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N腫瘤學臨床實踐指南是由21家世界頂級癌症中心組成的非營利性學術聯盟制訂指南,是美國腫瘤領域臨床決策的標準,也是全球腫瘤臨床實踐中應用最廣泛的指南。下面就對子宮內膜癌去年的指南做粗淺的解讀,為廣大患者治療以啟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婦科腫瘤姜潔
1. 子宮內膜癌的手術治療
早期患者仍然推薦全面分期手術,包括筋膜外子宮切除能手術+雙附件切除+盆腔、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術。術後根據分期和是否有高危因素選擇加或不加輔助治療。腹水細胞學已不再作為分期的依據,腹水和腹腔沖洗液找到癌細胞是否隱含著復發的風險卻尚無定論。新的指南中仍要求對所有患者進行腹水和腹腔沖洗液細胞學檢查。可疑或肉眼可見宮頸受侵,需要行宮頸活組織檢查或者核磁共振,如果陰性:處理與病變侷限於子宮相同,如果陽性需要行廣泛性子宮及雙附件切除 + 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或者選擇先行放療(A點75-80Gy)後再行筋膜外子宮+雙附件+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術;無法耐受手術的患者可行腫瘤靶向放療。 全面分期手術可以選擇開腹或者腹腔鏡。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建議達到腎血管水平。
晚期患者應行腫瘤細胞減滅術。估計病變擴散到子宮外侷限於腹腔(包括腹水陽性、大網膜、淋巴結、卵巢、腹膜轉移)可行筋膜外子宮+雙附件+腹腔細胞學檢查+腫物切除±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術;病變侷限於盆腔(子宮、陰道、膀胱、腸/直腸/宮旁)可先行盆腔外照射,然後選擇手術+陰道近距離放療±化療;病變超出腹腔或轉移到肝臟可選擇姑息性子宮+雙附件切除±放療±激素治療±化療。新的指南強調腫瘤細胞減滅術儘可能達到無可測量的病灶。
2. 子宮內膜癌完成分期手術後的輔助治療
高危因素
G1
G2
G3
IA
無
觀察
觀察或陰道近距離放療
觀察或陰道近距離放療
有
觀察或陰道近距離放療
觀察或陰道近距離放療或盆腔放療
觀察或陰道近距離放療或盆腔放療
IB
無
觀察或陰道近距離放療
觀察或陰道近距離放療
觀察或陰道近距離放療或盆腔放療
有
觀察或陰道近距離放療或盆腔放療
觀察或陰道近距離放療或盆腔放療
觀察或陰道近距離放療或盆腔放療±化療
I期子宮內膜癌手術分期後的輔助治療:根據有無高危因素選擇化療±放療。
高危因素包括:1)年齡>60歲;2)淋巴脈管間隙浸潤;3)腫瘤較大;4)子宮下段或宮頸腺體受侵。具有上述因素之一者即為高危患者。
II期G1患者全面分期後的輔助治療包括盆腔外照射+陰道近距離放療;G2盆腔外照射±陰道近距離放療;G3盆腔外照射+陰道近距離放療±化療。
IIIA期手術分期後的輔助治療包括放療±化療、腫瘤靶向放療±化療和盆腔外照射±陰道近距離放療;
IIIB、IIIC1、IIIC2化療和/或腫瘤靶向放療。IV期手術分期後的輔助治療包括化療和/或腫瘤靶向放療。晚期患者腫瘤細胞減滅術後無肉眼殘存病灶或顯微鏡下腹部病灶時,行化療±放療。
3. 子宮內膜樣腺癌沒有做全手術分期後的處理
如果患者沒有行全面分期手術,總的原則是術後無肌層浸潤、G1~2級(高中分化)者,可觀察。其他情況推薦再分期手術。新的指南指出,肌層浸潤<50%、G1~2級者,先行影像學檢查:陰性:觀察或補充陰道近距離放療±盆腔放療;陽性:再次手術分期,然後參照已進行全面手術分期後的輔助治療。ⅠA、G3級(低分化),ⅠB,Ⅱ期:再次手術分期,然後參照已進行全面手術分期後的輔助治療。或者先行影像學檢查:陰性:盆腔放療+陰道近距離放療±腹主動脈旁放療,其中對於G3者,放療±化療;陽性:再次手術分期,然後參照已進行全面手術分期後的輔助治療。
4. 復發患者的治療
復發患者的治療方案取決於復發的部位、範圍和既往的治療。如果是手術或陰道近距離放療後的復發,而且病灶侷限於陰道或區域淋巴結可選用腫瘤靶向放療 ± 陰道近距離放療 ± 化療。如果復發超出盆腔,而病灶較小時可採用化療 ± 腫瘤靶向放療。如果是盆腔外照射治療後的區域性復發建議採用手術 ± 術中放療或激素治療或化療,對於遠處孤立的復發灶,推薦手術切除 ± 靶向放療。播散性病灶(廣泛轉移)的患者無症狀或G1:激素治療,如果患者使用激素後仍然繼續進展時可行化療,化療後再進展則行支援治療或進行臨床試驗;有症狀或G2~3級或巨塊病灶:化療和/或姑息性放療。再進展則行支援治療或進行臨床試驗。
5. 特殊型別子宮內膜癌的治療:
特殊病理型別主要包括漿液性乳頭狀腺癌、透明細胞癌,以及癌肉瘤,早期患者手術分期和卵巢癌相同:包括筋膜外子宮+雙附件切除,盆腔、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腹腔細胞學檢查,大網膜切除,腹膜表面活檢(包括橫膈下);晚期行腫瘤細胞減滅術。
術後ⅠA 期無肌層浸潤:觀察或化療或腫瘤靶向放療;ⅠA期有肌層浸潤、ⅠB期、Ⅱ期和滿意減滅術後的Ⅲ、Ⅳ期:化療±腫瘤靶向放療或全盆腹腔放療±陰道近距離放療。不滿意減滅術後的Ⅲ、Ⅳ期:化療。
6. 復發、轉移或高危患者的全身治療
子宮內膜樣膜癌的患者可選擇激素治療:芳香酶抑制劑、孕激素類、他莫昔芬等。其他型別的內膜癌給與支援治療或者進行臨床試驗。
7.隨訪 強調至少隨訪3年,建議2年內每3~6個月1次,以後每6個月或1年1次]。隨訪的內容主要包括詳細的問診、體格檢查、陰道細胞學檢查和胸片,必要時進行 CT 或MRI 等影像學檢查和CA125的檢測。
8.化療方案方面新的指南推薦多藥聯合方案,主要包括順鉑 + 阿黴素、順鉑 + 阿黴素 + 紫杉醇、卡鉑 + 紫杉醇, 每3周重複,4~6 療程。脂質體阿黴素也可以作為推薦使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