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兩腺外科 主治醫師 張梅

  乳腺原位癌是指發生於乳腺的導管或小葉的組織學概念的早期癌,分別稱為導管內原位癌與小葉原位癌。

  一、發病情況

  乳腺原位癌是一種臨床相對少見的特殊型別的乳腺癌。眾所周知,癌的生長和擴充套件都是由原位癌發展到早期浸潤再發展為廣泛漫潤。因而不難理解乳腺癌也是一種由原位搿開始,逐漸發展成為臨床上常見的浸潤癌。所以說,乳腺原位癌並非真正的患病率低,而是臨床診斷率低,臨床上少見。文獻報道乳腺原位癌的發病率佔同期乳腺癌的3.3c,to
~5.6%。其中以導管內原位癌為主,小葉原位癌相對少見。

  二、病理特點

  乳腺原位癌按其不同的來源及組織學特徵分兩類:導管內原位癌和小葉原位癌。一般認為它們是不同的獨立的疾病。

  1、小葉原位癌小葉原位癌病理學特徵為正常的腺泡被增生的細胞填滿,增生的細胞界限不清。從個體上看增生的細胞較大,但保持正常的核漿比例,核分裂相對少見,增生的細胞侷限於腺泡內不超過基底膜。病灶表現為多中心性或同時發生於雙側乳房的現象可高達70%一80%。

  2、導管內原住癌組織學特徵為導管上皮的惡性增生,但未浸及周圍的正常基質。病理分三種類型:粉刺型、乳頭狀型和篩網狀型。粉刺型的導管內原位癌有較大的浸潤性,而乳頭狀型和篩網狀型的導管原位癌的浸潤性相對較小。導管原位癌常單發,個別也可有多中心的發生。

  三、臨床表現

  乳腺原位癌在臨床上常無明顯的陽性體徵,多無明顯的乳房腫塊。但臨床上可以看到以下與原位癌相關的一些徵象:乳腺區域性腺體增厚,且發展較快;乳頭溢液,常為持續的固定單一乳管的新鮮或陳舊血性溢液;乳頭溼疹樣改變,常反覆發作,病史較長;乳腺腺體侷限性、結節性增生,且有團塊形成的趨勢等。

   四、診斷

  凡中年女性,臨床上發現有以上與原位癌有關的一些陽性徵象者,應警惕乳腺原位癌的可能。以下輔助檢查有助於對該乳腺原位癌的早期發現和診斷。

  1、乳腺X鉬靶攝片,該法是發現乳腺原位癌的主要手段。其主要X線特徵表現為微小的鈣化灶。這些鈣化的特點是數量多,呈簇狀,大小、形態多變,也可表現為線狀或分支狀鈣化。也有X線表現無鈣化,只表現腺體結構紊亂,腺體密度不對稱,對照原X線片可見新出現的一個或多個大乳管病變。在X線檢查中,也有學者報道全數字化乳腺攝影在診斷乳腺原位癌中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2、細針穿刺定住下切除活檢該技術在乳腺癌早期診斷中的作用已被肯定。該方法相對安全,創傷不大,確診率高,臨床上已被廣泛應用。穿刺的指徵是x線檢查中發現有微小鈣化或不規則腺體密度增高者,可在x線立體定位下將細針穿刺到可疑部位,然後沿穿刺針所指引的部位行切除活檢,行病理檢查,常可獲得較滿意的診斷結果。該方法運用中應注意細針穿刺定位的準確性,切除組織的範圍應適當擴大,以免漏診。

  3、針吸細胞學檢查該方法操作簡便,患者痛苦小,結果較可靠。對於臨床上乳腺可觸及可疑片狀增厚者行鍼吸,將吸出的脫落細胞塗片行病理檢查,常可獲得較高的診斷率。若診斷有困難者,可用單克隆抗體對這些脫落細胞進行免疫病理學染色,可以提高惡性細胞的檢出率。該方法在操作時可在病變部位多點、多方向穿刺,以達到提高陽性率的目的。

  4、近紅外線掃描近年來已有不少學者用近紅外線掃描來對乳腺癌的早期診斷進行了研究,且取得了一定效果。尤其在乳腺癌普查中顯示了一定的優越性。

  5、導管內窺鏡該方法是20世紀90年代由日本學者岡崎發明,是乳頭溢液病因診斷最新的檢測手段。內窺鏡可直觀地對乳管內微J病變進行檢查,具有診斷率高、可重複檢查等優點。

  6、其他檢查如液晶熱圖診斷、B超診斷、乳頭溢液塗片病理檢查、CT及MRI乳腺掃描等均對乳腺原位癌的診斷有一定價值。

  五、治療

  乳腺原位癌的治療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後是否還需進行化學藥物治療、放射治療和內分泌等治療還存在一定的分歧。手術治療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單純乳房切除術乳房切除可使近100%的患者達到治癒,是治療乳腺原位癌傳統的術式。但該方法創傷相對大,給患者也帶來一定WJ心理負擔。目前國外有趨勢將保乳手術代替單純乳腺切除來治療乳腺原位癌。但因國情不同,人們的思想意識的不同,我國目前仍是以單純乳腺切除為治療乳腺原位癌的首選手段,一般無需行腋窩淋巴結清除。該術式對於小葉原位癌,因其具有多灶性的特點,更為適合。

  2、保留乳房的手術即1/4乳房切除或切除距腫瘤邊緣外1 cm以上正常腺體的部分乳房切除術。該術式由於保留了乳房的大體外形,相對美觀,被大多數愛美女士所接受。近年來,保乳手術在治療乳腺原位癌方面越來越多。主張採用該手術的理論依據是:儘管保乳手術術後有一定複發率,但區域性復發以後再次區域性切除和放射治療或再行乳房切除和最初即行乳腺切除術的患者相比較,兩者總生存率無明顯差異。該手術的關鍵是在達到根治腫瘤的同時要保留良好的乳房外形,因而在手術前要對腫瘤的大小、部位、乳房本身的大小和形態、手術切口的設計以及切除後的乳房再造整形等諸多方面加以考慮。X線片顯示病變為弧立微小鈣化的患者是採用保乳手術的最好適應證。

  以下幾種情況不宜行保乳手術治療:

  (1)病變位於乳腺中央區,特別是近乳頭部位者。

  (2)原發病灶在2個或2個以上,尤其分佈在不同象限者。

  (3)乳腺X線片顯示廣泛砂粒狀鈣化者。

  (4)病理檢查顯示廣泛管內癌病變者。

  (5)妊娠前期,術後需要行放射治療者。

  (6)小乳房,術後乳房外觀難以保持完美者。

  資料顯示:導管原位癌區域性切除後的浸潤性癌主要發生在患側的原發部位。導管原位癌發生前哨淋巴結轉移機率很小,僅3%,一般可不考慮進行前哨淋巴結活檢。但是當組織學特徵提示可能存在侵襲轉移,患者接受乳腺切除後還要考慮進行前哨淋巴結活檢。Paul等報道4853例小葉原位癌患者,在切除小葉原位癌後10年乳腺浸潤癌的發生率為0.i%±0.5%,遠較普通人群為高。這些漫潤癌並不一定發生在原病灶切除部位,可以發生在患側或對側的任何部位。小葉原位癌雖經手術治療,該患者發生浸潤性癌的可能性仍較一般人群高,小葉原位癌是發生浸潤乳腺癌的高位因素之一。因此有學者認為小葉原位癌是浸潤癌的癌前病變,術後要定期隨訪。

  六、預後

  乳腺原位癌的預後遠遠好於浸潤癌。採用乳房切除術治療的原位癌,其治癒率可達98%一100%,區域性複發率很低。文獻報道,全乳切除術後複發率小於0.75%,與原發癌有關的死亡率僅l_ 7%。採用保乳手術治療時有一定複發率,應定期隨診,並注意對側乳房的發病情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