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排尿活動由脊髓反射中樞及交感、副交感、體神經共同參與,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樞神經系統或周圍神經受到損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礙稱為神經原性膀胱。根據逼尿肌功能分為兩類:①逼尿肌反射亢進;②逼尿肌無反射。神經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礙是一類由神經病變或損害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的功能障礙性疾病,常同時伴有膀胱尿道功能的協調性失常。神經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礙產生複雜的排尿症狀,排尿不暢或尿瀦留是其中最常見的症狀之一。由此誘發的泌尿系併發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什麼原因會引起上尿路結構和功能損害呢?
1、糖尿病
長期糖尿病患者由於糖代謝紊亂,使神經內膜的血管阻力增加,造成缺血缺氧,引起神經細胞、神經軸突變性、神經纖維脫髓鞘改變。膀胱壁內神經元密度變稀,軸突有退行性病變及神經碎片,膀胱之傳入及傳出纖維傳導衝動障礙,導致膀胱尿道功能失調。膀胱功能損害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見併發症之一,Ⅰ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發病率高達43%~87%。
2、盆腔臟器切除術後
如直腸癌根治術、子宮癌根治術等,術後常發生排尿異常,發生率高達7.7%~68%。現已證實是由於手術對盆腔內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盆神經節及陰部神經損傷所致。
3、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病毒潛伏在脊髓后角細胞內,並沿神經鞘擴散,破壞神經,當累及腰神經或骶神經者可發生尿頻及尿瀦留。
神經原性膀胱分類的方法很多,過去常用的分類方法為Bors分類法,分類下列5類:
(1)上運動神經元病變病變在脊髓中樞(S2~S4)以上,包括感覺支和運動支。
(2)下運動神經元病變病變位於脊髓中樞(S2~S4)或中樞以下的周圍神經,包括感覺支與運動支。
(3)原發性運動神經元病變病變只限於運動支,感覺支無病變,如脊髓灰質炎。
(4)原發生感覺神經元病變病變只限於感覺支。運動神經元病變,如糖尿病及脊髓癆引起的神經原性膀胱。
(5)混合病變有關排尿的自主運動神經元病變(副交感神經)與體運動神經元病變不在同一水平,其中一個在上運動神經元,另一個在下運動神經元,或一個有病變另一個無病變。
這種分類方法雖較詳盡,但太複雜,對治療方法的選擇缺乏指導意義。近年來國際上依膀胱充盈時逼尿肌有否無抑制性收縮分成二類:
1、逼尿肌反射亢進逼尿肌對刺激的反應有反射亢進現象,在測量膀胱內壓時出現無抑制性收縮。可伴或不伴尿道括約肌的功能障礙。
2、逼尿肌無反射這一類神經原性膀胱的逼尿肌對刺激無反射或反射減退。在測量膀胱內壓時不出現無抑制性收縮。可伴或不伴尿道括約肌的功能障礙。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