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婦科 主任醫師 張師前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見的癌,其最常見的組織學型別是子宮內膜樣腺癌,其次為漿液性腺癌及未分化癌等。未分化癌可以同時合併低級別子宮內膜樣腺癌,這提示腫瘤的去分化過程,因此2006年Silva等把這類腫瘤歸類為子宮內膜去分化癌。

  去分化癌的低級別成分為典型的子宮內膜樣腺癌Ⅰ或Ⅱ級。未分化癌是指缺乏任何分化證據、不能將其歸為其他腫瘤型別的上皮源性惡性腫瘤。至今所報道的去分化癌病例數目有限,在子宮內膜癌中所佔百分比只有9%,因此其組織學特徵尚未被病理醫師廣泛認識。國內學者Yan等曾報道1例亞裔患者子宮內膜去分化癌病例。

  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體系中子宮內膜樣腺癌的組織學分級以結構特徵為基礎,只關注非鱗化的實性區域在癌中所佔的比例,而未提供腫瘤實性區的組織學特徵細節。因此去分化癌中的未分化癌成分經常不被認識或被錯誤地按FIGO標準歸類為子宮內膜樣腺癌Ⅲ級。對這類腫瘤進行正確的診斷非常必要,因為其侵襲性與漿液性癌一致,預後比透明細胞癌還差,需採取不同的治療方式。

  一、臨床表現及組織學特徵

  子宮內膜去分化癌好發年齡30~82歲(平均51歲),最常見症狀是陰道流血及盆腔疼痛。鏡下,所有的去分化癌均由低級別子宮內膜樣腺癌與未分化癌成分組成,這2種完全不同的腫瘤形態合併存在,每種成分至少佔腫瘤體積的10%。低級別子宮內膜樣腺癌位於子宮內膜的表淺部位,緊鄰子宮腔,而未分化癌位於子宮內膜和子宮肌壁深部,與低級別癌界限清楚。

  未分化癌由小到中等大的、單一的上皮細胞組成,這些細胞實性片狀排列,沒有特殊的結構及腺樣分化。有時細胞由成片的大圓形及多角形細胞組成。細胞核增大,染色質增粗,有時伴有明顯突出的嗜鹼性核仁。核分裂象多見,平均>10/10HPF。局灶可出現胞質嗜酸、呈橫紋肌樣的細胞,並經常伴有壞死。未分化癌區可伴有小灶的神經內分泌分化。個別病例可呈現黏液樣間質,間質內可見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

  二、免疫組織化學特徵

  未分化癌瀰漫表達波形蛋白。大約80%~90%的病例只有5%~10%的細胞微弱表達廣譜細胞角蛋白(Ckpan)。幾乎所有病例約25%的細胞表達上皮細胞膜抗原(EMA)及細胞角蛋白18(CK18),且著色較強。幾乎所有未分化癌病例ER/PR均陰性。超過1/3的病例中一項或多項神經內分泌標誌物,如突觸素、嗜鉻素A、CD56等可表達於10%的腫瘤細胞。

  不同比例的去分化癌常表達DNA錯配修復基因蛋白,大多數表現為MLH1和PMS2缺失,有時為MSH2/MSH6缺失,因此與Lynch綜合徵相關。雖然可出現橫紋肌樣的細胞,但橫紋肌標誌物肌生成素陰性,故不支援骨骼肌分化。

  三、分子特徵

  子宮去分化癌的病例常發生TP53基因突變,研究發現大多數去分化癌患者的低級別子宮內膜樣癌與未分化癌之間為單克隆關係。雜合性缺失(LOH)可導致去分化癌的發生。Giordano等觀察了2例去分化癌,均存在LOH和微衛星不穩定性(MSI)。他們的實驗結果支援MSI可能與未分化癌形態有關,同時也證實了Shia等新近的假設:去分化癌具有結構上的異源性,表現為高MSI。未分化癌以前被認為與MLH1促甲基化有關,但Garg等的研究中,7例去分化癌中5例反常表達MLH1/PMS2,2例MSH2/MSH6表達缺失。

  四、鑑別診斷

  由於組織學上的差異不是很明顯,去分化癌可能與子宮內膜樣腺癌、神經內分泌腫瘤等混淆。

  (1)與高級別子宮內膜樣腺癌的鑑別:子宮去分化癌的未分化成分容易被誤認為子宮內膜樣腺癌的實性區,但去分化癌的實性區無黏附性、無腺體分化。局灶經常出現黏液樣基質、多核細胞或橫紋肌樣細胞。相反,大多數子宮內膜樣腺癌的實性區都出現分化好的腺樣成分;趨向於呈現黏附性表現,常出現條索狀、小樑狀結構,而且與高分化癌區的細胞學特徵相同。免疫組織化學可以用來鑑別。CK及EMA在子宮內膜樣腺癌Ⅲ級的實性區呈瀰漫陽性。另外,ER/PR表達於大約60%的子宮內膜樣腺癌Ⅲ級,但僅在12%的去分化癌灶性表達或不表達。在去分化癌中,由於未分化癌與子宮內膜樣腺癌合併存在,我們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兩者CK、ER、PR等染色的不同;

  (2)與神經內分泌癌鑑別:子宮內膜的神經內分泌癌經常呈實性的生長方式,可能與去分化癌混淆。但後者表現為相對單一的腫瘤細胞,核分裂象活躍並有壞死,而神經內分泌癌不常見這些特徵。大多數神經內分泌癌瀰漫表達2種或以上神經內分泌分化標誌物。由於未分化癌可局灶表達神經內分泌標誌物,建議至少20%的腫瘤細胞表達2項或以上的標誌物時才能明確神經內分泌癌的診斷。神經內分泌癌也瀰漫表達p16、p53和甲狀腺轉錄因子-1(TTF-1),但去分化癌不表達這些標誌物;

  (3)與非上皮性子宮腫瘤的鑑別:未分化肉瘤可與去分化癌混淆,特別是中到小細胞型別,局灶呈現梭形細胞形態,沒有失黏附性特徵。另外,未分化肉瘤不表達EMA,而子宮去分化癌常表達。去分化癌在低倍鏡下可與子宮內膜間質肉瘤混淆,但缺乏後者舌狀的肌層浸潤及螺旋小動脈的形態特徵。由於子宮去分化癌可呈雙向特徵,並在一些病例黏液樣間質背景中可局灶出現橫紋肌樣細胞,因此去分化癌可被誤診為癌肉瘤。然而,去分化癌常發生於較年輕女性(40%為50歲以下),缺少伴有異源性成分的多形性梭形細胞。惡性中胚葉混合瘤的肉瘤成分經常是梭形細胞,而且上皮成分通常為漿液性癌。

  五、預後及治療

  去分化癌的生物學行為由未分化成分決定,未分化成分即使很少,預後也很差。多於50%的去分化癌患者診斷時處於高期別,診斷後5年內>60%的患者死亡於此病。相比較而言,只有30%的高級別子宮內膜樣腺癌處於高期別,大約35%的患者5年內死亡於此病。

  Silva等發現25例去分化癌病例中只有1例的無病生存期達到104個月。目前,基於現存的病例資料很少,對去分化癌的手術方式及輔助治療(放療和化療)的意義都沒有嚴格的定義。

  去分化癌的治療幾乎均採取全子宮、雙側附件切除術,另外可再輔以化療、放療及內分泌治療;對常規應用於子宮內膜樣腺癌的化療治療,反應不佳。子宮內膜去分化癌是一種新近被大家認識的子宮內膜惡性腫瘤,由於報道的病例有限,對其組織學特徵、分子特徵等方面的研究尚處於初期階段,尚需更多的資料加以證實。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