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呼吸與危重症學科 副主任醫師 張鴻

  肺功能檢查是肺呼吸生理的一個檢測手段。肺將吸入空氣中的氧(O2)與靜脈血中的二氧化碳(CO2)在肺泡水平進行交換。肺內氣體容量﹑流速(單位時間內氣體流量)﹑彌散(肺泡與血液之間氣體交換)和氣體運送4個步驟,保證了氣體交換的順利進行。

  肺功能檢查包括:肺容量﹑肺通氣功能﹑生理死腔﹑肺泡氣體分佈﹑小氣道通氣功能﹑氣道阻力﹑肺順應性﹑彌散功能﹑血液氣體分析﹑運動等的測定。在臨床實際應用中肺功能以肺容量﹑通氣功能﹑血氣分析測定作為常規檢查內容。

  一、肺容量在呼吸運動中,呼吸幅度不同可以引起肺內容納氣量的變化

  1、肺的基礎容積

  (1)潮氣容積:在平靜呼吸時,每次吸入或撥出的氣量。

  (2)補吸氣容積:平靜吸氣後所能吸入的最大氣量。

  (3)補呼氣容積:平靜呼氣後能繼續撥出的最大氣量。

  (4)殘氣容積:補呼氣後肺內不能撥出的殘留氣量。

  2、肺的四種容量

  (1)深呼氣量:平靜呼氣後能吸入的最大氣量,由潮氣容積與補吸氣容積組成。

  (2)肺活量:最大吸氣後能撥出的最大氣量,由深吸氣量與補呼氣容積組成。

  (3)功能殘氣量:平靜呼氣後肺內所含有的氣量,由補呼氣容積與殘氣容積組成。

  (4)肺總量:深吸氣後肺內所含有的總氣量,由肺活量與殘氣容積組成。

  潮氣容積﹑深吸氣量﹑補呼氣容積和肺活量可用肺量計直接測定。功能殘氣量及殘氣容積不能直接用肺量計來測定,只能採用間接的方法,肺總量測定可由肺活量與殘氣容積相加求得。

  肺活量減低見於胸廓﹑肺擴張受限,肺組織損害,氣道阻塞。功能殘氣量改變常與殘氣容積改變同時存在。阻塞型肺部疾患如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殘氣容積增加。限制型肺部疾患如瀰漫性肺間質纖維化﹑肺佔位性疾病,肺切除後肺組織受壓等殘氣容積減少。臨床上以殘氣/肺總量%作為考核指標。

  二、肺通氣

  肺通氣功能測定是單位時間內肺臟吸入或撥出的氣量。每分鐘靜息通氣量是潮氣容積與呼吸頻率的乘積,正常成人靜息狀態下每分鐘呼吸次數約為15次,潮氣容積為500ml,其通氣量為7、5L/min。潮氣容積中有140ml氣體存留在氣道內不進行氣體交換,稱為解剖死腔,故肺泡通氣量僅為5、5L/min。若呼吸淺快則解剖死腔通氣量相對增高,影響肺泡通氣量。進入肺泡的氣量可因區域性血流量不足致使氣體不能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這部分氣體稱為肺泡死腔量。肺泡死腔量加上解剖死腔量合稱為生理死腔量。

  1、肺泡通氣量=(潮氣容積-生理死腔量)×呼吸頻率

  肺泡通氣量不足,常見於肺氣腫;肺泡通氣量增加見於過度通氣綜合症。

  2、最大通氣量:

單位時間內以儘快的速度和儘可能深的幅度進行呼吸所得到的通氣量。

  它是一項簡單的負荷試驗,用以衡量氣道的通暢度﹑肺和胸廓的彈性和呼吸肌的力量通常用作能否進行胸科手術的指標。

  3、用力肺活量:用最快的速度所作的呼氣肺活量。

  可由此計算出第1秒鐘撥出的容積和第1秒鐘撥出容積佔用力肺活量之比。用力肺活量是當前最佳的測定專案,可以反映較大氣道的呼氣期阻力。可用作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和肺氣腫的輔助診斷手段,也可考核支氣管擴張劑的療效。

  4、呼氣高峰流量:在肺總量位時,猛力快速吹向最高呼氣流量計﹐觀察最高呼氣流速。

  測定方法簡單﹑易行。廣泛應用於呼吸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尤其對支氣管哮喘病情﹑療效的判斷更為實用。哮喘病人24小時病情動態觀察時,發現其呼氣高峰流量最低值常在凌晨0-5時出現。

  三、肺通氣血流比率

  吸入的空氣在達到肺泡後與肺泡毛細血管中的血液進行氧與二氧化碳的交換。如每分鐘肺通氣量和血流量能平均保持在一定比例(4:5)時,氣體交換即能正常進行。

  若肺通氣正常﹑肺毛細血管血流量減少或阻塞,使肺泡死腔量增多,通氣/血流比值增大;若肺細支氣管阻塞,區域性血流不能充分氧合,形成生理分流,通氣/血流比值減小。反映通氣/血流比值的肺功能檢查有生理死腔測定﹑肺泡動脈血氧分壓差測定﹑生理分流測定。生理死腔增加可見於紅色氣喘型肺氣腫或肺栓塞等疾病。生理分流量增多見於紫紺臃腫型肺氣腫或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症等疾患。

  四、小氣道通氣功能

  吸氣狀態下內徑≤2mm的細支氣管稱為小氣道,小氣道阻力在氣道總阻力中僅佔20%。用反映大氣道阻力的常規肺功能測定是難以檢出的。小氣道阻力在低肺容量位已可測得;小氣道病變早期是可逆的。常用的小氣道功能的檢查方法有2種:

  1、最大呼氣流量-容積曲線:是觀察由肺總量位呼氣至殘氣容積期間每一瞬間的呼氣流量。小氣道功能受損時,撥出肺活量的50%以上的流量受到影響,當撥出肺活量的75%時尤為明顯。

  2、閉合容積測定:由肺總量位勻速呼氣時,當達到接近殘氣位﹑肺底部小氣道開始閉合時所能繼續撥出的氣量。閉合容積/肺活量%增高表示肺底部小氣道提早閉合。可由小氣道病變或肺的彈性回縮力下降而引起。

  小氣道功能損害常見於受大氣汙染﹑長期大量吸菸者,長期接觸揮發性化學物質者,早期塵肺﹑細支氣管病毒感染﹑哮喘緩解期﹑早期肺氣腫﹑肺間質纖維化等患者。

  五、彌散功能

  肺的主要功能是氣體交換,即氧與二氧化碳的交換。肺內氣體交換的部位在肺泡,並遵照彌散原則,即氣體分子由高分壓通過肺泡毛細血管膜(血氣屏障)彌散至低分壓,一直達到氣體在膜兩側壓力平衡為止。分壓是指在混合氣體中,某一氣體的壓力佔氣體總壓力的百分比。肺泡氣中氧分壓較肺泡膜毛細血管中血氧分壓為高,故氧自肺泡彌散通過肺泡膜至毛細血管中,並與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結合。血二氧化碳分壓較肺泡內氣體高,故二氧化碳自血中彌散至肺泡。由於二氧化碳彌散能力比氧大20倍,所以一旦出現彌散障礙,主要是氧彌散的障礙,嚴重時可出現缺氧。彌散功能減低主要見於肺間質疾患,如瀰漫型肺間質纖維化,其它如肺氣腫時,由於肺泡壁的破壞,彌散面積減少,或貧血時血紅蛋白減低,都能使肺彌散量減少。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