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腦轉移為各系統腫瘤的最嚴重併發症,也是成年人常見的腦腫瘤。
二、流行病學
⑴根據不同部位可分為顱骨、硬膜、軟腦膜和腦實質內轉移,後兩者佔80%以上。
⑵多數腦轉移瘤來自肺癌(約佔50%)、黑色素瘤、腎癌、直腸癌、軟組織肉瘤、乳腺癌和非Hodgkin淋巴瘤。
⑶轉移部位依次為大腦、小腦、腦幹,多發者佔50%以上。
⑷發病高峰為10歲以下和55~59歲之間。
⑸典型的轉移瘤為原發腫瘤診斷後6個月到2年。
三、病理生理學
⑴轉移途徑主要經血流播散,少數由脊髓內或眶內腫瘤經蛛網膜下腔播散;轉移瘤可合成並分泌促血管生成物質,使腫瘤內形成新生血管並在區域性形成開放的血-腦屏障;腎實質腫瘤常可轉移到側腦室脈絡叢,甲狀腺癌和乳腺癌傾向顱骨轉移。
⑵腫瘤經血流播散至顱內的途徑有二:絕大多數經動脈迴圈播散,極少數盆腔或胃腸道腫瘤可通過Batson靜脈叢進入顱內,故經動脈進入顱內的栓子主要來源於原發性肺癌或肺轉移癌;單個癌細胞可通過肺毛細血管進入動脈血流形成轉移,大的腫瘤栓子可通過心臟左、右房間的卵圓孔直接由靜脈進入動脈迴圈而轉移至顱內。
⑶轉移的基本過程原發灶腫瘤細胞的脫落為形成轉移的首要環節,繼之出現脫落細胞的遷移和侵犯、進入血液迴圈、腫瘤細胞被靶器官“捕獲”、轉移灶形成等基本過程。
四、病理學
⑴多數腦轉移瘤表現為界限清楚的球形或結節型病灶,多位於灰白質交界處,質地不均,常有瘤內壞死、囊變和出血,血供通常不豐富,瘤周水腫與病理型別有關(腺癌最重,鱗癌最輕)。
⑵少數為瀰漫型,常與結節型病灶並存,可累及硬膜、蛛網膜、軟腦膜,硬膜廣泛增厚,腦表面多發、散在的點狀病灶,鏡下見廣泛的腫瘤細胞浸潤。
⑶可引起動脈栓塞而引起腦梗死,來源於肺癌者可攜帶細菌而造成顱內感染。
五、臨床表現
根據腫瘤的大小、數量和部位不同而臨床表現各異,一般病程較短,進展迅速;以顱內佔位或水腫引起的顱高壓症狀最為常見;亞急性或急性起病者常見於顱後窩轉移造成的腦脊液迴圈梗阻。
六、診斷和輔助檢查
⑴顱骨X線平片可見吞噬狀溶骨性破壞。
⑵CT平掃呈低密度或等密度(轉移性淋巴瘤為高密度),可有囊變,周圍有明顯的指狀分佈的低密度水腫帶;增強後呈不規則厚壁、伴結節的環狀強化或規則、均勻的薄壁強化,以絨毛膜上皮細胞癌、黑色素瘤、甲狀腺癌惡化腎上腺癌顱內轉移強化最明顯。
⑶MRI掃描平掃為長T1長T2訊號,與灰質相仿;水腫的T2訊號明顯高於腫瘤;可顯示不同期的腫瘤內出血。
⑷PET有助於區分腫瘤的惡性程度、鑑別復發腫瘤與放射性或化療後壞死以及術後改變。
⑸實驗室檢查腦脊液脫落細胞學檢查有助於明確有無軟腦膜受累,腫瘤標記物檢查有助於轉移來源的判斷。
七、鑑別診斷
⑴原發性腫瘤膠質瘤多發生於腦白質內,極少多發,瘤周水腫較輕,無其他腫瘤病史;腦膜瘤位於腦外,與硬腦膜或腦室關係密切,均勻強化,壞死少見。
⑵腦膿腫多有明顯的感染病史或心臟病史,無腫瘤病史。
⑶腦出血及腦梗死梗死灶常沿血流供應分佈,區域性佔位效應輕,強化不明顯。
八、治療
⑴對症治療抗癲癇;甘露醇、類固醇激素有助於減輕水腫、改善生存質量和延長生存期。
⑵病因治療多采用區域性治療(手術或放射外科)聯合全腦放射(WBR)。
①手術治療適用於原發部位不明確,原發部位明確、但顱內病變性質不明確(如乳腺癌合併腦膜瘤),原發腫瘤已得到控制、顱內有單發轉移灶,原發腫瘤雖未得到控制、但轉移瘤引起的症狀明顯、手術容易切除者。
②放射治療用於多發性轉移瘤;一般情況差、原發病進展快、KPS<70分者採用單純wbr;病情較穩定、kps>70分者,在術後或放射外科治療後復發或出現新病灶時考慮WBR,多采用20Gy/5次,或30Gy/10次,或40Gy/20次(預計生存期可能超過1年者);也可據情況選用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
③系統化療對腦轉移瘤的作用尚不明確,但對一些復發的轉移瘤如小細胞癌、乳腺癌、生殖細胞瘤和非Hodgkin淋巴瘤有效。
九、預後
主要與原發病的進展程度、患者的KPS評分(70分)、轉移瘤的數目和部位以及患者年齡(60歲)有關。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以往的經驗是,無論原發灶如何,腦轉移瘤往往是最先危及患者生命的病灶,因此腦轉移瘤是否積極處理是決定患者生存期的關鍵因素。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