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康復的精細運動,即手指功能與手的協調功能。從人體解剖學上來看,手是由多塊骨、多關節、多肌肉組成,但人手部功能之所以有別於其他動物,就在於人的大腦皮質的發達及對手部動作的控制,其實,所有的動作都是由運動大腦皮質所控制。
手不僅是運動器官,而且還是感覺器官,重量反映器官,行動誘發器及溝通工具,它對於每個人來說,無疑都是非常重要的。俗話說“心靈手巧”,用來開竅某些聰明能幹的人心思靈敏、手藝精巧,並且把“心靈”看成是“手巧”的原因。但是從培養孩子的角度看,應該是“手巧”促“心靈”。沒有了手或手部受傷,功能活動受限時,都會給工作、學習、生活帶來很大不便。教育學家陶行知說“人生兩大寶,雙手與大腦。”下面我們來說一下
小兒手指功能發育的規律小兒發育規律
小兒手指功能的發育,也有一定的規律。首先是尺側的動作發育,然後是橈側,最後是手指功能的發育。取物時,先四指與掌心的對捏,然後是拇指與示指捏物。先以抓取為主,隨後才有意識的鬆手。一般而言,小兒從3個月起開始出現一種手的不隨意的扶摸動作,5個月以後才出現帶有一定隨意動作。5個手指有分工到半年以後才出現。
手功能發育的年齡程序如下:
1個月:兩個手握拳,刺激後握得更緊。
2個月:兩手依然呈握拳狀態,但緊張度逐漸降低。
3個月:手能經常張開,將花稜棒放到其手中時能握住數秒鐘。
4個月:仰臥清醒狀態時,兩手能湊到一起在眼前玩弄著手指,稱之為“注視手的動作”,此種動作6個月後消失。
5個月:能抓到一手距離之內的物體,持物用整個手掌去抓握。
6個月:能握奶瓶,會玩自己的腳。當用一塊深色手帕矇住小兒臉時,他會用手指抓掉,按壓一側上肢時,會用另一手指將手帕扔掉,稱為“蒙臉試驗”。分別按壓兩側上肢,如一側不能將手帕拉掉,揭示有偏癱的可能。
7個月:會用一手觸物,能自己拿餅乾吃,玩積木時可以從一隻手倒換到另一隻手。
8~9個月:拇指能與其他指相捏。
10個月:可用示指去觸物,能將手中物品放置在桌上。
11個月:能用拇指和示指捏拿較小的物體。會將東西放入籃中,並拿出另外一個。
12個月:能把玩具給別人,能握筆塗鴉。
12~15個月:不再把積木放入口中,能疊2~3塊積木,喜歡把物品往地上扔。
2歲:可將6~7塊積木搭成柱狀不倒塌,會轉動門把,旋轉圓盤子,逐頁翻書。
3歲:可將9~10聲積木搭成柱狀不倒塌,穿脫衣服不困難,能畫一個圓和“十”字。
4歲:臨摹正方形及簡單的人的5個部位(如頭、眼、口、鼻、耳)。
手功能發育的差異,個別小兒在3個月時可以隨意握物,也有正常足月兒在6個月時還不會隨意握物。同時智力水平與小兒手的操作技能也不一定相同。手的發育遲緩可能與智力低下有關。失明、嚴重肌張力低或增高,都會影響手的動作發育。
所以家長們必須先了解正常的方能知道異常的,做好平時訓練促進孩子精細運動發育。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