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副主任醫師 孟祥龍

  股骨頸骨折患者肢多有輕度屈髖屈膝及外旋畸形。股骨頸骨折常發生於老年人,隨著人的壽命延長,其發病率日漸增高,以50—70歲者為最多。造成老年人發生骨折有2個基本因素,內因骨強度下降,多由於骨質疏鬆;雙量子密度儀證實股骨頸部張力骨小樑變細,數量減少甚至消失,最後壓力骨小樑數目也減少,加之股骨頸上區滋養血管孔密佈(據200根成人股骨頸上區觀察測量平均14.6±0.22個標準差為3.1),均可使股骨頸生物力學結構削弱,使股骨頸脆弱。那麼,該如何診斷呢?
  1、症狀
  老年人跌倒後訴髖部疼痛,不敢站立和走路,應想到股骨頸骨折的可能。
  2、體徵
  患肢多有輕度屈髖屈膝及外旋畸形。髖部除有自發疼痛外,移動患肢時疼痛更為明顯。在患肢足跟部或大粗隆部叩打時,髖部也感疼痛,在腹股溝韌帶中點下方常有壓痛。
  股骨頸骨折多系囊內骨折,骨折後出血不多,又有關節外豐厚肌群的包圍,因此,外觀上區域性不易看到腫脹。
  移位骨折病人在傷後就不能坐起或站立,但也有一些無移位的線狀骨折或嵌插骨折病例,在傷後仍能走路或騎自行車。對這些病人要特別注意。不要因遺漏診斷使無移位穩定骨折變成移位的不穩定骨折。患肢短縮,在移位骨折,遠端受肌群牽引而向上移位,因而患肢變短。
  患側大粗隆升高,表現在大粗隆在髂-坐骨結節聯線(Nelaton線)之上;大粗隆與髂前上棘間的水平距離縮短,短於健側。

  外傷史,髖部疼痛,不能站立行走,患肢典型的屈髖、屈膝及外旋畸形,患側大粗隆在Nelaton線之上,大粗隆與髂前上棘間的水平距離較健側縮短,X線片及CT檢查,能確立診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