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肛腸科 主治醫師 朱智宇

  生活中有樣東西我們對它又愛又恨,不出來時渴望見到它,出來時恨不得馬上衝走,這就是“便便”。可“便便”卻不聽話,時不時和我們來場捉迷藏,這就是便祕。統計顯示,我國每100個成年人中就有4~6個便祕患者。年紀越大便祕患者越多,其中女性多於男性,便祕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一、便祕分三類,請對號入座
  便祕就好比是腸道堵車,主要表現為排便次數每週少於3次、糞便乾硬、排便困難。排便困難包括排便費力、排便不盡感、需要輔助排便、排便阻塞感、排便肛門疼痛或燒灼感、排便時間長等症狀。
  如果便祕持續3個月以上,就可以診斷為慢性便祕了。便祕分類如下。
  器質性便祕,主要由痔、肛裂、直腸脫垂等腸道、肛門疾病引起;
  消化系統以外的疾病引起的便祕,比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糖尿病會影響胃腸道的功能引起便祕;
  功能性便祕,是指排除器質性疾病和其它系統慢性病的便祕。三種便祕型別中,功能性便祕所佔比例最高。
  生活中飽受便祕困擾的人不在少數。據調查有這樣一組資料:我國成人慢性便祕的患病率為4%~6%,並隨年齡增長而升高,60歲以上人群可高達22%;女性患病率高於男性,男女患病率之比為1:1.22~1:4.56
  二、便祕患病率呈上升趨勢,與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密不可分


  1、飲食結構改變
  隨著生活條件改善,國人飲食結構發生改變,高蛋白、高脂肪膳食、辛辣刺激、燻烤油炸食物、幹炒食物攝入增加,讓胃腸不堪重負,造成便祕。
  當然,並不是說只要一吃上述食物就會便祕,主要取決於吃的量、頻率和持續時間。另外,膳食過於精細、缺少纖維素以及飲水過少也是便祕誘因。
  2、長期精神緊張
  現代生活緊隨發展的節奏,一天比一天過得快,工作越幹越多,難度也越來越大,人們被裹挾在緊張運轉的社會機器中,精神壓力很大。
  而長期處於這種疲勞狀態,使得交感神經興奮,抑制了胃腸道蠕動,造成腸道傳輸緩慢,久而久之導致便祕。
  3、運動和體力活動過少
  現代人長期久坐,缺乏適量運動,胃腸少了外來刺激,蠕動功能相應就會減弱,時間長了便祕也就跟著來了。
  三、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
  便祕難解決,往往是因為患者沒有從根本上調節生活,只是自覺做得還不錯,實際上措施流於表面,難以觸及根本。
  要想從根本解決便祕這個“老大難”的問題,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是關鍵,下面為大家提供四點建議:
  1、飲食療法是根基
  以五穀雜糧為主,多吃粗糧,如糙米、全麥、玉米、紅薯等。
  喝一些養生粥,小米最好,可以加紅薯、山藥,黏膩型便祕可加薏米,容易上火的人可加紅小豆。

  注意“二多二限四禁忌”原則:多吃蔬菜、水果;限量吃肉類、禽蛋類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忌辛辣、幹炒、油炸、燒烤的食物。
  飲食調節應長期堅持,因為便祕緩解後,如果又恢復到原來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還會再復發。
    2、及時調整不良心態
  平時多樂一樂,不僅有助緩解焦慮的情緒,還有利於改善胃腸功能。
  美國腸道學專家坎侖曾給出一個簡單的方法——大笑,大笑時可震動肚皮,對腸子有按摩作用,能幫助消化,緩解便祕。
  3、常做舒緩運動
  便祕的人運動要緩,不能過於劇烈。因為,運動量大時出汗較多,若不能及時補充水分,反而會加重便祕。
  建議多做散步、慢跑、瑜伽、八段錦等舒緩一些的運動。
  4、養成定時排便習慣
  每天定時排便,久了會形成條件反射,到了時間就會產生便意,胃腸道也會出現推進性的蠕動。
  推薦一個排便流程供大家學習:排便前可進行5~10分鐘的“深慢呼吸鍛鍊”,把呼吸調整到每分鐘10~12次,最好是腹式呼吸,這樣做能促進胃腸蠕動。同時,排便過程中要張口深慢呼吸,利於肛門放鬆。
  堅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就能改善一般便祕患者的症狀。對於比較嚴重的便祕,要在飲食調節的基礎上,同時遵醫囑採用相應的治療。產生療效後,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減少藥量至停藥,再靠飲食調整來維持長期療效。
  最後,並不是所有的便祕都能用上述方式緩解,嚴重的便祕必須引起重視,並找專科醫生診斷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