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外科 副主任醫師 俞益生

大腸多原發癌的發病率為2%-5%.僅次於面板或乳房的多原發癌的好發部位。


  


包括同時性多原發癌與異時性多原發癌兩種,在不同的大腸部位或診斷相距不足6個月發生2個以上的癌,稱為同時多發癌。癌腫在不同時期相距6個月以上在不同大腸部位出現,稱異時多原發癌。臨床上容易造成漏診或誤診。我院胃腸科近5年中發現大腸多原發癌19例,異時性多原發癌11例。現分析如下:包頭市扶貧醫院外科俞益生


1臨床資料:


本組大腸同時性多原發癌8例。均為男性,年齡在40-69歲,平均年齡55歲。大腸異時性多原發癌11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齡在30-72歲,平均年齡51歲。8例同時性多原發癌中,術前腸鏡診斷6例,術中探查發現2例。異時性多原發癌均經結腸鏡發現病灶,發現時間距第一次根治術後6個月至2年


2討論2.1  同時性多原發癌臨床少見容易造成漏診或誤診。臨床上部分進展期大腸癌因腫瘤堵塞腸腔,結腸鏡無法通過未能進行全大腸詳細檢查,容易遺漏其他部位的癌灶,本組中有1例術前腸鏡檢查發現降結腸病灶,但術中探查肝區又有一病灶。因此臨床醫生應對大腸同時性多原發癌有充分的認識,術中探查全部結腸應作為常規。但實際上對於大腸微小病變,特別是位於肝曲、脾曲、直腸的病灶,術中檢查僅憑手感也易漏診,故主張術中應行結腸鏡檢查,在術者幫助下進鏡,以期發現新的病灶,避免漏診。此外應強調術中標本剖開檢查,作為常規,標本剖開後如發現多個癌灶或伴有息肉時,應根據病變情況重新決定手術範圍。在術前的各種檢查中,首選纖維結腸鏡檢查和活檢,它對大腸癌診斷率明顯高於下消化道造影,特別對於早期病變更易發現。術前如鋇灌腸發現結腸癌,還應作直腸指檢和乙狀結腸鏡檢查,以免遺漏低位癌;反之,直腸癌確診後,也必須作鋇灌腸或纖維結腸鏡檢查,以排除直腸以上第2、3原發癌。還可以結合其他檢查手段如超聲及CT檢查以提高術前診斷率。


 


2.2  異時性大腸癌漏診及誤診的原因在於:第一原發癌術後未能進行即使的複查,導致第二原發癌灶漏診。對異時性多原發癌病理診斷的理解不夠全面。難以判別是原發癌還是復發,轉移,而導致誤診。應與病理學醫師合作,爭取於術前獲得明確的病理診斷,同時對無明確轉移徵象的的病人採取積極手術的態度。術後定期複查結腸鏡十分重要,首次為術後3至6個月以後每年一次連續3年。3年後沒2至3年一次。結腸鏡檢查有助於發現腺瘤,並經內鏡下治療,有效的防止日後演變為多原發癌。對於術後結腸鏡發現的大腸癌灶,不應輕易作出復發轉移的診斷,以免延誤第二原發癌的治療。


 


 


 


作者單位:俞益生 包頭市扶貧醫院胃腸外科,胃腸鏡


職稱:主治醫師


電話:13171459677


E-mail:[email protected]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