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脫性皮炎型藥疹一般在起病後第3日和第7日之間,可發生面板落屑並導致表皮剝脫,尤見於手掌和足底的面板,是由於藥物引起的嚴重性皮炎表現為全身面板紅腫、剝脫伴嚴重的全身症狀。
大多數都具有引起藥疹的性,其中包括中草,但以抗原性較強者引起的最多。多為魯米那,磺胺類,保泰鬆,苯妥英鈉,對氨基苯甲酸,鏈黴素,金、砷等重金屬。如羥吡唑嘧啶、甲氧噻吩頭孢菌素、甲氰咪胍、氯喹、異煙肼、硫醯脲等亦可引起。此外,對患有先天過敏性疾病的機體及器官患有疾病的,發生藥疹的性大。多數病例是長期用藥後發生。
藥疹的診斷主要是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但是還是需要做一些其他檢查的,尤其是面板檢查、與激發實驗、以及體外試驗。
1、面板試驗:
常用劃破試驗及皮內試驗兩種。劃破試驗的靈敏性不及皮內試驗高,但較皮內試驗安全。一般先做劃破試驗。陰性時再做皮內試驗。劃破及皮內試驗適用於預測面板即刻型反應。通常用於預測青黴素、抗血清素和普魯卡因過敏反應,但陰性時,卜絕對排除發生臨床反應的可能性,對有高度藥物敏感史者禁用。為了預防面板試驗發生嚴重全身反應(過敏性休克),應在試驗前準備腎卜腺素及氧氣等搶救藥物和物品。
2、激發試驗:
是指藥疹消退一段時間後,內服試驗劑量(一般為治療量的1/8~1/4,或更小劑量),觀察其反應。以探查可疑藥物。此試驗僅適用於較輕型藥疹,又必須使用該藥治療時;不要用於有即刻過敏反應和嚴重型藥疹,而不必再用該可疑過敏原的患者。
3、體外試驗:
有嗜鹼性粒細胞脫顆粒試驗、瓊脂彌散試驗、放射變應原吸附試驗(RAST)、體外淋巴細胞轉化試驗、面板窗試驗等。這些試驗結果尚不穩定,目前多用於青黴素過敏反應的研究,對其他藥物的治療效果報道尚少,有待進一步研究。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