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53歲,2007年10月20日初診。患者自訴,有胃病史20餘年,時感胃脘部疼痛不適,噯氣、吞酸。近2年來,脘痛時有加重,納呆,消瘦,去年行上消化道造影顯示,胃下垂及陳舊性十二指腸潰瘍,胃竇炎。
曾服中藥香砂六君子湯加減,症狀略有好轉。近來脘痛又作,脹悶不適。觀其舌淡苔薄白久潤,脈細弱無力,此乃脾虛,胃陰不足之證,脾胃無力運化,溼阻中焦,氣滯腸胃之故。處方:芍藥30克,甘草6克,川楝子12克,延胡索12克,香附9克,木香6克,黨蔘12克,神曲12克。7劑,水煎飯後服,每日1劑。
二診:患者服藥一週後,脘腹疼痛減輕,前方加厚朴9克,砂仁6克,繼服7劑。藥後脘腹脹痛基本消失,胃納增加,精神也佳,隨訪一年未復發。
按:芍藥甘草湯乃《傷寒論》治汗後變證方,臨床常用於治療腹痛,取芍藥配甘草酸甘化陰之意,辨證重在舌苔,常見苔少光紅、剝脫,或欠潤、乾燥,均為胃陰不足之象。脾虛加黨蔘;氣滯加厚朴、香附、木香等;食滯加神曲、山楂等。據現代藥理研究,芍藥甘草湯可緩解橫紋肌、平滑肌痙攣,有解痙鎮痛作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