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期我們為大家介紹了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的基本生理作用以及在預測卵巢儲備功能方面的作用,由於其在早期竇前卵泡中的蓄積,在輔助妊娠中AMH也有著廣泛的應用。本期我們就為大家簡要介紹下AMH在輔助妊娠方面的應用。
預測卵巢反應性
輔助妊娠過程中常需要使用人工週期幫助患者生成成熟卵泡,而AMH水平常常與患者的卵巢反應性相一致。2009年英國聖瑪麗醫院的研究團隊在165名40歲以下接受人工週期排卵的女性中發現,基礎血清AMH水平與患者的卵巢反應性呈顯著的正相關。而且AMH比FSH及E2更好的預測卵巢反應性。2013年日本川崎研究團隊觀察了49名40歲以上的第一次接受IVF的女性後,發現AMH水平與獲取卵子數一致,AMH水平低於1.0ng/ml者的卵巢反應性明顯低。2015年荷蘭的一項更大型觀察性研究中得出結論,干預前AMH水平能夠準確預測使用GnRH拮抗劑促排卵方案者的卵巢反應性,AMH大於4.5ng/ml提示卵巢反應性好,而小於0.8ng/ml 則提示卵巢無反應。
預測卵巢過度刺激徵
但是,AMH水平也絕不是越高越好。有研究顯示,AMH水平過高可能預示著卵巢過度刺激徵(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風險。2008年中國臺灣研究團隊首先發現OHSS患者干預前的AMH比非OHSS者高,而AMH大於3.36ng/ml則提示OHSS高風險。2011年土耳其伊斯坦布林大學附屬醫院的團隊也報道了類似結果,並提出AMH高於3.3ng/ml提示OHSS風險增高。2015年中國武漢同濟醫學院的一個研究團隊在小鼠模型中發現,AMH受體蛋白2(AMHR2)的作用缺失,是導致OHSS的重要病理原因之一。可見,OHSS患者的高AMH可能是對於AMH-AMHR2訊號通路的一個負反饋作用。
決定促排卵方案?
既然輔助妊娠前AMH的水平與患者卵巢反應一致,那麼臨床上是否可以用作決定促排卵方案的指標呢?2009年英國的一項在538名患者中的研究發現,高AMH水平的患者(AMH大於15pmol/L)予以GnRH拮抗劑促排卵方案可降低OHSS的發生,而正常AMH水平的患者(AMH在5至15pmol/L之間)使用GnRH激動劑長程方案更合理。2012年義大利的一項研究發現促排卵方案可以由患者的年齡、AMH以及FSH水平綜合決定,患者年齡越小、AMH水平越高、則促排卵方案中FSH劑量越低。看來,參考AMH水平可能對選擇最適合患者個體的促排卵方案有益。
預測妊娠率?
AMH水平是否可以預測輔助妊娠後的成功率呢?研究結果不一。2013年日本川崎研究團隊發現在40歲以上接受IVF的女性中,AMH水平與臨床妊娠率無關。而同年另一項荷蘭的研究發現在月經第3天FSH大於10ng/ml的女性,AMH0.2ng/ml似乎可以作為IVF/ICSI臨床妊娠率的分界線,AMH低於0.2ng/ml的女性比其他女性臨床妊娠率明顯降低。而2015年的一項薈萃分析顯示,AMH水平與IVF/ICSI臨床妊娠率無關。
抗苗勒管激素在輔助生殖的應用廣泛,AMH在輔助妊娠干預前的測定,能夠幫助醫師及時瞭解患者的卵巢儲備功能,預測卵巢過度刺激徵的風險,甚至幫助醫師綜合評估決定促排卵方案的決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