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需要運動療法,但不少腎友因為運動不科學,反而導致了損傷,不得不減少運動甚者中斷運動。今天,我們接著來聊聊慢性腎病患者,不但要運動,更要會動,也就是如何科學運動預防損傷,這樣我們的健康才能長久獲益。”
一、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美國腎病學會雜誌》上的一篇報告指出,運動可誘導“一種全身抗炎環境,”證據為血漿IL-10水平顯著增高。並且,在運動後的一小時內,顯示中性粒細胞對體外細菌刺激的反應性增強。但對T淋巴細胞或單核細胞的活化無影響,中等程度的運動可能提高某些方面的免疫功能,而同時在另一些方面產生不利效應。有規律的步行也可發揮全身性的抗炎效應,證據為IL-6/IL-10的比值降低以及T淋巴系統和單核細胞活化下調。對迴圈中免疫細胞的數量或中性粒細胞脫顆粒反應無影響。關鍵是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年輕人推薦快走、太極拳,老年人建議保健操、五禽戲、八段錦。
二、選擇適合自己的裝備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運動前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裝備至關重要。快走一定要穿合適的健步鞋或者跑步鞋和棉質吸汗又不易打滑的襪子,否則足部、膝蓋等部位會因不合適的鞋而損傷。太極拳、五禽戲、保健操等需要穿柔軟的橡膠底鞋。
三、為自己制定運動計劃
腎病患者不可以突然性的進行大運動量活動,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慢性腎病患者在病情穩定時,可有計劃的進行運動,逐步增加運動量,下面以每日8000步為例,來制定運動計劃,腎友們可參考:
第一個月:每次連續走1500步,休息10-15分鐘,其間做一些腿部及上肢的拉伸動作,再走1500步,再重複拉伸動作。
第二個月:開始走路前先簡單熱身及拉伸5分鐘,再走2000步,並且間斷加速快走100-200米後再減速走100米,達到2000步後,休息及拉伸5-10分鐘,之後再走3000-4000步,仍然快慢交替,走時注意可端起手臂(類似於跑步的手臂動作),走路時抬頭、挺胸、收腹,這樣有利於減輕膝關節和踝關節的壓力。
第三個月:走前熱身5分鐘(活動一下腰、膝、踝關節),快慢交替走4000步,拉伸5-10分鐘,再快慢交替走4000步,快慢交替,走後拉伸。
四、動前動後,都要拉伸
運動後還需要恢復,這個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因為恢復與運動的關係也像磨刀與砍柴的關係。如果不進行有效的恢復,運動時會更容易疲勞,肌肉會更早地僵硬,這樣你的運動時間及距離都很難達到最佳,鍛鍊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五、腎病需要運動
醫生說不要劇烈運動的意思,是讓患者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懂得量力而行,循序漸進。趙紹琴趙老早就提出,腎病患者各個時期都要在中藥調理的基礎上,配合適度的運動,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高師的益腎活血法治療腎臟病的觀點與此不謀而合。
鍛鍊後,在短時間內會出現蛋白尿一過性少許增加,這在正常人中也是會出現的。但是眼光要放長遠,從長遠看,鍛鍊並不會增加尿蛋白總體水平,反而會因為堅持運動,使得體質增強、睡眠質量變佳、心肺功能得到鍛鍊,從而預防因感染引起的腎病急性發作。更重要的,運動給患者帶來自信樂觀的情緒,這些好處是那些目光短淺、讓你不要動的人所看不到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