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一種很常見的惡性腫瘤,肺癌的治療也是一項長遠艱鉅的任務,患者還要承受很大治療上的痛苦,一般來說,晚期肺癌的治療也主要是以控制症狀為主,以達到穩定病情的目的。
肺癌既破壞了人體本身的臟腑功能,又破壞了人體的免疫功能,使人體陰陽失去平衡,導致臟腑功能衰竭,會出現肺癌晚期臨終前症狀,從而致人死亡。
一、症狀
1、出血
癌組織侵犯血管或癌組織小血管破裂而產生的。如肺癌病人可咯血,痰中帶血;胃、結腸、食管癌則可便血。
2、腫塊
癌細胞惡性增殖所形成的,可用手在體表或深部觸控到。甲狀腺、腮腺或乳腺的癌可在皮下較淺部位觸控到。腫瘤轉移到淋巴結,可導致淋巴結腫大,某些表淺淋巴結,如頸部淋巴結和腋窩淋巴容易觸控到。
3、氣促
胸腔積液發生區域性擴散的肺癌晚期患者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氣促。由肺和心肌產生的正常組織液由胸正中的淋巴結回液。若這些淋巴結被腫瘤阻塞,這些組織液將積聚在心包內形成心包積液或積聚在胸腔內形成胸腔積液。以上兩種情況均可導致氣促。
4、聲音嘶啞
控制左側發音功能的喉返神經由頸部下行至胸部,繞過心臟的大血管返行向上至喉,從而支配發音器官的左側。因此,若腫瘤侵及縱隔左側,使喉返神經受到壓迫,聲嘶便產生了,但卻無咽痛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其它症狀。
5、疼痛
出現疼痛往往提示癌症已進入中、晚期。開始多為隱痛或鈍痛,夜間明顯。以後逐漸加重,變得難以忍受,晝夜不停,劇烈疼痛是肺癌晚期臨終前症狀,若是出現一般通過藥物進行控制。疼痛一般是癌細胞侵犯神經造成的。很多人晚期都會感到無比疼痛,甚至吃藥都不管用。
二、檢查
1、胸片
為診斷肺癌最常用之手段,其陽性檢出率可達90%以上。
2、胸腹部CT檢查
在肺癌的診斷與分期方面,CT檢查是最有價值的無創檢查手段。CT可發現腫瘤所在的部位和累積範圍,也可大致區分其良、惡性。CT還可以清晰顯示肺門、縱隔、胸壁和胸膜浸潤,用於肺癌的分期。腹部CT對於觀察腹內諸臟器如肝、腎、腎上腺等有無轉移非常有幫助。
3、磁共振
MRI在肺癌的診斷和分期方面有一定價值,其優點在於可以在矢狀和冠狀平面顯示縱隔的解剖,無需造影清晰地顯示中心型腫瘤與周圍臟器血管的關係,從而判斷腫瘤是否侵犯了血管或壓迫包繞血管,如超過周徑的1/2,切除有困難,如超過周徑的3/4則不必手術檢查。腫瘤外侵及軟組織時MRI也能清晰顯示,對肺上溝瘤的評估最有價值。在檢查肺門和縱隔淋巴結方面,MRI與CT相似,可清晰顯示腫大的淋巴結,但特異性較差。
4、支氣管鏡檢查
陽性檢出率達60%~80%,一般可觀察到4~5級支氣管的改變如腫物、狹窄、潰瘍等,並進行塗刷細胞學,咬取活檢,區域性灌洗等。這種檢查,一般比較安全,也有報告9%~29%活檢後併發出血。遇見疑似類癌並直觀血運豐富的腫瘤應謹慎從事,最好避免活檢創傷。
5、SPECT骨掃描
SPECT骨掃描較早地發現骨轉移灶。如病變已達中期骨病灶部脫鈣達其含量的30%~50%以上,X線片與骨顯像都有陽性發現,如病灶部成骨反應靜止,代謝不活躍,則骨顯像為陰性X線片為陽性,二者互補,可以提高診斷率。
6、縱隔鏡檢查或E-BUS檢查
當CT可見氣管前、旁及隆突下等2,4,7組淋巴結腫大時應全麻下行縱隔鏡檢查。在胸骨上凹部做橫切口,鈍性分離頸前軟組織到達氣管前間隙,鈍性遊離出氣管前通道,置入觀察鏡緩慢通過無名動脈之後方,觀察氣管旁、氣管支氣管角及隆突下等部位的腫大淋巴結,用特製活檢鉗解剖剝離取得活組織。臨床資料顯示總的陽性率39%,死亡率約佔0.04%,1.2%發生併發症如氣胸、喉返神經麻痺、出血、發熱等。
7、PET-CT檢查
可以發現意料不到的胸外轉移灶,能夠使術前定期更為精確。胸外轉移病例中無假陽性率,但是在縱隔內肉芽腫或其他炎性淋巴結病變中PET-CT檢查有假陽性發現需經細胞學或活檢證實。
結語:
以上的內容是關於肺癌晚期症狀的一些知識,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瞭解,在以後的生活中遇到同樣的情況需要及時的到正規大醫院接受治療,最後祝願大家每天生活都能健康幸福。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