用的對抗,導致炎症不斷髮展引起組織的損傷和纖維增生,而盆腔炎顆粒各劑量組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前炎症因子IL-6的水平,並升高了抗炎症因子IL-4的水平,即使致炎/抗炎的動態平衡朝炎症消失、病理變化減輕的方向發展,促使炎症向愈。這可能是盆腔炎顆粒通過使失衡的炎症因子網路恢復平衡而發揮其抗炎作用的又一力證,是活血補腎法治療本病的部分作用機制。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