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陳穎青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識越來越強,同時醫療診斷水平的進步使許多疾病得以早期發現。CT、磁共振(MRI)的普遍應用為腦血管病的早期診斷提供了客觀的診斷依據。在臨床上經常遇到這種情況:一些病人因為頭痛、頭暈、外傷等原因去做CT或MRI,病人並沒有出現腦中風常見的偏癱、言語不清、口眼歪斜等腦中風表現,但CT或MRI上卻顯示出一處或多處腦梗塞灶;或者病人以前有一處梗塞灶,但此次CT上卻顯示多處病灶,而病人臨床症狀並沒有加重。上面所說的這種現象叫無症狀性腦梗塞,是腦血栓的一種特殊型別。
  據統計,隨年齡增長無症狀性腦梗塞發生逐漸增加,50歲以下幾乎不發生,51~59歲者佔5%~6%,60~69歲可達20%,70歲以上高達33%,在腦卒中高發組則更多,同時有三種以上危險因素的存在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再加上吸菸者,幾乎100%在磁共振上可見到無症狀性腦梗塞灶。男性明顯多於女性。雖然無症狀性腦梗塞不像一般腦梗塞出現偏癱、失語等,但.無症狀性腦梗塞可能是出現有症狀性腦梗塞的先兆階段,絕不可掉以輕心。
  1、為什麼有梗塞灶卻沒有臨床症狀呢?
  在我們的腦組織中,有些部位神經功能相對重要,如內囊、腦幹神經纖維集中的地方,中央前回、中央後回負責運動和感覺,因此這些部位如果出現很小的病變,就會表現出明顯的偏癱、偏身感覺障礙、昏迷、失語、言語不清等症狀。但大部分腦組織的功能是負責神經傳遞或輔助於某種特定的神經功能的,這些區域出現病變,有時可能無任何臨床症狀,有時臨床症狀和體徵往往不太明顯,不被注意。

  2、無症狀性腦梗塞的病因什麼?
  與其它腦梗塞一樣,高血壓、糖尿病也是無症狀性腦梗塞最重要的危險病因。研究資料表明:高血壓發展為腦中風者佔腦中風的70%,伴有糖尿病的無症狀性梗塞明顯高於無糖尿病的人群,其原因是糖尿病促進了小血管的粥樣硬化形成,從而引起大腦深部的小動脈梗塞。慢性心房顫動也易發生無症狀性腦梗塞,病灶常位於大腦皮層枕區、頂區這些靜止區,因而一般不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易被忽視。此外,高脂血症、大量飲酒、吸菸、肥胖等因素也是腦梗塞的主要原因。有資料顯示:吸菸者比一般人發生腦中風的機會多2.5倍。國外一項研究發現:飲啤酒每天3聽以上的人比滴酒不沾者腦中風的危險性約高3倍。
  3、無症狀性腦梗塞需要預防和治療嗎?
  有症狀和無症狀性腦梗塞的區別只在於病變部位的不同,從本質上來講,都是動脈硬化性腦梗塞,而且早期預防和治療可以防止病人出現臨床症狀,所以應儘早治療。老年人尤其伴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病人,要警惕是否有無症狀性腦梗塞的存在,有條件的話最好定期做CT或MRI掃描,門診隨訪。
  預防和治療措施主要包括:
  (1)嚴格控制血壓,這是預防腦梗塞最重要的措施之一。病人在服藥時一定要做到嚴格按醫囑執行,按時服藥,不能吃吃停停或感覺不舒服再吃,不要隨意換藥,不要自行停藥。

  (2)有糖尿病的人要嚴格控制血糖?
  首先是飲食控制,並加強身體鍛鍊,如仍控制不佳的話,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加用降糖藥,在用藥期間要經常檢測血糖、尿糖。
  (3)活血化瘀的中成藥物:如複方丹蔘(建議連續服用,最少半年才起效)、銀杏葉製劑等。
  (4)抗血小板藥物:如腸溶阿司匹林、抵克力得等。
  (5)堅持長期服藥:一般情況下,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硬化越來越重。如果已經出現腦梗塞,說明動脈硬化己相當明顯,所以需要長期服藥。用藥量需按藥物說明服,有些病人認為自己的病比較輕,用藥量就可以少一些,或者間斷用藥,這樣做達不到治療和預防目的。具體的用藥時間和劑量要按醫生的醫囑而定。
  總之,“無症狀性腦梗塞”本質上和有症狀性腦梗塞一樣,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