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出現舌肌萎縮症狀的患者,目前根據典型病史,受累骨骼肌極易疲勞,有朝輕夕重的規律,經休息或用抗膽鹼酯酶藥物治療後有好轉則可以診斷。但是對只有臨床症狀,而缺乏客觀體徵或體徵不典型者,應進一步做試驗明確病因。
1、肌疲勞試驗:令病人易受累的骨骼肌連續重複作某一動作(如睜閉眼、咀嚼與吞嚥、舉臂、伸手握拳等動作),重複動作後相應肌肉很易疲勞,經休息後症狀減輕;
2、藥物試驗:甲基硫酸新斯的明0.5~1.0mg皮下注射(可用阿托品0.5mg同時注射,以減輕毒蕈鹼樣副作用),注射30~60分鐘後,肌無力症狀明顯改善;
3、肌電圖檢查:重複電刺激以低頻(3Hz)或高頻(30~50Hz)刺激尺神經或面神經,記錄遠端誘發電位,低頻刺激後衰減10%以上,高頻刺激沒有變化或稍有增高,但不超過50%者則可診斷,該項檢查陽性率僅為70%。單纖維肌電圖是用特殊的單纖維針電極通過測定“顫抖”,記錄研究神經一肌肉接頭功能。
4、MG三種危象鑑別肌無力危象:靜脈注射騰喜龍(1支10mg),先靜脈注射2mg,若無不良反應,則於30秒鐘內將剩餘8mg全部注入,在0.5~1分鐘後肌無力症狀明顯好轉,4~5分鐘後又出現肌無力症狀;如注射後症狀暫時加重,出現肌肉震顫,則為膽鹼能危象;如注射騰喜龍後症狀無明顯改變則為反拗性危象。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