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適應是由於聽覺刺激較長時間作用於聽覺器官所造成的聽覺感受性變化的現象。強噪聲下暴露時間短,聽閾提高10dB以上,離開噪聲環境數分鐘即可恢復。病理性聽覺適應的常規檢查包括哪些?
一、語音測試:在長於6m以上的安靜環境中進行,地面劃出距離標誌,患者立於距檢查者6m處,但身體不能距牆壁太近,以免產生聲音干擾。受檢耳朝向檢查者,另一耳用油棉球或手指堵塞並閉眼,以免看到檢查者的口脣動作影響檢查的準確性,檢查者利用氣道內殘留空氣先發出1~2個音節的詞彙,囑患者重複說出聽得詞彙,應注意每次發音力量應一致,詞彙通俗易懂,高低音相互並用,發音準確、清晰。
二、表測試:患者坐位、閉目,用手指塞緊非檢查側耳道口,檢查者立於患者身後,先使患者熟悉檢查的表聲後,將秒錶於外耳道平面線上,由遠而近反覆測驗其剛能聽到表聲離耳的距離。記錄方法以受檢耳聽距(cm)/該表標準聽距(cm)表示,如100/100cm、50/100cm。
三、耳語檢查法:在長6m的靜室內進行。以耳語強度說出常用詞彙,記錄受試耳可以聽清的距離並與正常耳比較(受試耳聽距/正常耳聽距)。
四、音叉檢查法:音叉放於距耳道口約1cm處,聽得者為“氣導”;置於顱骨上聽得者為“骨導”。是鑑別耳聾性質最常用的方法。常用C調倍頻程五支一組音叉,其振動頻率分別為128、256、512、1024、和2048Hz。
五、純音聽閾測試:包括氣導和骨導測試。氣導測試先從1KHz開始,病人聽到聲音後,每5dB一檔地逐檔下降,直至聽不到時為止,然後再逐檔增加聲強(每檔升5dB),如此反覆測試,直至測到確切聽閾為止。再以同樣方法依次測試其他頻率的聽閾。檢查時應注意用間斷音,以免發生聽覺疲勞。骨導測試的操作方法與氣導測試相同。
六、電反應測聽:利用疊加平均技術記錄聽覺系統聲誘發電位,判斷聽覺系統功能狀態,分析耳科和神經科的某些疾患。目前用於臨床的主要有耳蝸電圖、聽性腦幹反應和中潛伏期反應。
七、耳聲發射檢查:臨床建議使用誘發性OAE中的瞬態聲誘發耳聲發射(TEOAE)和畸變產物耳聲發射(DPOAE)。可應用誘發性耳聲發射進行新生兒的聽力篩選,簡便、快速,有肯定OAE反應者可判為外周聽力正常;與聽覺誘發電位檢查結合可鑑別耳蝸性和蝸後性聽覺系統病變。
八、聲阻抗測聽:其基本測試專案有:鼓膜平面靜態聲順值測定、鼓室圖和鐙骨肌反射測試。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