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痙攣即老百姓常說的“眼皮跳或嘴角跳”、多見於中、老年女性。主要表現為面肌陣發性、節律性抽搐,有時為強直性,較為劇烈。抽搐從眼輪匝肌開始,逐漸向下擴大,波及口輪匝肌和麵部表情肌,不能隨意控制。患者情緒變化、工作緊張、過分疲勞、甚至講話等都可能誘發症狀發作。發作間隔期數日到數月不等。
面肌痙攣的病因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原發性的面肌痙攣多為面神經出橋腦區神經受到血管壓迫所致。繼發性多為一些顱內佔位性病變,如橋小腦角膽脂瘤、聽神經瘤等。前者通過3D-TOF檢查只要確認神經與血管關係密切即可考慮行面神經微血管減壓術改善症狀。後者通過相應的影像學檢查(CT、MRI)只要明確佔位即需要手術干預切除病變。
原發性面肌痙攣術後患者抽搐症狀的消失是逐步的。一次手術後面肌抽搐消失達87.7%,在隨訪觀察中,有97%的患者抽搐明顯減少或消失。繼發性面肌痙攣症狀的改善主要取決顱內病變性質和手術切除的程度,患者術後症狀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總之,面肌痙攣只要明確有血管壓迫和佔位都應該手術干預,單純的藥物控制、鍼灸、理療等對症狀的改善意義不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