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者服藥後如何判斷抗病毒治療的效果,什麼樣算是治療失敗,失敗後怎麼辦,都需要換藥嗎?
大家都知道抗病毒治療可以延長HIV感染者的壽命,可以改善生活質量,可以降低對周圍人的傳染性,那麼一個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案能夠達到什麼效果呢?
一般來說,HIV感染者,在抗病毒治療4周時間後,病毒載量應該下降1個log以上,在治療3~6個月後,病毒載量應該達到檢測不到的水平。感染者的傳染性也會極大降低,對周圍人的傳播風險隨之減少甚至消失,這也是常說的,治療就是最好的預防---對感染者的治療,也就是對非感染者的預防。
如果看病的治療有效,除了病毒量減少,另一個變化就是免疫功能的恢復,CD4+T淋巴細胞計數應該在治療3個月後增加30%,或者治療1年後增加100個/ul。
如果不方便化驗病毒載量和CD4+T淋巴細胞,觀察體重是最簡答易行的。體重增加是最敏感的治療有效的指標。如果治療以後48周病毒載量仍然大於200拷貝/ml,則認為治療病毒學失敗了。
一旦確定治療失敗,不是著急換藥,而是需要分析原因,首先要了解依從性,也就是感染者是否堅持按時、規律服藥了,如果一個月有1次以上漏服了,治療失敗的風險就會升高。在我國,由於感染者的年齡、性別、學歷、性格的差異,依從性差異很大,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服用的是哪幾個藥物,叫不出藥物名字,不知道堅持規律服藥的重要性。
如果依從性沒問題,還要考慮是否有藥物相互作用影響了抗病藥物的治療效果。排除了上面兩點,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病毒對抗病毒藥物耐藥了,最好做一個耐藥檢測。根據耐藥結果選擇換藥方案。新的方案中,根據耐藥檢測結果,最好是換成3種都有效的藥物,至少也要2種藥物是不耐藥的才可以。新的方案,最好包含克力芝。
更換方案後,還要按照上面的方法觀察療效,如果再次失敗,還是根據上面原則調整方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