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外科 副主任醫師 寧斌

  腰椎由5塊椎骨組成,兩塊相鄰椎骨間有一個盤狀的彈性墊,周圍由纖維環及韌帶固定,這個盤狀墊就是我們所說的椎間盤,它能起到緩衝壓力的作用。腰椎間盤退變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基本發病機制。一般在20歲以後,椎間盤就開始發生明顯退行性改變,纖維環的韌性及彈性均逐漸減退。此時如遇外傷,尤其是積累性勞損傷,則成為纖維環破裂的誘因。也有不少病例並無外傷史,而是在著涼後,肌肉和韌帶的緊張性增強,使椎間盤的內壓增加,促進已退變的纖維環發生破裂。尤其隨著現代人運動量減少及不正確的坐姿習慣,使得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率逐漸增高,發病年齡逐漸降低。
  腰椎間盤突出症在20歲以下人群亦有發生,這就是所謂的青少年腰間盤突出症。與成人不同,20歲以下的青少年椎間盤尚未完全退變,因此,外傷就成了造成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原因。腰椎在負荷並快速旋轉時,間盤纖維環最易造成破壞,青少年患者多由不適當的體育活動直接造成。此外,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症還可能與如腰椎側彎、腰骶部移行等先天發育的異常有關。
  腰椎間盤突出後並不一定產生臨床症狀,若突出壓迫脊髓或神經根引起一系列腰腿痛症狀,稱為腰椎間盤突出症,所以說腰椎間盤突出並不等於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間盤突出症主要表現為腰痛伴腿痛、腿部麻木,其特點是腹壓升高時,如咳嗽、噴嚏、排便時疼痛加劇,臥床休息後疼痛減輕,脊柱旁有壓痛,同時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

  根據上述表現可考慮為腰椎間盤突出症可能性大,應進一步請醫生檢查。一般需要行腰椎CT檢查,如果CT檢查結果與症狀體徵不相符,不能解釋症狀體徵,那麼就需要進一步檢查。腰椎CT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陽性發現率不可能達到100%,尤其對於一些遊離型椎間盤突出症,由於脫出髓核組織可能遠離椎間隙水平,那麼常規腰椎CT可能對這些型別的椎間盤突出造成漏診,而MRI檢查對於這些型別的椎間盤突出的陽性發現率較高。
  腰椎間盤突出症治療方法的選擇,取決於此病的不同病理階段和臨床表現,以及患者的身體和心理狀況。手術和非手術療法,各有其指徵,絕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症可通過非手術療法得到緩解或治癒。
  保守治療主要適用於:
  (1)年輕、初次發作或病程較短者;
  (2)病程雖長,但症狀體徵較輕的患者;
  (3)影像學檢查椎間盤突出較小者。
  具體方法包括絕對臥床休息、持續牽引、理療、推拿、按摩、口服消炎止痛藥物、區域性封閉治療等。一般正規保守治療6~8周無效應考慮採取其他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
  (1)絕對臥床,最重要。
  (2)可牽引,但牽引初期可加重臨床不適症狀,要正確認識它。
  (3)區域性理療熱敷。
  (4)非甾體止痛藥物,急性期可適當加用激素類藥物。

  (5)以上方法效果如不佳可做硬膜外封閉。
  (6)恢復期內避免體力勞動。
  哪些患者需要手術?
  1、確診腰椎間盤突出症超過半年,經過非手術治療無效,並且症狀加重。
  2、首次劇烈發作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因疼痛難以行動及入眠,被迫屈髖屈膝側臥位,甚至跪位。
  3、出現單根神經麻痺或馬尾神經麻痺,表現為肌肉癱瘓或出現排便排尿障礙。
  4、中年患者,患病時間很長,影響工作和生活。
  5、經可靠檢查證實巨大椎間盤突出。
  6、經非手術治療有效,但症狀反覆發作且疼痛較重超過3次以上,建議手術治療。
  7、腰椎間盤突出症合併腰椎管狹窄表現。
  最重要的是由日常生活做起,遠離腰椎間盤突出症。我們不良的站姿、坐姿、勞動姿勢,以及睡眠姿勢等都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誘因。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加強鍛鍊,增強體質,尤其加強腰背肌功能鍛鍊可以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生。因為適當的鍛鍊能改善肌肉血液迴圈,刺激新陳代謝,增加肌肉的協調性和強度,提高腰椎的穩定性、靈活性和耐久性,從而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