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耳鼻喉科 主任醫師 龔樹生

  眾所周知,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在這個部位做手術,既要去除病變,又要維護神經系統功能正常,其要求之高是可以想象的。怎麼來達到這個目標?除了病變特點、手術者的技術水平固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在密集的神經網路中,再有經驗的醫生有時也難以辨清“敵我”,陷入迷茫。這就需要有一種辦法來分清病變和正常組織,最大限度地切除病變,儲存正常結構和功能。這個武器就是手術中電生理監測。比如聽神經瘤手術,現代手術技術切除腫瘤已不是難事,問題在和腫瘤關係十分密切的面聽神經、腦幹的保護。要保護首先得找到它,在肉眼難辨的情況下如何捕獲目標,即使是很有經驗的醫生也難以完成。

  所以,科技進步催生出的神經電生理監測能為我們提供幫助。面神經纖維始於腦橋下部的面神經核,向前外側走行,受腫瘤推移擠壓變成膜狀,這讓原本就非常隱蔽的神經變得愈發讓人“捉摸不透”了,即使在顯微鏡下也很難發現。這給醫生“落刀”帶來極大的風險。使用神經生理監測,特別是在腫瘤暴露和切除的過程中,採取電刺激,來區分面部神經和周圍其他組織,像是在一幅面部神經圖上分清“敵我”,勾勒出手術走向,讓切除腫瘤的同時,面神經得到保護。當腦幹和神經受到影響時,監視器上,就會像GPS導航一樣作出提示,手術醫生就可及時調整手術方式,做好保護措施。

  電生理技術敏感度高,可信度高,對於顱神經解剖走向,有關神經受損程度的資訊能第一時間反饋,還能連續監測並即時反饋顱神經的功能狀態,甚至還可以預測術後顱神經功能狀況。有了神經電生理的監測,使醫生在手術的過程中,更加遊刃有餘地展示解剖學技術,為聽神經瘤患者的手術提供“導航”。

  其實,上述情況只是電生理監測技術應用的冰山一角。在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不同疾病的手術中都有它的用武之地。它可被用來評價包括大腦皮層、視覺系統、聽覺系統、腦幹、顱神經以及脊髓感覺和運動通路、外周神經等系統的功能。在發達國家,術中神經功能監護已成為涉及神經系統的手術標準的神經保護方法,範圍十分廣泛。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及時發現手術操作引起的神經損傷及其原因,以便立即採取干預措施,在不可逆的神經損傷發生之前將其消除或減至最小,避免神經併發症的發生。

  2、解剖上辨別特定的神經結構,確保重要的神經組織不在即時的術野中。比如聽神經鞘瘤切除術中面神經的鑑別、大腦功能區腫瘤切除時辨別運動、感覺皮質等。

  3、術中鑑別失去功能的神經結構,幫助術者採取更積極的手術策略,比如擴大腫瘤切除範圍。

  4、對特定的神經結構進行功能評估,指導術者決定隨後的手術步驟。比如,術中評估臂叢神經的損傷程度,以確定那一部分不可能再生、需要移植而非簡單的神經鬆解。

  5、準確定位,避免導致損傷的手術步驟,提供回顧性分析和手術策略調整的資訊,這也是年輕神經外科醫生的一種教育工具。

  6、術中神經功能監護還有預測術後神經功能,監測術中系統性的變化,給患者及家屬心理安慰等。

  近3個月來的神經外科手術中,已有50多例病人採用了電生理監測技術,包括腦功能區腫瘤切除、腦幹腫瘤切除、腦動脈瘤夾閉、脊髓腫瘤切除、脊髓拴系綜合徵等手術,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由於電生理監測可以實時的反映顯示感覺、運動、腦幹的誘發電位等內容廣泛的引數,為醫生提供了明確的指導,為複雜的手術保駕護航,是神經外科醫生不可或缺的武器。

  總之,隨著臨床神經電生理檢測技術的不斷髮展和提高,其應用範圍將不斷擴大,它將為確保神經功能的完整、提高手術療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