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臨床上常見的腰部疾患,患者常年經受腰腿痛的折磨,甚至會引發大小便失禁乃至癱瘓。
多年來,山東省胸科醫院骨科主任李敬朝致力於如何做到創口小、安全地根治此病。近日,李主任帶領他的團隊重點研究突破了“椎間孔鏡”這一在國內開展尚不多的腰椎間盤突出微創診療新方法,並於3月15日成功完成第一例椎間孔鏡下椎間盤切除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取得了預期效果。山東省胸科醫院骨外科張強
據瞭解,該手術較好地克服了傳統手術方式的不足,代表了國內外目前椎間盤突出症微創治療的最高水平。骨科成功開展此項技術標誌著山東省胸科醫院微創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水平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記者手術室見聞:鑰匙孔技術“明顯減輕”患者症狀
記者從李主任那裡瞭解:椎間孔鏡技術,不是傳統的椎間盤鏡技術和單純的消融術(包括鐳射、射頻、臭氧消融等),能為大部分椎間盤突出並神經根管狹窄症患者解除痛苦,這是醫學發展、器械改進和醫療技術提高的結果。
就在一個月後的4月15日,李主任將進行第二例椎間孔鏡手術。當天的手術還迎來了四位特殊的客人:兩名外院的大夫前來學習觀摩,兩名本報記者到手術室實地採訪。
今年五十多歲的邢大爺,是一名來自公路局的員工,患有多年的椎間盤突出症。2個月前邢大爺的病情越來越糟糕,腿腳都不能動了,嚴重時都需要拄拐行走,常常夜晚疼得睡不著覺。他到多家醫院求治,但是治療都不見效果,最後朋友推薦他來到山東省胸科醫院診治。入院後確診為腰四五椎間盤突出,建議進行腰椎間盤切除術。
邢大爺一聽要做手術,就有點害怕,害怕開刀。這時李主任對他耐心解釋說,我們採用的是一種新型微創技術,不是開發式手術,簡單來說就是在你的腰部開通一個鑰匙孔大小的切口,將7.5mm手術工作通道經椎間孔入路直接置人椎間盤內或椎管內,在內鏡直視下取出突出或脫出的椎間盤致壓物。
手術定在4月15日下午一點半。經各項術前檢查,邢大爺無手術禁忌症,可以進行腰椎間盤切除術。
當天下午1點半,記者跟隨李主任“全副武裝”後步入手術室,病人早已以俯臥於手術檯上,幾名醫生和護士在準備手術裝置。
手術是在局麻下進行的。注射麻醉劑後,李主任在C形臂監護下對椎間盤進行定位,並不時地與邢大爺進行溝通。
“感覺怎麼樣?”
“感覺非常好,我完全相信李主任的醫術!”
“有什麼不適你隨時告訴我就可以。”“好的。”
定位成功後,醫生逐級置入導杆、導管、擴孔鑽,內窺鏡裡的探頭把突出的位置放大在電腦螢幕上,肉眼看到的“白色”的物質就是突出的椎間盤。李主任在探頭的幫助下,憑藉多年的臨床經驗,一點一點地準確快速切除突出的椎間盤。
李主任告訴記者,這種手術方法是通過特殊設計的椎間孔鏡和相應的配套脊柱微創手術器械、成像和影象處理系統、以及ellman雙頻射頻機,共同組成的一個脊柱微創手術系統。在徹底切除突出或脫垂髓核的同時,清除骨質增生、治療椎管狹窄、可以使用射頻技術修補破損的纖維環等。
一小時後,手術順利結束。邢大爺的喜悅不溢於言表,十分高興地對李主任說,我感覺疼痛明顯減輕了,甚至當場抬起了術前不能動彈的一隻腿。
緊接著縫合傷口。只見大夫像是在繡花,只用一針就縫合了鑰匙孔大的傷口。隨後患者被推出了手術室。李主任總算鬆了口氣,“邢大爺只要臥床休息兩三天,就可以下地行走了!”
編後: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幾臺龐大機器在二十平米左右的手術室裡擺放著,雖顯笨重,但是療效明顯。在手術室記者不禁親眼目睹了李主任的高超醫術,而且也感悟到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加之李主任近幾十年的臨床側後路椎間孔區域的解剖知識,才使得本次手術完美結束。
專家觀點:椎間孔鏡技術――微創的綠色手術
腰椎間盤突出是因,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果
提起腰椎間盤突出症,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李主任提醒,雖然這是一個常見病多發病,卻有很多認識誤區。
李主任告訴記者,腰椎間盤突出是由於腰椎間盤長期受到人體上半身重量的壓迫,人體經常做,前屈、後伸、及旋轉等動作腰椎間盤逐漸磨損退化,遇到不當的外力,如突然負重、打噴嚏、用力排便等造成椎間盤的損傷。纖維環破裂,髓核從破裂口處突出。這就是腰椎間盤突出。
當椎間盤突出時,如果突出物不壓迫神經根或脊髓,患者不會有症狀出現。如果突出的髓核壓迫到神經根或脊髓就會產生一系列臨床症狀即為腰椎間盤突出症。
李主任還指出,但這兩個概念也是患者最容易混淆的問題,40歲以後的人群,通過CT或MRI影像顯示很多人腰椎間盤都已經突出,但沒有症狀產生,跟正常人一樣,這是因為沒有壓迫到神經根或脊髓。這就會讓患者忽略腰椎間盤突出的存在,而繼續原來的工作生活。但是隨著上半身的持續壓迫,椎間隙會逐漸變窄,突出物會越來越大,一旦壓迫神經根就會出現臨床症狀。
所以臨床指出: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腰椎間盤突出的產物。
保守治療無效應選擇微創手術治療
李主任表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並不困難,患者只要到骨科或者脊柱外科就診,一般通過CT或者核磁共振檢查就能明確診斷。規範的保守治療包括: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神經營養藥以及輔以中成藥以期通經活絡,適當臥床休息、正規理療後大部分患者均可達到消除症狀、病情穩定的結果。但是一旦病情反覆發作、保守治療無效,則應積極地考慮手術治療。傳統手術方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由於或多或少需要切除部分正常椎體結構,容易導致術後脊柱不穩,甚至有時需輔助以椎弓根螺釘固定融合,手術創傷較大。多數患者因此聞開刀而色變,猶豫拖延,延誤病情。
而椎間孔鏡技術則不然,有其獨特的優越性。醫生只需要局麻就能完成手術,而不需傳統的全身麻醉;患者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是完全清醒的,通常是一邊和醫生“聊天”一邊和手術操作醫生一起觀看內鏡攝像頭實拍的手術過程而輕鬆地完成了手術;由於椎間孔鏡技術只是藉助脊柱的“正常孔隙”椎間孔途徑去摘除壓迫神經的椎間盤組織,不需像傳統手術那樣切除部分正常的脊柱結構才能摘除椎間盤,所以孔鏡手術不需要做內固定融合,即不需打釘子固定支撐腰椎。因為以上種種微創優勢,所以椎間孔鏡技術又稱為脊柱“不開刀”的手術,被醫學界譽為當前世界“最溫和、最微創的腰突症治療手段”。
椎間孔鏡手術本身並不複雜,由於操作精細、步驟較多,平均手術時間為60-90分鐘。手術只需0.8釐米的面板穿刺口,術中幾乎沒有出血,體質恢復快,患者術後即可下床行走並自理大小便,住院週期平均為4-7天,出院後一般在家休養3-6周可返回工作崗位。由於不需打釘子固定融合,治療費用大大降低,在治病費用高昂的現今社會,可稱為“綠色手術”。
李主任最後提醒,雖然椎間孔鏡技術相對傳統手術優勢明顯,但並不是對所有的腰突症患者均適合。腰突症患者如不及時診治,病情拖延後其腰椎椎管內往往會合並關節突增生、韌帶肥厚等情況,從而導致患者腰椎管狹窄,即神經通道的狹窄而產生神經行走的受阻及壓迫,此時,椎間孔鏡手術就不易解除上述問題;另外,如患者除了腰椎間盤突出外尚合併腰椎不穩甚至腰椎滑脫鬆動,也是椎間孔鏡手術禁忌症之一。
編後:微創是一種理念,是一種哲學思想,同時也是實實在在的臨床應用技術。隨著近年來微創技術的快速演變,正越來越徹底地改變著脊柱手術的理念和方法。而新型椎間孔鏡技術的出現,更使得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進入了實質性的微創時代。隨著山東省胸科醫院骨科椎間孔鏡技術的日益普及,相信將會給大批腰腿痛患者帶去微創、低費用治病的福音。
科室簡介
山東省胸科醫院東院區骨科是以“脊柱、關節、矯形、創傷、結核”等為主的綜合性骨科。
1、 脊柱外科:目前開展脊柱創傷、退行性變(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椎體滑脫)、脊柱畸形矯正、脊柱腫瘤等專業,最近引進脊柱微創的理念,引進椎間孔鏡微創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等脊柱退行性變疾病,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微創治療脊柱疾病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椎間孔鏡手術優勢:1、局麻下手術,病人保持清醒,安全性高。2、術後4小時下床,術後3天可出院,住院週期短,陪護簡單。3、最大限度保持椎間盤結構和穩定。4、不會損傷和刺激神經根或硬膜囊。5、鏡下摘除疝出的髓核,減壓充分。6、瘢痕輕、感染風險小,恢復快。7、效果不理想可以再行開放手術修復。
2、 關節外科:隨著我國老齡化加速的程序,肩周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等越來越多的關節退行性改變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為了解除患者的疾痛及“開刀”的恐懼心理,科室花巨資購進關節鏡等微創儀器,摒除“開刀”傳統治療手段,採用微創治療關節疾病,患者創傷小,恢復快。
3、 矯形外科:四肢骨關節因先天或後天因素導致畸形,拇外翻、成人有症狀平足畸形,給患者帶來嚴重影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於此類疾病的就醫需求越來越大,該科開展足踝、肢體等部位的矯形手術,可為廣大患者解除了痛苦。
4、 創傷骨科:四肢骨、關節創傷是目前骨科最常見的疾病,四肢閉合骨折,採用手法復位,小夾板(石膏外固定),是我院繼承傳統醫學特色的醫療專案;同時我院開展內外固定系統治療四肢骨關節骨折,經皮骨水泥灌注治療脊柱椎體骨折,活動早,恢復快,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
5、 骨關節結核外科:通過外科干預,大部分骨關節結核患者可達到治癒。我院在正規抗結核治療基礎上,對於脊柱結核,我們開展一期前路(後路)病灶清除+後路(前路)植骨內固定術,不僅能徹底清除病灶,更能穩定脊柱,加速癒合,減少畸形,雖短患者臥床時間,有效保護了患者的勞動能力;對於關節結核,我院開展了關節結核一期病灶清除關節融合術,關節結核一期關節置換術,徹底治癒關節結核病並恢復了患者關節活動能力,受到患者的高度讚揚。結合CT三維重建評價椎體破壞程度,制定了脊柱結核分型體系,指導手術固定原則,最大限度減少了正常椎間隙的融合,避免患者因固定方式選擇不當造成的併發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