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是由於肺、胸廓或肺動脈的慢性病變所致的肺迴圈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進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擴大,甚至發展為右心衰竭的疾病。臨床上以反覆咳喘、咳痰、紫紺、水腫等為特徵。
肺動脈高壓是指各種原因所引起的肺動脈壓力永續性增高,超過正常最高值時即為肺動脈高壓。正常情況下,肺動脈壓力在安靜時為2.4~4.0/0.8~1.6千帕( 18~30/6~12 毫米汞柱),平均壓力為1.7~2.3千 帕( 13~17 毫米汞柱)。當肺動脈收縮壓超過4.O千帕( 30 毫米汞柱),舒張壓超過2.0千帕( 15 毫米汞柱)或平均壓高於 2.7千帕( 20 毫米汞柱)時稱為肺動脈高壓。正常肺血管總阻力為0.02-0.03N,若大於0.03則說明阻力增加。
一、在肺心病的諸多原因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為常見。慢阻肺造成肺動脈高壓的原因包括:
1、缺氧干擾血管平滑肌細胞膜鉀、鈉離子交換和促使肥大細胞釋放血管活性物質,引起肺小動脈痙攣。
2、缺氧還能導致肺血管構型的改變,使肺小動脈中膜肥厚、無肌性細動脈的肌化,從而導致肺迴圈阻力增加和肺動脈高壓。
3、肺泡腔的異常擴大、肺容積的增大、肺泡內壓增加導致肺部血管受壓、管腔狹窄,血管壓力增高。
4、肺容積增大,牽拉部分血管致其斷裂,血管數量減少,血管床總面積減少。在肺部血管床面積減少至原來的70%時即會出現肺動脈壓增高的情況。
5、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慢性缺氧產生的繼發性RBC增多,血粘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加,缺氧也可使醛固酮增加,水鈉瀦留,進而使肺動脈壓升高。
肺心病發展緩慢,臨床表現除原有肺疾病的症狀和體徵外,主要是逐漸出現的 呼吸功能不全和右心衰竭的症狀和體徵。 受涼、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肺炎及勞累等能誘發肺心病急性發作。每次急性發作都會進一步加重心、肺功能的損害, 最後導致呼吸、迴圈衰竭。
二、診斷標準:
X線診斷標準 :
1、 右肺下動脈幹擴張:橫徑>15mm,與氣管橫徑比>1.07,較正常增寬2mm以上
2、 肺動脈中段突出或其高度>=3mm
3、 中心肺動脈擴張和周圍肺動脈纖細,對比顯著
4、 圓錐部顯著突出(右前斜位45度)或錐高>=7mm
5、 右室增大
三、心電圖診斷標準:
1、 額面平均電軸>=+90度(電軸右偏)
2、 V1 R/S<=1
3、 重度順鐘向轉位V5 R/S<=1
4、 RV1+SV5>1.05mV
5、 aVR R/S<1 R/Q>=1
6、 V1-3呈QS、Qs、qr(除外心肌梗死)
7、 肺性P波(P波高尖)
四、次要條件:
1、 肢導低電壓;
2、 右束支傳導阻滯
五、治療:
1、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要早期足量、積極有效。可根據藥敏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
(2)通暢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必要時輔助通氣。
(3)控制心力衰竭,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積極控制感染後,心力衰竭症狀可有改善。
①利尿劑:減少血容量、減輕右心負荷、減輕浮腫的作用。原則上宜選用作用輕、小劑量的利尿劑,如氫氯噻嗪,氨苯蝶啶。
利尿劑的應用會使痰液粘稠,不易咯出,對於痰量多且粘稠的患者需權衡利弊。同時,利尿劑的使用會使血液濃縮,造成高凝狀態,故必須注意防止血栓形成。
②正性肌力藥應用指徵是:a.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劑不能得到良好的療效而反覆浮腫的心力衰竭患者;b.以右心衰竭為主要表現而無明顯感染的患者;c.出現急性左心衰竭者。強心劑多用小劑量,約為常規劑量1/2或2/3,選作用快,排洩快的藥物。
③血管擴張劑應用,可減輕心臟前後負荷,降低心肌氧耗,增加心肌收縮。
(4)控制心律失常,在抗感染後,心律失常可緩解或消失,持續存在可選擇藥物治療。
(5)加強護理工作。
2、緩解期
原則上是採用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措施,目的是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去除誘發因素,減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發生,希望逐漸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復。如長期氧療、調整免疫功能等。
3、營養療法
熱量供應至少為每日12.5KJ/Kg,其中碳水化合物不宜過高。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