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副主任中醫師 田丙坤

  1、脾胃生理各異,喜惡不同,用藥有剛柔之別。脾主運化,宜升則健,又為柔髒,喜用剛藥。臨床用藥喜燥惡溼,常用藥如:淡附片、炒白朮、蒼朮、木香、砂仁、白蔻之類。

  常用方劑如:四君子湯、平胃散、健脾丸等。胃為多氣多血之腑,主受納腐熟,以通為用,以降為順,喜用柔潤之藥。臨床用藥如:沙蔘、麥冬、黃精、石斛、生地、玄蔘等,常用方如益胃湯、沙蔘麥冬湯、一貫煎等。

  2、補通適宜,動靜結合,脾胃病症在治法上可用補、通兩字概括。其所用藥物的特性也可分為“動藥”和“靜藥”。所謂動藥,即辛香走竄之品,藥性活躍,功效為理氣活血,疏鬱散滯。但久服易耗氣傷陰,損傷正氣,如川芎、枳實、青皮、陳皮、柴胡、香附、砂仁、白豆蔻等。

  靜藥多具有補益滋膩作用,久服易阻滯氣機,礙脾膩胃。如黨蔘、白朮、熟地、阿膠、桂圓、山萸肉、炙甘草等。調氣行血,疏肝散邪之藥多為動藥,其性屬陽;而補益氣血,滋補肝腎之藥多為動藥,其性屬陰。

  3、在一張處方中,一要動靜藥結合,二要寒熱藥相配伍,並注意補益與疏導藥的比例。古人用方,補劑必加疏導藥,方能使其補而不滯,滋而不膩。如補中益氣湯用陳皮,六味地黃湯用三瀉,歸脾湯用木香等配伍,均體現了這一組方特點。

  4、切忌在臨床上見虛用盡補藥。有些確係虛證,但虛不受補,純用補藥,反而出現牙痛、口舌生瘡、飲食大減、脘脅痞脹等症,使病情複雜化,欲速則不達。所以,組方用藥要動靜結合,補通適宜,以利主攻目標的明確性,保證藥物的正效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