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婦產科 副主任醫師 劉永平

  幾乎所有胎兒的內臟器官,在出生前都會持續不斷地成長變化,因此並非在早期檢查時,為正常狀況的器官,就能保證在出生後也一定正常。也因為超音波受限於媽媽肚皮及子宮的阻擋,無法調整胎兒的姿勢及位置,無法獲得某些角度的影像。以下為因胎兒成長狀況而造成超音波檢查有所限制的情況:

  1、【水腦】有許多水腦或水腎的狀況,都會到了懷孕後期才逐漸產生;

  2、【全盲】胎兒在子宮內因為沒有光線的刺激,因此不會睜開眼睛,所以無法診斷出先天全盲或小眼症的狀況;

  3、【聽力】在胎兒5~6個月大時,聽力已有發育,但目前沒有任何方式可以得知,胎兒是否有先天性聽障的問題;

  4、【先天心臟病】心臟的心房中隔(即卵圓孔),以及動靜脈導管,都是在出生後才會逐漸關閉,雖然是在出生便可輕易診斷出的心臟病,卻無法在出生前就得知;

  5、【腸胃道阻塞】腸胃道的阻塞病變,極少數會出現在懷孕24周之前,因為胎兒在懷孕前期,很少大口的吞進羊水;

  6、【肢(指、趾)端異常】像是手腳內翻或外翻、多指(趾)、並指或指節缺失等異常狀況,也因為胎兒常處於握拳狀態,幾乎無法由超音波確切診斷;

  7、【侏儒症】有部分的侏儒症狀,無法在早期診斷出來。因為胎兒在6~7個月大的時候,就會逐漸停止骨頭的發育生長;

  8、【先天性代謝異常】絕大部分的生化代謝異常疾病,例如黏多醣症,都要等到寶寶出生進食後,才會逐漸發病。也因此許多致死性的生化代謝異常,在產前無法辨認,除非媽媽已生過類似疾病的寶寶。

  在第18周-20周進行第一次超聲波檢查。它能大致診斷出胎兒是否畸形,觀察胎兒的活動狀態。對那些被高度懷疑的胎兒,如無腦兒、腦積水、腦脊膜膨出、臍帶異常、消化道異常、連體畸形、小頭畸形等,能很快給出“答案”。

  在懷孕第34周第二次超聲波檢查的目的是監測羊水量、胎盤位置、胎盤成熟度及胎兒有無畸形,瞭解胎兒發育與孕周是否相符。

  最後,是在第37周以後,除了要了解胎盤位置、胎兒有無畸形,胎兒發育與孕周是否相符以外,還將為確定生產方式提供主要依據。為了監測羊水量、胎盤成熟度,必要時需要每週做一次B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