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原文發表於中國普通外科雜誌 羅永.肛管直腸後間隙膿腫的診斷治療:附
93例報告.2012,21(4):443-446)
人體肛門直腸周圍有數個間隙,解剖學分為骨盆直腸間隙;直腸後間隙;坐骨直腸間隙;肛管後間隙;肛門周圍間隙。這些間隙內充滿脂肪結締組織,是感染的常見部位。一旦感染,就可形成肛周膿腫。膿腫可位於不同的間隙內,從而形成不同間隙的膿腫。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普外科羅永
肛管後方肛腺感染後擴散到肛管直腸後間隙形成膿腫,同時可經肛管後間隙向兩側坐骨直腸間隙擴散,形成後馬蹄形膿腫,在此期給予適當的手術方法可以達到一次性治癒。如任其自行破潰或單純性切開引流多形成複雜的後馬蹄形肛瘻,增加了手術治癒的難度,處理不當易造成肛瘻的復發。
由於特殊的解剖結構,肛管後壁Mihor三角區的存在使後壁較為薄弱,形成的肛直角使肛管後壁突向腸腔,排便過程中後壁受到的撞擊力、磨檫力都較大,極易發生損傷。也增加了肛管後壁肛隱窩損傷機率。同時在肛管直腸環這個高壓區內,肛管後壁承受的壓力也最大。加之位於齒狀腺處的肛隱窩開口呈“杯口”向上狀開放,糞便容易積聚其中,肛管後壁肛隱窩更易積聚糞便雜質,一旦形成隱窩炎,導致肛門腺阻塞不能排洩,也使肛管後部壓力增高,繼之發生感染形成肛周膿腫。此外,肛管後聯合部血供不足,主要來自直腸下動脈的供血在該部有85%動脈分支細小或缺如,僅有15%血供正常,肛門動脈穿經內括約肌間隔發出的分支與肌纖維呈垂直方向進入肌組織,括約肌痙攣有可能壓迫血管從而加重肛後聯合的缺血。因而肛周膿腫和肛瘻的好發部位80%位於肛管後壁。
由於肛尾韌帶的存在,一旦感染極易向上進入位於肛尾韌帶深部的肛管後深間隙,形成膿腫後可向一側或兩側坐骨直腸間隙蔓延,呈半環形馬蹄鐵狀圍繞肛管,形成馬蹄形或半馬蹄形膿腫。佔肛周膿腫的15%-20%。臨床表現為肛周面板較大面積紅腫,硬韌,壓痛,但波動感可不明顯。治療時單純行坐骨直腸窩切開引流不能達到根治。必須充分引流肛管後深間隙的原發膿腔,尋找原發內口施行掛線治療。有人提出,馬蹄形肛周膿腫難以治癒及易形成肛瘻的原因並不是沒有找出內口而是引流不暢所造成。
作者對93例肛管直腸後間隙膿腫手術作法是保留肛尾韌帶,以減少手術創傷和肛門失禁的風險。先在一側或兩側坐骨直腸窩作一小弧形切口(長度≤2cm)置管引流,探查到膿腔走向肛管後間隙,再在肛尾韌帶兩側(胸膝位11點、1點)開窗,從一側視窗內尋找內口後掛線置管引流,同時在另一側開窗也很重要,這樣才能使肛管後間隙不留死腔,達到充分引流。對全馬蹄形膿腫先在肛門兩側作弧形切口,使膿液引流後置管,再沿肛管後方避開肛尾韌帶(胸膝位11點或1點處)距肛管2cm外作放射狀梭形開窗切口,伸食指進入膿腔探查膿腔走向,此時沿肛尾韌帶深面後上方多可觸及一通向對側的直徑一般約為5-10mm孔隙,膿腫經此到達肛管後深間隙向對側發展,可適當剪開擴大此間隙利於向對側探查。用探針尋找到內口後即行掛線置管引流術。在對側肛尾韌帶旁根據膿腫範圍再開一視窗並置管引流。對瘻管性後間隙膿腫,先剔剝瘻管接近肛管後中線,而後在肛尾韌帶兩側開窗,尋找內口後掛線並置管引流。對單純肛管後間隙膿腫在肛尾韌帶兩側開窗置管,尋找到內口掛線。對於直腸後間隙膿腫,膿腫位置較高較深,主要向直腸後間隙發展,內口仍在肛管後方齒狀線處找,如找不到內口,則不必掛線,直接引流即可。術後常規應用抗生素靜滴,用甲硝唑液經引流管沖洗,區域性傷口每日換藥。
全組93例術後隨訪6-24個月,有89例獲得一次手術治癒(95.7%),無肛門失禁,排便功能正常。21例全馬蹄鐵形膿腫術後5-7天后先撤除肛尾韌帶兩側直腸後間隙引流管,再過3-5天撤除坐骨直腸窩的引流,每日換藥兩次,全部獲得一次治癒。術後痊癒時間最短20d,最長35d;在對45例半馬蹄形膿腫的治療中,先行一側坐骨直腸窩弧形切口探查,再在肛尾韌帶兩側分別開窗置管引流,尋找到內口後掛線,有42例獲得根治,3例術後2-3個月復發形成肛瘻,經二次手術後治癒;對於12例瘻管性肛周膿腫在手術後15-25d均獲得痊癒; 9例單純肛管後間隙膿腫經手術行肛尾韌帶兩側開窗置管引流加掛線術治療後痊癒;6例直腸後間隙膿腫有5例一期痊癒,其中1例術後6個月形成瘻管性肛門後間隙膿腫,剔除位於坐骨直腸窩瘻管,在肛管後方找到內口掛線,引流膿腫後痊癒。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