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癥和痛風在中國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據估計,全國的高尿酸血癥和痛風分別有1.2億和1700萬,痛風診治很不規範。
針對這些關鍵問題,國內從事痛風臨床和基礎研究的10多位教授進行2輪的研討,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達成15條共識。參與討論的教授有成志峰、黃慈波、李長貴、李娟、林孝義(臺灣)、劉湘源、宋慧、姜德訊、吳東海、伍滬生、曾學軍、章順仁、趙東寶、鄭毅、周京國、鄒和建等。
共識如下:
1、痛風診斷的金標準為關節液或沉積結節中找到尿酸鹽結晶,而典型的發作特徵、秋水仙鹼治療有效、高尿酸血癥和/或雙能CT及超聲檢查有助於早期診斷。
2、痛風治療前,需瞭解有無繼發因素,並評估病情嚴重性:
(1)血尿酸、24小時尿尿酸水平;
(2)關節炎情況:疼痛程度,關節受累數目及是否反覆發作及關節破壞;
(3)有無可見痛風石;
(4)腎臟是否受累;
(5)合併症。
3、非藥物治療是痛風治療的基礎(患者教育、運動、減輕體重、低嘌呤飲食、戒菸酒、多飲水保持充足尿量等)。
4、痛風急性發作首選秋水仙鹼或非甾類抗炎藥,也可選用關節區域性糖皮質激素,外用鎮痛藥物聯合口服鎮痛藥物效果更佳。用藥時機很重要,使用時間越早越好(發作24h內),療程7-10天。
5、非甾類抗炎藥和秋水仙鹼不耐受或有禁忌症時,可選擇口服、肌注、靜脈或關節區域性應用糖皮質激素,但每次使用時間不宜超過10天,不推薦長期使用。
6、對發作時疼痛嚴重者,可聯合用藥(包括秋水仙鹼與激素或非甾類抗炎藥的聯合),難治性患者可考慮白介素1拮抗劑等生物製劑。
7、秋水仙鹼用於急性發作期治療時,推薦採用小劑量療法(開始負荷量1mg,1h後0.5mg,12h後0.5mg,bid/tid)。
8、痛風發作>1次或有腎功能減退或已有痛風石形成時,應開始持續降尿酸藥物治療,並根據血尿酸值調節劑量。
9、首次加用降尿酸藥的時機宜在痛風急性發作緩解後或在急性發作期給予足量抗炎鎮痛藥物後,一旦加上,痛風再次發作時,不再停用。
10、別嘌醇、非布司他和苯溴馬隆均為常用降尿酸藥,應根據患者腎功能、是否有痛風石及尿酸排洩情況而定,劑量均從小劑量逐步增加。
11、為防止嚴重超敏反應綜合徵發生,用別嘌醇前,最好檢測HLA-B*5801基因。
12、單一用降尿酸藥療效不佳時,可換用或聯用其他降尿酸藥,抑制尿酸合成藥可與促尿酸排洩藥聯用,也可與雙重功能的藥物(如兼有降尿酸和降血脂作用)聯用。
13、降尿酸治療時應預防痛風的發作,從降尿酸開始,合用小劑量秋水仙鹼(0.5mg,1~2次/d)或低劑量非甾體抗炎藥或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建議優先選擇秋水仙鹼,持續6個月。
14、降尿酸持續達標(無痛風石者<360umol/L;有痛風石者<300umol/L)是痛風治療的關鍵。
15、況開始降尿酸治療:
(1)血尿酸已超過9mg/dl。
(2)血尿酸7~9mg/dl,無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危險因素,飲食控制6個月無效(3)血尿酸7mg/dl以上,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危險因素。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